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素质教育理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数学运算能力、逻辑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心理特征来设定教学方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笔者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培养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运算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89-01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占据着数学课堂的主导权,导致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状态,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无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针对以上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与理念,重点关注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过程,帮助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运算技巧与方法,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很多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比较差,并不是因为没有掌握数学运算技巧与方法,而是因为在运算过程中粗心大意,比如,审题不认真、没有验算习惯等,这些都会影响数学计算的正确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首先,教师要让小学生拥有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解答21-1+9的时候,学生在看到這道数学题目的时候就会直接联想到凑整法运算,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会把计算过程设定为21-(1+9),解答出来的答案是错误的。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集,把自己经常算错的数学题型记录下来,并且时常翻阅一下,长久坚持下来,学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其次,学生要拥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因为很多时候会因为学生的字迹潦草导致数学计算结果错误的情况发生,比如,把0和6、8和3等经常会写混,在学生计算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格式规范、书写工整,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最后,学生要拥有数学验算的习惯,每计算完一道数学题都要检查一下,无形之中就能够总结出数学运算技巧与方法,减少计算错误的发生。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简算意识
小学数学属于一门基础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在小学阶段奠定稳固的基础,才有利于之后的数学学习之路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简算意识,小学阶段需要接触加减乘除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很多学生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容易养成从前往后的数学计算习惯,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更为便捷的运算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简算意识,逐渐提升学生的运算效率与质量。首先,学生需要认真观察一道数学题目中包含了数字、括号的位置、几种运算符号等;其次,学生需要分析数学题目中数字之间包含的运算关系、数字之间的特征等,来探究那一部分可以同步进行或者属于简算部分;最后,学生需要确定先算哪部分,后计算哪部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应用题、文字题、解方程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混合运算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以此来调整教学进度,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跟上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三、布置生活化的运算作业
学过的数学知识如果不加以巩固、复习很快就会忘记了,同样,当小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法则之后,如果不加以练习也无法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所以教师要精心布置课后数学运算作业。在以往的课后数学作业设定过程中,教师都是布置一些教材课后数学练习题,很多题目学生已经练习很多遍了,对于学生来讲思考没有挑战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厌学、抵触心理,既无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还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而生活化的课后运算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在学习了“加减乘除运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放学之后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并且自己要承担起计算消费总金额的责任,在此过程中,既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生活常识,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与重要性,从而能够更加专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把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在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国艳.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及数学思想方法融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60.
[2]杜文平.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数学能力内涵的演变[J].课程教学研究,2013(06):31-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1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