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体验式写作,起始阶段习作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三四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体验活动的高峰期,当写作遇上体验,两者的有效结合是解决小学生作文起始阶段诸多问题的良方。在调查发现学生的体验作文中存在“缺乏体验,表达枯燥又乏味”、“无视体验,体验转化语言难”,“虚假体验,空中楼阁缺新意”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开展活动,生成体验”、“依托微单,记录体验”、“情境再现,唤起体验”,“口头表达,转化体验”等将学生的体验和写作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期规范学生的体验表达,让学生的写作更加扎实,同时表达也更加鲜活有趣。
[关键词]起始作文;前置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6-0075-02
在大力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当下,学生的读写能力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东西。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可见,三四年级作为小学作文起始阶段特别重要。
一、起始作文中真实体验的现状问题
孩子的生活体验是有限,忽视这些有限的生活体验,反观孩子的习作,往往存在这些问题:
(一)缺乏体验,表达枯燥又乏味
三四年级的孩子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有限,经历有限,对有些事情的印象也不会特别深刻,有些作文的选题孩子们的确缺乏体验,自然而然他们的感受就不会特别到位,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枯燥,读起来也比较乏味。
(二)无视体验,体验转化语言难
作文的表达,需要学生去调动自己的回忆,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情境,这是对自己各方面感官的调动,三四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即使拥有体验,但当他将体验、感受转化成书面语言输出时,往往出现表达不清、表达不生动等情况。
(三)虚假体验,空中楼阁缺新意
学生在素材选择时会故作老成, 有些习作套用作文范例中的语句和情节,而这些情节往往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与孩子的年龄较远,缺乏鲜活的表达,造成人云亦云,情感虚假的情况。
二、起始作文中体验实践的策略研究
基于以上问题,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体验与写作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规范学生的体验表达,让学生的写作更加扎实,表达更加鲜活有趣。
(一)开展活动,生成体验
(1)实地走访,突破难点
在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时,教材要求观察仔细,说出景物特点,能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学生对顺序这一概念是比较模糊的。比如写杭州宝石山,作为杭州的孩子,家乡的景物数不胜数。对于宝石山很多学生其实也都去过,但是有目的游览还没有过,通过实地走访,从而有话可写,语言也更加鲜活了,同时能突破顺序表达的难点。
(2)游戏体验,趁热打铁
在写我的课余生活中,因为班级学生很喜欢玩“打野鸭”的游戏,所以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玩,学生玩得兴致盎然,教师及时让学生回忆打野鸭的过程,并进行板书罗列,让学生在玩中进行的习作,学生更有体会。在游戏中每位学生都充当了“猎人”和“野鸭”的角色,教师要求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观察别人,留意自己的动作。在游戏结束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点拨。在写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将动作进行清晰表达,有的学生还融合了自己的心情描写,这样的文字都是鲜活的、自然的,也是趣味盎然的。
(3)调查研究,有理有据
在写家乡环境变化的习作中,我们让孩子们来写写家乡环境的变化,我们选择了关于空气污染的主题,通过对比进行了调查,从直观的感受,到理性的数据分析。在调查问卷中,给孩子设置了一些问题。学生的观察也特别有趣,很多学生认为生活中很多人都戴着口罩,大家都像“蒙面侠”一样;有的学生还有更加理性的调查,他把一周的空气质量情况画成了折线图,这样对杭州的空气质量情况表达更加直观。这样的感受来自于学生自己的观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进行直观感受,所以才有真情实感。
(4)真实观察,细致入微
写观察日记到了四年级,需要学生进行连续观察,要求观察的时候细致入微,但又是螺旋上升的,难度明显加大。为了让观察不浮于表面,我们让学生利用假期对绿豆芽的发芽情况进行了持续的观察。由于学生是真实参与了观察过程,在观察的时候都有了惊喜的发现,因此表达都更加鲜活生动。
(二)依托微单,记录体验
微单,即微型学习单,是学生在体验中的支架,是学生参与游戏、实地走访、调查观察的依据。其特点就是简单精练,围绕重点进行设计。
1.提纲式微单,理清思路
三四年级的孩子还不懂文章的提纲脉络,但可以通过几个主要问题的设置,设计简单的微单,就可以给孩子的习作提供阶梯,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明晰。在提纲式微单设计前,教师要首先研读单元习作的要求,明确指导目标,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同时,学生若能把这几个问题理解清楚,也就清晰了该篇习作的写作思路,在写的时候就能将过程写清楚,写明白。学生通过搭框架,也清楚地知道了文章的重点在哪里,哪里是需要具体写的。
2.记录式微单,帮助回忆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学生做好调查的同时,给学生一个微单,帮助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梳理。
通过这样的简单记录,学生就知道从哪几个角度入手调查,也能做到重点突出。同时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调查直接记录,在习作中就有话可讲。
3.补充式微单,锦上添花
这样的微单是为了给学生的习作锦上添花,可以是一些好词好句的推荐,也可以是优秀片段的引领,或者是写作要领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把习作写得更加生动,更加具体。在写《父母的爱》时,给学生补充一些精彩语段,在学生能将事情写具体,写清楚的基础上,用上这样直抒胸臆的语段,表达就更加精彩。 (三)情境再现,唤起体验
1.用多媒体,直观感受
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地情境再现, 比如《学会一项本领》,播放教练教游泳憋气的视频,学生马上就想到自己学游泳的经历,从而就能将不会到会的过程说清楚,写明白。憋气是学游泳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很多学生看了视频都回忆起学憋气的经历,从被水呛到,到水直冲到脑门,滋味特别难受。在难点的地方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入。
2.语言渲染,勾起回忆
教师的語言对孩子的真情表达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情感刺激点,用语言进行激发,勾起体验。如教学“父母的爱”的体验中,学生经过前期的选材铺垫,呈现出很多有意思的选材。如《会逃跑的鸡蛋饼》,通过写母女俩都想着把鸡蛋饼 留给对方,表现了浓浓的母女情。教师就要抓住素材中学生的描述进行及时点拨,进行语言渲染,将闪光点放大,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有效挖掘,从而让学生将细节写具体。
3.同伴交流互动,丰富体验
学生的体验是有限的,通过同伴交流可以将体验进行丰富,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忽视的、不易察觉的地方,从而在进行动作描写中能进一步补充完善,使之更加清晰、完整和生动。
(四)口头表达,转化体验
1.搭桥铺路,更易表达
在学生写之前,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给学生一定的句式或者关键词句,让学生先学会准确的口头表达。以《我的课余生活》口语表达为例: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用好下面的句式向小组成员说一说。
【小提示】我可以这样介绍我的一项课余生活。
口语交际是为了给习作做好铺垫,但很多时候教师为了省事就忽略口语交际在习作表达中的作用。但是口语交际是要进行设计的,给孩子句式的提示,写作思路也就更加清晰了。
2. 规范语言,准确表达
在园地中的对《未来的[××]》的设计,学生先自己画了想象中的未来的房子,未来的车子,未来的学校……在写作之前先以介绍会的形式进行口头介绍,比一比谁的设计更新颖,更吸引人。但学生容易天马行空,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点拨,有了口头表达的基础,学生在后面写的时候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3.你说我听,丰实表达
在学生表达的同时,尤其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从而使之互相提高。要围绕表达目标设计维度,让学生听得有质量,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介绍中,给予每个孩子评价单,从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仪态大方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同时对每个孩子的表现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反馈,大家查漏补缺,互相提升。
同学的语言评价单:
表达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技能,而通过真实有趣的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对习作不再畏惧,有东西可写,有情感可抒,步步为营,为学生的中段作文的起步阶段打好基础。
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教材,需要正确找准习作难点,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活动,这对教师来说无疑就是研究习作能力的锤炼。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呈现出来的习作素材更多元,内容更有个性, 表达更加鲜活,不再是人云亦云了。
(责编 韦淑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3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