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要想使学生学好化学,教师应该从化学教学初始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化学,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化学。本文通过巧用化学实验,结合多媒体,运用趣味语言,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对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兴趣;培养
  九年级的学生第一次认识化学,对化学是完全陌生的,没有任何概念,这就给化学披上了神秘的外衫,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学生对化学抱有很大的好奇心,若及时抓住学生这种好奇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尽量地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就能促进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
  一、 巧用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学习化学,应该怎么去学习,他们不知道,也不知从何下手。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就应该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循循善诱,让学生一步一步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应当从化学实验入手,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讲,书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是无法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如果将死的文字转换为实践操作那就不同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变化,就像变魔术一样,引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喜欢化学,快乐的学习化学。唯有这样学生才能愿意自主地去探究未知的化学世界,将化学知识牢牢的掌握,并且运用起来。
  如在讲课之前通过表演一个小魔术来设置悬念:首先选择一名自愿的同学上台,接着拿出一支“普通的小蜡烛”,并让该同学当众检查是否有异常,然后让该同学对着烛芯吹气,让全班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们就会看到令人惊奇的现象——蜡烛燃起来了!这个现象可以说颠覆了同学们的生活常识,因为在生活中我们都是将蜡烛用火点燃,用嘴吹灭的,而今天我们却将蜡烛吹燃了。蜡烛燃起来时,便是教师将悬念的气氛上升至最浓的时候,接着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民间“鬼火”的片段,接着让同学们讨论二者之间的联系,回答问题,并且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
  等同学们讨论出属于他们的答案时,教师便循循善诱的揭晓正确答案。先告诉学生们二硫化碳具有挥发性,而白磷又能溶于二硫化碳中。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把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滴入了烛芯中,当学生吹气时就能加快其挥发,挥发完后就只剩下白磷,在白磷与空气接触的极短的时间里又会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热,到达白磷的燃点就开始自燃,进而将原本熄灭的烛芯再次点燃。在土葬的坟地中常会出现一种让人害怕的现象——“鬼火”,也是因为白磷与空气之间发生氧化反应而引起的自燃。有实验的带动,学生就会对各种各样神秘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提出疑问,主动去探索这些神秘现象背后的真相。
  二、 结合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它能向我们展示物质的内部结构特征。而这些微观的结构和微观的现象是我们肉眼无法察看的,更加无法做出演示实验。在传统的教学中,这部分微观知识显得很抽象,教师只能靠口授、板书以及模型展示等讲解知识点,使得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记忆知识点,课堂也枯燥无味,导致学生怕学、厌学的现象产生。对于这些现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将物质内部的结构特征直接呈现到学生眼前,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本来看不到的物质的内部结构、位置及形状。对于各物质之间的反应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的方式将其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反应时物质内部的结构是怎样转接交换,组合形成新的物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物质的结构及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现象直观地呈现出来,方便学生记忆,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中置换反应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时,关于重点知识铁与硫酸铜的反应,课本上只进行了简单的文字描述。如果运用传统的口述教学,学生无法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来有效记忆该知识点,导致学生滋生不想学化学的情绪。如今有了多媒体,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知识点活化,将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单质铜的整个过程和伴随的实验现象用flash动画播放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该反应为什么是置换反应,使该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现象就像看过的电影一样,留在学生大脑的深处,便于记忆。教师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用生动的画面使难点变得容易接受,使重点变得简单易学,使学生轻松地建立微观概念。从而达到难点不再难,重点好记忆,学生自然而然爱上化学。
  除了以上所述,还可以在课外播放一些和化学有关的视频,如美丽化学、不可思议的科学实验等,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化学独特的魅力,引起学生深思,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让学生拥有自我探索的精神,自觉的去了解化学、学习化学。
  三、 运用趣味性语言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世界到处充满神奇的色彩,它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我们该如何使学生去开启这道神奇的大门呢?苏联教育家斯维洛说过:“优质的生活来自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少不了适当的幽默,幽默来源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句话说明了诙谐幽默的课堂教学,能起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例如,为了使学生能容易记住石蕊、酚酞、甲基橙等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可以利用谐音法:石蕊说红紫蓝找我(5)不灵(8.0),酚酞说无浅红要灵(10.0)不灵(8.0),甲基橙讲红橙黄撒点盐(3.1)试试(4.4)。还有化学中巧记液态氧的沸点为-183℃、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可用记为“养一把伞,但依旧漏”;记忆酸的pH小于7,可谐音记为“3小于7”。又如,在记忆地壳中元素百分含量时,前十位可谐音为“养闺女‘铁钙’哪家‘镁氢’抬”,或者是“養闺女铁钙,哪家没芹菜”等。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诙谐幽默、谐音巧记等方法会使学习和记忆陌生的知识点变得容易,从而加深知识点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学习化学,爱上化学。    四、
  开展课外活动,维持学习兴趣
  好玩的课外活动,对正处于备战中考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是无法抗拒的。组织有关化学知识的课外活动,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且能使学生学习更多新的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条件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有关化学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学习完九年级第二章《自然界中的水》这一节后,开展“用废弃材料制作简易的净水器”为主题的课外活动。首先将学生分组,再由教师提供实验原理和实验材料,让学生根据原理和已有材料设计方案,活动前交由教师审核批改。活动当天由教师提供仪器和药品,并且指导学生实验。实验结束,由各小组代表出来展示实验的结果,并且说出设计原理和自我创新之处,与其他小组讨论,交流心得,总结出本小组在活动中的优缺点。
  活动详细步骤:活动当天,首先由教师给出实验原理和准备好的材料。活动开始前,让学生先观看教师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好的净水器,讲解净水器的结构组成及原理,讲解结束后,往净水器中加入浑浊的水,用透明玻璃杯接住从导管中流出来的水,对比净化前后水的气味、颜色等变化等。再由学生进行实验,结束后大家进行讨论分析,投票找出方案最优秀的小组,最后由教师颁奖及总结。
  通过变“废”为宝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将化学融入生活,促进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维持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通过各种方法来使学生爱上化学,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当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此,我只是提出以上四种方法供大家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来.浅谈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8):563-564.
  [2]王军.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J].文理导航,2011(2):134-135.
  [3]张顺清.巧用趣味教学,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J].基础教育,2007(3):15-17.
  [4]彭大萍.化学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25-127.
  [5]陈丽.化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法制与经济,2009(11):135.
  作者簡介:
   江忠远,黎能丽,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3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