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物实验的几个改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反映科学规律的实验,为初中生物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具体指导学生实验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新疆本地特点等对一些实验做了修改,使其更易行,更实际。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改进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新课标中指出要加强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高度重视学校生物实验室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同时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费用低廉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有些实验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或实验效果不佳,成为实验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探索,反复研究,对植物实验中的难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记录,有意识地进行多角度思考,积极创新改进,探索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新途径。
   一、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原实验为“先将琼脂和水煮成溶脂……如果你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做到卫生清洁,那么去掉“细胞壁”,你就可以吃你做到“细胞”(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P49)。实验本身意图为:既让学生深刻理解细胞结构,又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生活性。而在实际试验中琼脂是化学用分药品,而制作所需实验器材也做不到干净卫生,达不到原本实验设计的趣味性意图。我将本实验材料改为QQ糖(QQ糖主要成分为琼脂,可以达到凝固作用。不同颜色的QQ可以制作不同类型的细胞)具体做法为:(1)将一袋市售旺仔QQ糖(100克)加入120ml水中,在干净平底锅中用小火加热并缓慢搅拌至溶化。(2)加入大小合适的果脯。(3)将融化的QQ糖倒入碗中,直至凝固即完成动物细胞的模型制作。如果要制作植物细胞模型,只需将半凝固的QQ糖倒入保鲜袋即可;如果想让学生对线柱体、叶绿体印象深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绿葡萄干模拟叶绿体,用枸杞模拟线粒体。这样学生既了解了细胞结构,又可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二、呼吸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
   在“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中,有三个演示实验。实验材料用“萌发的种子”做实验,需要较长的准备期(大概3~6天),而且实验结果不够明显,因为时值新疆的冬天气温低,新陈代谢缓慢,萌发种子呼吸作用不太旺盛。用豆苗试验效果非常好,但价格较高。以2010年为例,在新疆冬季售价在每公斤21元,这三个实验需30元~60元左右。针对以上情况,我选用的材料是普通市售绿豆芽,绿豆芽不仅价格低廉,且呼吸作用旺盛,实验效果也特别明显。
   三、《探索一种变现象》
   在八年级生物下册中有一个实验名为《一种变异现象的探究》,材材料选用的是两种不同品种的花生种子,实际我在做实验准备时发现,不同品种花生种子大小差异并不大。在我在市场取样的四种花生种子,大小差异不超过1cm。这就给学生实验中辨别和分析带来了困扰和麻烦。我在本实验中用葵花子代替花生种子作为材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采集的五种葵花子样品中,最大的平均直径为25mm,最小的只有10mm,大小差异十分明显,且便于分析处理数据,完成实验。我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迁移,设计了“不同颜色葵花子的变异的探索”等也获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四、《某一种食物中能量的多少》
   在七年级生物上册中,有个实验《某一种食物中能量的多少》。在实验分析中,总有学生产生疑问;在P41~43花生种子种能量多少是这样描述的:食部53%、能量1247千焦,问为什么我测量时产生的能量却不到数值的1/10呢?我带领学生做了误差分析:①燃烧不充分;②有大量热量的散失。要想达到编者想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储有着的能量,我认为将这个实验改为“比较两种食物中能量的多少”更好。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食物中储存有能量,同时也掌握了燃烧时可以反应食物中能量的实验方法。
   还有《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实验,出于废电池中重金属污染重、范围大、作用长久的原因,实验废液又没有较好的处理方法,我把它改为了《烟草浸出液对生物的影响》,修改的实验一样可以达到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作用,一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环保意识。还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我发现粘着尘埃的凡士林,涂抹不均匀,且有颜色,是不利观察的,因此我改用透明胶带带黏性一面向上,两端固定在玻片上观察,效果非常好。等等。
   總之,在教学中,无论课堂教学还有实验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生物实验课程优势,创新改进生物实验教学,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教师要告诉学生遇到问题不回避,而是多观察、多思考,想方设法积极解决问题,只要有责任心,有钻研,一定会搞好教学,促进个人发展、学生发展和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雅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7.
   [2]唐丽娜,李亚军.对几个初中生物实验改进的探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3).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1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