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如何有效使用生活素材以创设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新課改的大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当下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一定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率。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发现,在教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科学有效地运用生活元素,可以把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排斥感降到最低,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已成为小学素质教学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有效运用;生活素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教学的最基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把生活元素融入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上升为科学知识,然后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能够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合理地将生活素材融入进去,把数学知识中的生活内涵充分挖掘出来。
  一、生活知识与课堂知识相关联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生活知识和数学知识的关联重视起来,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解答,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自学水平。通常,教师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阶段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将生活化素材融入进去,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这样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比如:在进行减法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如家长带着学生去便利店里买东西,教师可以把这样的案例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设置相关问题:爸爸带我去便利店,身上一共带了一百元,买瓜子花了十二元,买牛奶花了三十五元,然后买糖果花了十六元,那么这个时候爸爸还剩多少钱呢?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下,学生可以积极开动自己的小脑袋,在这种真实的生活情境下,意识到数学知识是与实际生活分不开的,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得到100-12-35-16=37(元)。
  二、课堂知识的生活化交流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大多可以通过数学知识加以解决。如果学生在掌握了知识后却不懂得怎么运用,那么学知识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生活化教学,并以此作为检验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进行加法学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公园或操场上,随手捡起人们乱丢的饮料瓶及矿泉水瓶,把人们每天丢掉的瓶子计算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背景
  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这样的模式把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出来,比如:在长度单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生活中不同大小物体的长度测量方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活化知识。之后为学生留下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尺子测量自己家里的桌椅高度和长度。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
  四、课堂知识生活化应用
  由于小学生缺乏感性知识,经常会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把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在教授完平均数应用题之后,我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收集数据,如:某个工厂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和用电的平均费用,班级里学生的平均年龄或平均身高等。在讲解完“元角分”之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我把他们带去附近的商店,通过对一些学习用品的购买,让他们明白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学校组织学生对希望小学献爱心时,我借用这一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零用钱凑起来,计算出共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对元角分还有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简单的加减计算更熟悉。
  五、结语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在教学时要秉承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态度,让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光散热,将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1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