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BIM应用的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对BIM技术应用领域的分析,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人才培养标准,并按照能力培养逐层递进的思路重构了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体系,结合自身取得的实践经验,为基于BIM技术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BIM;培养要求;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155-02
  随着建筑行业BIM技术的广泛推广,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建立以BIM技术为支持的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旨在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创新性实践项目及产学研实践环境,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专业+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信息化技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
  应用BIM支持和完成工程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各种专业任务是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如设计阶段包括所涉及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消防、技术经济等工作任务,施工阶段包括项目管理、施工计划、施工技术、工程造价人员等工作任务,运维阶段包括运营、维护和应急管理,运用与运维数据实时关联的BIM模型数据信息分析资产状态和环境评价。可见,通过BIM技术主线,以完整的信息建模为支撑,可以破解建设项目阶段性的单一部门控制的局面,实现资源优化,促进协同。
  项目决策阶段:基于BIM技术实现对项目投资估算编审和方案比选,可对复杂项目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对实施难度高的项目进行模拟,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建设风险。项目设计阶段:基于BIM的限额设计,设计概算编审,合约规划,实现模型快速生成相关成本数据,对工程造价的把控、合约的预测、方案的优化;基于BIM的一致性检查可以有效地控制设计变更的数量。项目招投标阶段:基于BIM的招投标管理,完成承包双方进行工程量清单和投标价格的编制。项目施工阶段:基于BIM的施工图预算编审、计量支付、变更管理,实现对施工单位进行精细化管理,如施工场地安排、进度模拟、施工难点预控、材料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可指导项目安全、可控、节约地施工。项目结算阶段:基于BIM工程结算、审核对量,提高结算准确度和结算效率。项目运维阶段:依据与运维数据实时关联的BIM模型数据信息分析资产状态实现投资决策和为其他相关运维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可见,BIM技术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多、内容广,要求各种协同设计工作、信息技术集成与共享等支持和保障。
  二、基于BIM应用的工程实践平台建设思路
  按照“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带动、产学研结合、产教融合”这样的平台建设思路,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创新创业资源平台。平台的具体板块如下:
  BIM实训板块。开发和建设基于BIM技术的专业和实践课程,推动土木类专业信息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基于BIM术的项目实战训练。
  BIM培训认证板块。基于BIM应用能力认证体系,校企合作为专业教师、在校学生和社会从业人员进行BIM培训和资格认证,为社会培养BIM人才。
  BIM技术创业板块。为学生提供BIM创业平台,教师指导学生创业竞赛,为企业提供BIM技术方面的工程咨询服务,提升师生创业实践机会。组织参加省级和国家级BIM应用竞赛,激发师生学习BIM技术热情。
  BIM应用研究板块。通过与社会资源和兄弟院校平台合作,进行BIM系列课题研究、新技术的应用研究、BIM技术创新型培养等应用研发工作及交流。
  通过平台的建设,一是可以让学生真正面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等问题,并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共同解决专业难题,由此,提高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二是基于BIM开展跨专业实践,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专业的信息如何有效传递和共享,有利于增强学生跨专业的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三是有利于学生基于BIM技术更有效地解决现代工程项目的难题,增强学生专业竞争力,为学生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基于BIM应用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为了实现BIM技术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培养懂技术、懂管理、敢闯会创懂市场的信息化人才,在CDIO理念下,基于BIM模型信息的集成化特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训、实训与职业证书、实践与创新创业、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之间相互打通,实现BIM技术学习与实践四年不断线,形成多层次、多阶段的BIM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如下:
  基本能力培养阶段。针对大一和大二上的学生,按照中国建筑教育协会BIM应用等级考试大纲要求编排BIM实训先导课程教学内容,实施课证一体的边学边练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行业认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核心能力培养阶段。针对大二下和大三的学生,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整合原有的课程体系,以实训项目(工程信息化模型)贯穿,将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汇聚到模型中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探究能力。
  能力强化提高阶段。针对大四学生毕业设计阶段,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开展真题真做或者实情真做毕业综合训练,让学生了解行业,走进企业,走近项目,通过学习成果校企共同评价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等综合能力,强化提高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业质量跟踪阶段。对毕业后从事BIM工作的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和能力跟踪,一方面可以为毕业生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为教学的改进和提升以及积聚教学资源和案例提供帮助。
  四、基于BIM应用的工程实践平台建设成效
  自平台建设以来,主要开展了BIM能力基础培训及等级认证、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項目实训、校企合作真实项目综合能力训练及基于BIM技术创业工作坊四方面工作。其中BIM能力基础培训及等级认证工作是面向全校建筑类专业低年级学生,目前考试通过率在85%左右;与晨曦科技合作共同开展对工程造价方向的课程体系的重构和教学内容优化,将课程体系有机融入了BIM技术,让学生真正体验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实现课程教学与行业发展同步;借力大连市绿色建筑协会的影响力,与区域内大中型建筑企业开展BIM技术交流与合作,行、校、企共建了BIM技术交流平台,先后完成基于无人机和BIM技术的智慧工地管理研究与实践等10余项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两届参与项目的学生90%进入国内知名建筑企业从事BIM技术工作;与国内外知名软件公司联合组织开展BIM技能和毕业设计竞赛,为全省师生搭建同台竞技交流平台,同时依托BIM创客空间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晓工程项目招标、预算、实施、决算和验收等环节的运作过程和应遵循的技术规范及标准,同时让学生在沟通表达和文案撰写等方面得到真正的锻炼,着眼于学生的复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目前已完成多个真实项目的高峰体验,现在已有部分学生毕业后独立从事BIM技术咨询工作。
  五、结语
  建设基于BIM技术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有效解决传统土木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培养“BIM+专业”能力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传统工科专业向新工科转型发展的重要落脚点。随着BIM技术深度应用和广泛推广,基于土木类多专业协同和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将不断深化,势必对提升学生BIM技术的多维应用能力起到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云莉,等.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项目全寿命周期为主线[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8,(1):82-85.
  [2]高云莉,等.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5,(17):36-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78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