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经典文学作品,恰似一座冰山。外显于水面的文本仅是极少部分,而隐藏于水下的“言外之意”极为丰富,一如中国画传统技法的“留白”,方寸之间,勾勒点染,意境全出。几笔远山,可让你想象大地之辽阔,天空之浩瀚;数尾游虾,便让你领略清波之淋漓,生命之灵动。
   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留给读者极大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读者可根据文本义,在空白处进行二次创作,丰富拓展作品的内容意蕴,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领略作品的深层意蕴,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这也是经典文学作品永具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解读者应该具备的另一种基本能力即艺术推想力”[1],也即“重新建构起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并对它有所补充、有所丰富、有所发展的能力。这是任何一个文学文本的欣赏者都应该具备的一种思维能力”[2]。高中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等语文学习中应“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想象的感受与理解”[3]。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作品“留白”处发力,引导学生向作品更深处开掘,在个性化解读中发现一个五彩斑斓、深邃隽永的艺术世界。笔者现粗浅地谈一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补白”技巧。
   首先,补充情节,让形象更完整。
   因作家语言风格的差异及作品表达的需要,作品的有些情节可能会省略或淡化,给读者留下模糊、多义的解读空间。这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补充情节的推想过程中,读者会获得独特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阅读效果。如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王安石为什么能在众多好游者中发现那块仆碑,并进而引发“治学”的感慨?你能想象王安石发现并察看仆碑的整个过程吗?学生在想象中不断丰富完善王安石考证仆碑的过程,很多学生想到那块碑一定是倒在了道路旁,被杂草遮掩,王安石在同游者诧异的眼光里,俯下身来,拨开丛生的杂草,轻抚破损的石碑,甚至用衣袖擦拭碑文,辨识模糊的文字,当他缓缓起身的那一霎那,眼睛里一定透着难以自抑的喜悦光芒。学生的种种合理的推想让原本简洁质朴的文字极富画面感,进而对王安石严谨治学的精神有了深切体会。
   在小说教学时,这种情节“补白”尤为常见,比如在莫泊桑《项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补充:玛蒂尔德用十年青春辛苦才还清债务,当得知项链是假的后,她的心态如何,以后的情节会怎样发展?在《诗经·采薇》教学中也可让学生推想戍边老兵回家后的所见所闻及以后的生活状况。推理是阅读理解过程的核心,“读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自己原有知识和文章提供的信息创造出新的语义信息,当读者建构文章意义模式时,他们运用推理去补足文章省略的内容”[4]。只要推想切合现实,依循文本,合理的情节的补充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形象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思辨能力。
   其次,增补意象,让意境更灵动。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散文,语言凝练,意蕴丰富,敲开语言的外壳,品尝意蕴的内核便成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鉴赏这些诗文不妨从整体意境出发,适当补充意象,为理解意境助力。如在品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学生对文中精华写景部分始终无法入境,很多学生将文本分割理解,只琢磨一些独立的文句,缺乏整体联系和想象的意识,如在鉴赏“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时,学生无法获得对“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的真切的感受,从形态和颜色上都很难找到贴切的相似点。我于是用下文的“微风过处”启发学生,学生想象之门立即打开,因为有“微风”意象的加入,学生想到“田田”的荷叶在摇曳,荷花也便在荷叶间半遮半掩,时隐时现,这时的荷花正像是天空中闪烁不定的星星,这正是一幅极美的动静相宜图。在盘活“微风”这个意象后,学生便掌握了赏析该文其他几个句子的钥匙,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中“泻”字的赏析,因为有“微风”,让月光下的“青雾”轻柔流动,学生对“泻”字“动态美”的品味就更加真实。又如对“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浮”字的鉴赏,对“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画”的品读,因为有了“微风”意象的加入,学生想象中的意境就也更加灵动。
   在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教学中有“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的句子,画面如简笔勾勒,鉴赏时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因有“秋雨”和“秋风”,枯黄的落叶随风飘零,或落于闲人肩头,或静卧斜桥影里,或飘入桥下流水中,这些想象让学生更能入情入境地体味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捕捉了农村中常见事物,运用白描技法,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图,语言朴拙自然,清新淡雅。在教学中可“节外生枝”,在分析完诗中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之后,可向学生提问:假如你是陶渊明,你还可能看见哪些事物?学生兴致高涨,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原有诗歌意象群里加入西天的落日,缭绕的雾霭,归巢的小鸟,这些想象暗合了《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等句子。学生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煙”还想到炊烟下,茅屋内,一家人生火做饭,其乐融融,安乐祥和的生活画面。这都极大的补充了诗歌内容,拓宽了诗歌意境,学生在品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深味,将极简的语言咂摸出层次丰富,甘美醇和的韵味。
   再次,补足语言,让情感更饱满。
   “言为心声”,人物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可能通过语言显露出来,但因为受性格、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可能会“言不由衷”,将内心真实情感隐蔽起来,这时我们就需要去揣测人物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这类潜台词在小说和戏剧这两种体裁中表现尤为突出,如我们熟悉的曹禺的《雷雨》,当周朴园在周公馆认出鲁侍萍后,他下意识的责问侍萍:“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这两句有着丰富的潜台词,让学生们试着补出周朴园想说的真实话语,并进行比较讨论,这样便可一步一步走进周朴园最真实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认识到周朴园当名誉和地位突然受到威胁时的紧张不安和冷漠虚情。又如,后来,侍萍撕碎周朴园的支票,并说道:“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那钱就算得清的。”周朴园说:“可是你——”他的话被外面的争吵声打断了,可他究竟想说什么呢?学生可以去做大胆推想,答案并不唯一,但基本可确定,周朴园想通过钱来安抚侍萍以减轻自己的罪孽,并想和侍萍彻底撇清关系以绝后患。当然,《雷雨》中还有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不敢相认,对鲁大海被打时敢怒不敢言的精彩潜台词,都可让学生“补白”,去体会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张力,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不仅是潜台词,在具体的情节中,有时人物哪怕一句话也没说,但是,人物的内心情感却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起伏跌宕,波涛澎湃。此时我们也可引导学生走近暂时“隐身”的人物,去推想其心理和情感,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宝玉知道“神仙似”的林妹妹也没有通灵宝玉时,“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并又哭又骂,“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也是又急又恼,又嗔又哄,好半天才把宝玉劝住。而在这高潮部分,曹雪芹却非常吝惜,没给林黛玉一个字。恰是这样,作品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旁的黛玉当时是何神态?内心又有何情感?教学中,可让学生去猜想黛玉的动作神色,去推想她内心真实的独白,这个推想环节会将《红楼梦》中的很多情节一并带入分析,让学生可以非常全面准确地把握宝黛形象。
   当然,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远不止以上三类,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发现作品中的“留白”;更要鼓励学生依据文本,大胆推想,将作品虚空处“补白”。读者和作者(作品)的最佳关系是“主客相生,虚实共济的状态,即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品意义的创造”[5]。读者只有将“自我”带入作品的解读,才可能是最鲜活最真实最具创造性的解读,这种阅读也才可能有深度,而不是在文本表面滑行。
   参考文献:
   [1][2]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出版社,p8.
   [3]倪文锦,欧阳芬,余立新.语文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p120.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5]汪婷.南方论刊,2011年06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2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