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素养培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对于学生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素养培养主要包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创新实践等方面,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人文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素养培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渗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经验,还能使学生对得失、对错有一个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本文立足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就如何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展开探讨。
一、坚持以史为鉴,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着大量优秀的人文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运用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所包含的素养培养以及人文教育相关内容,深入分析,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在教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时,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火烧圆明园》中的影视片段,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曾遭受到列强怎样的屈辱。然后,我们在通过数字和文字说明,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所遭受的苦难:它使义和团运动彻底失败,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赔款价息合计达9.8亿两白银,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在内居住等,使学生对中国所遭受的苦难和屈辱有一个刻骨铭心的认识。最后组织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专题讨论,使学生对落后就要挨打有一个深刻的感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提升。
二、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当前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民族精神得以弘扬。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领悟课本中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主动探讨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价值和人文主义精神。比如在教学“盛唐气象”这一课程时,我们可以通过杜甫的一首《忆昔》来展开人们对盛唐的认识,然后再通过最新上映的一部电影《猫妖传》来展现大唐的繁华与绚烂,让学生对大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最后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唐朝会有这一盛世景象的发生?”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展开讨论,最后派代表发言,看哪个小组汇总得最为准确全面。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之中。此外,我们还应当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大胆的创新。比如在组织学生探讨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都说是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战略,有些学生则通过查阅资料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其统一六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人要比中原六国的人彪悍,更加骁勇善战且善于养马,他们的骑兵部队是其他六国无法撼动的。学生的观点由常规认识延伸到了秦军素质和战术层面上,学生的思维得以开拓,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实施多元评价,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不同,导致他们对所学历史知识掌握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对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比如对课堂提问的设置上,我们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加深难度,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给予他们鼓励性的评价,培养他们历史学习的自信。比如在教学“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内容时,我们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1)通过春秋争霸形式图和战国形势图的对比,想一想诸侯国的数量的变化;(2)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战役;(3)为什么孟子会说“春秋无义战”?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用一视同仁的心态,不应只表扬那些历史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冷落了历史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后进生回答问题出错,历史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们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去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重拾自信。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以成绩论英雄,而是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保护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总之,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立足素养培养,注重教學理念的更新,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教育。深入挖掘教材中内容,开展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综合素养也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于晓丽.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82.
[2]陈超.穿插文史资料 优化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7,14(7):100-101.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