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校本教研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通过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健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构建校本教研核心圈、开发校本课程等手段,科学推进校本教研向前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校本研究 校本培训 校本课程 校本管理
  2016年国家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核心素养的落地要与校本教研相结合,校本教研要关注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笔者所在的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切实加强“以校为本”的实践研究,摸索出切合学校、学生实际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本教研之路。
  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校本建设抓校本培训才是入手点。学校在教务处与教科室的组织下大力开展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培训活动。首先,业务室多次组织教师学习上级相关文件,教科室每周三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定期给教师印发相关学习材料;教务处则组织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同课异构、教学沙龙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其次,“走出去”与专家对话,邀请专家来校传经送宝。学校选派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各级课程改革培训与教学观摩活动,每学期派出人数多达百人次。再次,学校购买各类课程改革图书,如《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指导》《做一个研究者》,教师们纷纷借阅学习。通过以上培训活动,教师不断提升把握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教学成果显著。
  二、健全适切的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支柱。因此,学校在建立适合校情、与课改理念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努力为教师搭建自我反思、合作交流、专业引领、展示分享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校长始终作为第一责任人,积极参与到教研组、备课组及课堂活动中去。目前学校已建立完整的校本教研制度,具体包括:“五课”活动制度(即每周的说课、评课、听课、公开课及每学期的竞赛课,并制订了评价细则);集体备课制度;“青蓝工程”实施办法;小课题研究制度;中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活动考勤制度;表彰奖励制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等。
  在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上应注重两个梯级:一是新教师的入门。学校通过“青蓝工程”建设来促使青年教师“一年夯实基础、两年入轨定格、三年独当一面”。二是培养中青年教师向市区级骨干教师、名师的提升。学校教科室制订了年度中青年教师培养规划,成立中青年教师发展培训班,建立了区级笃行名师工作室,不断吸收新成员参加,每位成员每学年都有个人发展规划。在外出培训、教学资源利用及评优评先方面给予倾斜,对成员定期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切实有效的培训措施,使学校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数量成倍增长,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40余人。
  在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上应突出两个研究:一是课例研究。除平时互相听课评课外,各教研组采用“同课异构”、录播室录像评课等形式,每周每个教研组紧扣一堂课作为案例进行剖析,教师们愈辩愈明,大大提升了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二是强化校本科研。校本科研是推进教学的有力帮手,小课题有“短、平、快”的作用,学校主要借助小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一年,学校都有十余个市区级小课题立项,让广大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
  三、构建校本教研核心圈
  高效课堂研究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学校开展的教师校本培训,促使教师树立科学的师生观、教学观,彻底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学校通过构建生动活泼、民主开放、科学高效的课堂生态,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目前,学校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景—共同探究—多层交流—实践反馈”的四步式课堂教學模式。
  实施“高效课堂工程”,着力点应放在学生身上。教师备课要“备”学生,上课要看学生,课后要思学生。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坚持学生已学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教师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倾听学生心声,赏识学生的“错误”,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
  在抓高效课堂方面,学校领导率先垂范。从校长到各处室的负责人每周都要听课、巡课、议课,平时不定期抽查备课,把结果及时反馈到教师手中。学校规定: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每周推门听课6~8节,其他领导听课3~4节,写好听课反馈,周末上交校长室。每位教师每学期开设校级公开课不少于2节,听课不少于30节,做到有听必评,有评必改。校领导必须深入到备课组、教研组,参与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学校每年对教师开展一次A、B、C级的课堂达标考核,要求仅获C级的教师加入“青蓝工程”行列,拜师学艺。
  四、大力开发校本课程
  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新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新课程改革能否深入有效地进行,与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效果有很大关系。在课程资源的整合方面,围绕省市规划课题研究,学校立项的省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把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起来,使广大实验教师具备了灵活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能力;结合国家级子课题“可持续发展视野下学生环境责任感的培养”开发出地方课程《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结合省级课题“构建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发出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数学》,结合省重点课题“基于学习活动观察的课堂教学行为改进研究”开发出《课堂观察实施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社团活动、创客活动小组开发出《弟子规》《积极心态训练》等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教学角色的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大提升了教师创造能力和课程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在去年11月省教育厅对学校进行的素质教育督查中,我校三级课程的开展情况获得了较高评价。   五、细化优化教研活动
  课程实施过程本身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位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更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学校在教研活动开展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教师为主体,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原点开展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活动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如在教研组内进行说课比赛、集体外出培训、录像式课堂观摩与评价等。教务处抓实每周两次的集体备课,每次备课都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青年教师必须备详案,中老年教师备课要有创新、有拓展,备课都要有当堂反思,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扬长补短、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每次集体组备课都有分管领导跟踪检查,并对教研组、备课组进行阶段性评价,期末评选出优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教师给予一年班主任待遇。平时抓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例会,找问题,压担子,使教师在实战中尽快成长,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六、强化教师反思意识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因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师的个体反思。即教师在每一节课后写教后记,每周写一篇反思周记,每学期写一篇反思性论文等。学校设计出专门的表格,内容包括七个方面,教务处每学期抽取较好的十余篇给予展评。二是教师群体反思。主要是在每个教研组中开展特色教研活动以促进反思,在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及教学成败等方面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使教师在合作交流中共成长。
  七、以多维评价促进教师素质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核心素养落地要实施新的评价观,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以及评价内容和方式单一的机制,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水平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学校改变了以往的评价模式,對学生坚持多元评价,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进步。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实行了学年课堂过关制(ABC级)评价,将即时评价与学期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理论、教学业务与教学效果三方面,涵盖教学水平、教学技能的提高情况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情况。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教务处把每次评教结果都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学监控上,对教学检测实行“日清、周测、月结”的质量过关制;教师个人业务实行不定期检查。另外,每学期末教学评优活动也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如优秀教案评比、优课评比、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及备课组长的评比、教学周记评比以及“青蓝工程”优秀结对师徒评比。各项得力举措使全校教师形成了“比、学、赶、帮”的热潮。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学校决心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多下功夫,为初中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校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