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高考试卷的主要内容,对其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思考既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保障。本文从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出发,对有效性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对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引言
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出发,以教师的教学带动学生的兴趣,以学生的学习动态,规范和引导教师的阅读教学,最终促使二者产生巨大的合力,使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总体上处于一种依靠和遵守高考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和指导的教学现实,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一些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主导性过强,对阅读方向和阅读意义无形中都做出了很多限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阅读欲求,学生的阅读快感不强。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阅读教学的丰富性和针对性也难以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得以体现,使得阅读教学单调乏味,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就是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使得阅读深度不彰。另外,由于过于注重阅读技巧和应试技巧的阐发,使得阅读在促进学生的综合阅读素养中的作用也不明了,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进展缓慢。
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 注重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生来说也不例外。虽然在高考指挥棒下,兴趣的提升已经不再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但是也不能因此失去对兴趣的重视。带着兴趣阅读,不但能够高效进入阅读情境,而且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有助对阅读内容的深度把握和体验。
比如《窦娥冤》,这是一篇戏剧作品,在对这篇作品的主题分析和艺术风格进行讲解之前,必须首先让学生进入到阅读情境之中。但是面对文白杂乱的主唱和宾白,以及相对质朴的语言,要想深入到阅读之中谈何容易。很多高中生甚至到高考结束都没有好好阅读过这篇戏剧作品。对此,教师就一定要有所了解。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呈现这部戏剧作品的舞台魅力,拉近学生和杂剧的亲近感;可以找一些名家讲座,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元杂剧的艺术形式甚至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时心中有数。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开展角色扮演阅读,按照曲牌名依次阅读,賓白可以教师担任或者其他学生,这样能够带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专注度,最终达到熟悉作品内容的程度。
2. 注重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是高中生这样一个群体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适时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和价值,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获得丰富的阅读感悟。
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这篇文章可能很多高中生在阅读之前都有所接触,甚至有的学生还会背诵,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写一写对这首词的理解,从苏轼的写作风格,写作背景,到思想主旨,进行深入分析。信息化时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课文提供的材料若有限,学生可以上网查资料,拓展对这首词的认知视野,然后把获得的知识和自己的分析和认识结合起来,最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教师再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分析。在这样一个自主学习过程中,各种材料内容会集中起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发生影响,保障了作品理解的丰富性和新颖性。
3. 注重阅读深度
高中生的理解能力没有问题,因此要想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深度上进行挖掘,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阅读收获。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说起这篇作品,大多数人喜爱的原因恐怕仅限于作者在描写荷塘时倾注的对美好事物的情感以及作者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对作者为什么大半夜要走出家门去欣赏荷塘,以及作者从荷塘中感受到了什么,却一无所知。而如果对此没有基本的认识,那么阅读这篇文章的意义就不大。有鉴于此,教师就应该结合自己的认识和阅读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对其中的重要情感铺垫进行分析,从含蓄隽永的情感表述中窥知作者的心绪,借此达到深入理解的程度。作品,特别是名家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在于其中蕴含的内容不是像阅读其他文章那样阅读一两遍就能体悟的,必须要反反复复对文本内容进行精读细读,才能窥知一二。考虑到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处境是影响对这篇文章深入理解的关键因素,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当时的历史和文化情境进行考察和分析,带着时代和创作背景再次阅读这篇课文,学生获得的阅读感悟就会丰富很多。
结束语
阅读对高中生来说不是问题,难的是阅读深度和广度上,如何更好地契合高中生的语文视野拓展诉求和高考阅读对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期望。考虑到高中生的阅读时间非常有限,不容许他们拿出大量的业余时间去加强阅读,所以作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指导就显得异常关键。
【参考文献】
[1]辛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魏灿芬.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8,5(3):353-354.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祥云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4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