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本”的历史与社会地方课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乡土文化取材于本地,学生对其已有或多或少的认识,运用乡土文化拓展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可以缩短学生与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消除他们对历史的遥远感及对现实的陌生感,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掌握其内容。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
地方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2017年4月,笔者观摩了温州市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优质课评比活动,从中获得了有关地方课程的启发,以地方课《探源家乡茶》为例,谈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如何开展地方课程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注重乡土特色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他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本节课笔者也注重学生对当地茶文化特色的学习与感悟。
本节课以“茶”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借用2016年G20文艺晚会上的一曲《采茶舞曲》开始了教学,通过图寻位置、自然环境、地方特色三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勾起学生心中对家乡茶的浓浓思绪,特别是让学生谈谈泰顺哪些方面拥有茶元素这一环节,学生们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将日常生活中与茶有关的所见、所闻与同学分享,激发了学生对家乡茶的无限自豪感。总之,用视觉、听觉的无声和有声的冲击,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变换,替代直接、枯燥的传统说教,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享受课堂。
又如,在设置如何更好地发展当地茶产业这一环节,看似是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实则不然。因为当地的大部分孩子家里或多或少都种植茶叶,对茶叶的生长、采摘、生产等环节都有一定了解,同时,学生也能从提供的材料中分析出其中的问题。接着,让学生从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谈对策,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采用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现实问题,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适应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本节课以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支撑,注重地理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在统筹相关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具有综合观察事物的眼界、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获得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家乡茶生长的自然条件时,首先,引用《中国茶经》对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的描述,然后让学生从气候、地形、土壤等角度,总结出当地茶叶生长的优势条件,旨在考查學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体现学科的综合价值。
片段一:
师:茶的生长需要哪些因素?
生:气候、地形、土壤等。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从光照、紫外线、温度等内容可看出茶生长受气候的影响。
师:你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2:从高山、土壤等内容可以看出,茶生长还受地形、土壤因素影响。
师:你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很善于观察呀!
三、核心素养立意
本节课核心素养的要点是注重空间感知,而地图是人们认识区域的基本工具,加之各种图片和图表,为我们认识区域提供了重要方法。通过展示各种地图和图表,让学生学会有效地运用各种地图和图表,通过正确的途径来认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决定了区域的基本特征,利用地图能够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通过出示相关地图,让学生描述出当地位于第三阶梯、南方地区及季风地区,知识内容可从图中获取,让学生灵活地运用地理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环节的讲解过程中,也充分让学生运用提供的图表资料,并结合书本所学内容作答,注重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片段二
师:泰顺在哪儿?
生:位于南方地区。
师:大体上说出了泰顺的位置。那么,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介绍其地理位置呢?
生1:上网、看历史图、查资料等。
师:你介绍了哪种寻找资料的途径?
生2:相对位置。
师:请你从相对位置角度描述泰顺的地理位置。
生2:泰顺位于浙江的南部,温州的西南部。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3:纬度位置。
师:请你从纬度位置角度描述泰顺的地理位置。
生3:泰顺位于北纬28度,东经120度左右。
师:能结合老师提供的图表资料表述,说明你是一个有地理学科素养的学生,谢谢你的介绍。
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如地形、气候、河流等都是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的。通过知识框架图,让学生了解一个区域的人文环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反之,该区域内的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理解家乡茶生长的自然环境与“茶文化”的地方特色息息相关,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
课程的根本在于育人,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建设满足学生差异需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凸显学校特色的课程,提高课程的整体性、多样性、适应性以及选择性,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可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复习导引[M].浙江人民出版社
[3]温州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建议[R]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3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