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习惯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石和保障,为孩子的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亮底色,而课前预习能够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做到有的放矢,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优化课堂效能,由此可见,课前预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激发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学课文,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带着疑问听课,这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结合老师的讲解,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获得愉悦感、成功感,这种感觉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随之调动起来。例如,在教授《落花生》一文时,学生对“借物喻人”的修辞手法理解有难度。在课前预习时,我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花生的生长环境、实用价值、经济价值等情况。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借物喻人的修辞手法有了初步了解,课堂上带着这个问题听课,目标就很明确,再结合老师的讲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问一个学生是怎样理解的,他说他把花生看作人,与人联系起来,与人的好品质联系起来,其他学生也说出了不同的看法,借物喻人的效果明显,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由此可见,充分的课前预习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教学的重难点,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既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知识进行多层次辐射和知识延伸是获取课外知识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且相对集中,单靠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去获取知识是有限的,而课前预习突破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知识来源的瓶颈,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丰富多彩。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课文中给出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知识延伸,通过网络、工具书等手段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获得知识再生成的机会。例如:在教授“彩色的非洲”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课前做充分的预习,因为课文中涉及到很多有关大自然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给学生解释,学生可能感到枯燥无味,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前,我要求学生利用上网、查阅资料、观看央视7频道《人与自然》等方法了解大自然,把大自然的知识与课本知识有效地融合,在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而且对非洲的地貌、植物、动物等全面介绍,好多学生不但完成了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还向其他同学展示了自己的预习成果:如:猎豹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狮子是草原之王,斑马逐草而居,秃鹫是名副其实的食腐动物,而且学生知道了非洲有无垠的草地,也有广袤的沙漠,对非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样,不但让学生明白学习在于积累、学问在于留心的道理,而且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何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最值得探究的课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但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教给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记得有位名人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确实,对学生来说,读书,不仅仅是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自主学习是一种最强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的引导与指导,引导学生做好“拔节孕穗期”工作,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以旧知识为基础加深对新知识的学习,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旧知识结构中的短板及薄弱环节,在上课前不断补充充实这部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扫清障碍。例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就可以运用工具书等途径去解决学习道路上的障碍,积极配合授课老师讲课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长期坚持,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总之,预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徑。美国约·凯恩斯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特别是预习习惯的重要性,经过长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领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使其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李耀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7(35).
[2]刘东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15).
[3]周慧娟.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习惯的养成[J].语文学刊,2012(12).
[4]任宏.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新课程,201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