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精神的塑造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也是每个音乐教师除了教授乐理知识与技法之外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把音乐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个人素质。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音乐自古以来都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音乐的,从幼儿呱呱落地到垂垂老矣,会接触无数种声音,而有節奏感的不同声音组合在一起就是音乐。它可以通过声音对人的大脑产生影响,以声传情,以声传意,是除了语言之外,无国界的一种交流方式。现代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精神世界都起到了很重要的辅助意义。一名音乐教师,必须明确音乐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知识的学习,掌握创作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并从中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一、结合音乐不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一单元介绍了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有两大类:人声和器乐。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常见的《黄河大合唱》合唱曲体现了黄河对中华儿女的孕育,承载了中国人对母亲河的浓烈感恩情怀。播放该音像资料,能使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形式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在专业水平生方面提高学生对合唱的认知与审美,更能使学生学会感恩大自然的美好情怀,加深对中华大地的深厚情感,能够培养学生爱国思乡之情和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不同的器乐,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的、现代的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和音色,学习它们的历史意义,更能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和兴趣。比如,琵琶这种乐器,在语文中学到过“犹抱琵琶半遮面”,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弦乐,琵琶婉转凄冷的音色更能表现古代民间人民的疾苦、凄凉、哀怨之情。音乐老师可以让学生听琵琶曲,认真体会这种乐器所带来的独特情感意味,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博大精深,树立其民族自信力和爱国精神。
二、通过音乐中表现的情景,树立学生的人生观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从古至今都是一门值得的欣赏艺术。音乐与各种故事结合,在中国演变成为戏曲,在国外则是音乐剧,不仅在叫法上不同,在各自的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是极具特色。我国著名的国粹戏曲,同样是以民间或历史中流传的故事为载体,唱腔结合二胡、弦乐、花鼓等器乐,,能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丰富享受和对生活的深思。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观赏戏曲名目,如《苏三起解》《空城计》《铡美案》等,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更能受到故事中人物鲜明个性、优秀形象的影响,树立个人强烈的道德观与是非观。
观赏国外经典音乐剧,如《歌剧魅影》,天生的丑陋和残酷的现实,变得冷漠无情,用暴力来反抗这个世界的魅影,他内心深处其实也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的情感。音乐课上让学生欣赏经典片段,通过曲折凄美的故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剧,能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悲观,要积极面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要事事激进,要学会安慰、鼓励自己。
三、以音乐代表人物为榜样,养成良好的价值观
中国能做榜样的好的音乐人有很多,许多学生喜欢音乐,不仅仅是喜欢某个歌星的歌曲,更多的是他的个人魅力和他声音所带来的正能量。如,刘德华、刘欢、张学友等流行歌手,是最容易受年轻学生喜欢。好的音乐人,能给年轻人起到好的指引作用,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也有一定影响,能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素质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音乐老师,应该建议学生多欣赏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了解这些音乐大师的生平故事,用心体会他们创作的经典,感受古典音乐带给人美好的力量。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吸取良好的价值观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现代音乐人,如刘欢、王力宏、李宇春、林俊杰和周杰伦,他们的音乐大多是正能量、积极向上,作为音乐人的他们,无论是作品还是个人生活形象都是专一、敬业、充满正确的三观,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运用音乐代表人物的榜样性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结束语
音乐教学是中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学生全面提升有积极作用。通过结合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音乐剧和戏曲中的情景,能使学生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的表现形式,深入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能使学生内化音乐中的高尚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精神。
【参考文献】
[1]贺庆玉.试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8(15)
[2]杨万娟.传递幸福,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接近[J].北方音乐,2018(03)
[3]张萍.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北方音乐,2018(23)
(山西省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2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