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信息技术之风,扬初中数学高效教学之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促使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迈着坚定的步伐,融入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对于优化和完善教学环节、调整和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初中教师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根据学生的实践需要,结合教学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赋予课堂新的活力,让初中数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真正得到长远发展和不断进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高效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在教育领域已全面开展,其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已经与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并与教育改革的需求相一致。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深度发掘其丰富资源,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刺激学生的感官,改进和完善教学结构,搭建生活与课堂沟通的桥梁,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中,为学生学习数学制定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指引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开展不同形式的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其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中,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真正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借信息技术之风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谈一谈几点做法:
   一、以信息技术为基点,营造趣味性氛围,带来显著的學习成效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与课堂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发挥,其效果也不是很特殊,部分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对信息技术弃之不用,这样一来,课堂仍旧缺乏生机,学生面对抽象难懂的知识感觉索然无味,学习成效不高。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敢于打破陈旧观念的制约,以信息技术为落脚点,从不同的教学渠道,为学生制造多元化的兴趣点,促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极大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铺垫。比如,在“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几何画板,形象地展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让学生对每类角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总结,然后学会区分。同时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找出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进而归纳平行的特征,在形象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加深学生对平行的理解,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观念,最大化地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探索新知的乐趣,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以信息技术为导向,优化课堂结构,促使高效课堂的构建
   生活与课堂之间的联系性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加全面地掌握和领会数学知识的内涵,深入发掘出数学知识的价值,使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真正提高。想要真正实现生活与课堂的完美融合,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以信息技术为航向,搭建生活与课堂结合的桥梁,把数学教学中的诸多“不可能”变成真实的场景,让课堂在现代化技术的引领下,透露出强烈的生活气息,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比如,在讲解和分析进价、打折、售价的数量关系式时,教师可以走进生活实际,将商场购物的场景录制下来,自制课件,带到课堂上播放,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并总结出:进货价=售价-利润;利润=售价-进货价=售价×利润率;售价=进货价+利润=利润/利润率。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大幅度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三、以信息技术为契机,创设问题情境,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结果,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点。而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把信息技术巧妙运用到其中,以此为突破口,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与先进的技术融合起来,形成合力,创设出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灵活地设置疑问,刺激学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数学教师更应以信息技术为出发点,把课堂与技术整合在一起,使问题更趋于科学化,及时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和缺陷,以其立体性、直观性的特点展示课堂内容,开启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引其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问题的解决中,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以达到高效课堂的构建。比如在“平移与旋转”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仍旧沿用“一问一答”的传统形式,则很难使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和性质产生深刻了解。但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平移和旋转的视频,教师可将运动过程和结果清晰地投放到课堂上,然后提出问题:(1)看一看平移或旋转后,前后图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展开想象思维,考虑变化的规律和特征。(3)总结出平移或旋转的性质。在信息技术的指引下,学生成功解答这三个问题,能够促使学生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
   四、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演示课程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是最具实效性的载体,对于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有重要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加工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信息技术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制作和处理,绘制成与教学相匹配的课件,以动画或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促进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和并用,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思路,然后进行创作,以实现知识更高密度的传授,增强信息技术的可视率,实现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比如,在“轴对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走出常规教学的框架,从生活中搜集蝴蝶、脸谱、剪纸、旗子等图形,制作出成优美的画面,并以动态的形式演示剪纸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学生观看结束后,让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将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把它剪下,再把纸打开,观察图形具有什么特点。此时,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就会发现: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制作出的图形,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学生在经过讨论和总结后,可以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形象的演示,可以使学生经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促使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的说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其魅力,促使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突出特点。初中数学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有利的教学时机,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灵活采用上述方式,成功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实践,明确教育教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以动态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成才规律,恰到好处地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其无限的活力,改变课堂枯燥乏味的状态,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秀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7(5):66-67
  [2]丛秋丽.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2):190-191
  [3]宋广州.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数理化学习,2018(08):337-3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9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