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设计制作”的实践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制作;创意;实践;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1-0077-02
  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没有再以指定领域的形式来呈现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的内容,而是在课程内容和活动方式部分的“设计制作”中进行了呈现。“设计制作”是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实施,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在《指导纲要》的附件中,有152个推荐主题,其中信息技术教育主题25个,劳动与技术教育26个。而2018年上半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和《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文件指出,两门课程分别以信息素养和劳动与技术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劳动与技术素养包括劳动素养、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它们与《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总目标相比,更加具体,更有指向性。
   那么,我们在实施“设计制作”这部分内容时,如何既体现两门地方课程的原有特质,又切实落实《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将信息素养、劳动与技术素养的培养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呢?
   分析《指导纲要》附件中列举的25个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题,它们与《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的课程内容有如下对应关系:
   在《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上述5个模块的课时占比分别为50%、14%、12%、12%和12%。但从上表发现,《指导纲要》中对应的主题多为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占75%),其余4个模块除算法与程序设计占比正常外,另外3个模块占比不足甚至没有。而随着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另外4个模块恰恰更能体现课程价值。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劳动、家政、技术和职业准备四个部分,而《指导纲要》的“设计制作”中有关劳动与技术的主题中有近一半体现在技术模块中,近15%体现在劳动和家政模块,职业准备则未能体现,但这些内容在“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中则有所体现。剩下有近四成的内容未归属于上述四个模块,如“创意设计与制作”“生活中工具的变化与创新”等主题。
   由此看来,两门地方课程与《指导纲要》的要求相比,内容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差異性。两门课程的内容体现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追求且内容更聚焦。而《指导纲要》的内容更强调实践、开放与整合,强调整体认识并通过主题活动的方式全方位育人。
  鉴于此,在尊重两门地方课程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前提下,笔者对《指导纲要》中“设计制作”部分提出创意、实践、分享的实施要点。
   1.创意与物化:沿着生长的轨迹。
   “创意物化”是《指导纲要》提出的四大目标之一。“创意物化”目标和“设计制作”活动方式的提出,体现了从单纯注重活动形式向既注重活动形式又注重物化成果的转变。“创意物化”的实现,不仅需要“设计制作”的支持,需要造物工具和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综合运用数学和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学生在学以致用的物化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实践能力,还能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创意的产生要有酝酿的过程,需要对客观事物有完整的认知,这个过程应该是自然生长的过程。在“设计制作”的主题活动中,在创意设计环节之前,应该有深化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或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主题,或是通过自发性的活动产生主题,然后通过系列活动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并将认知同探究活动结合,形成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创意的形成,提出相对成熟的设计方案,最后在不断的解析与重构中优化设计,形成高水平的作品。
   2.学习与实践:伴随思维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思维的参与,且应该让“设计制作”从普通的实践活动升级为能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与《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中分别提出了信息素养和劳动与技术素养,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要沿着生长轨迹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与实践,另一方面也需要研究如何将素养的培养落实在这个过程中。有了计算思维、工程思维等体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思维的参与,学生的学习才会收获实效。
   《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形态划分为四类,这是为了让学校和教师更容易理解该课程的活动方式和准确把握每种活动实施的关键要素。“设计制作”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创意物化、问题解决,因为设计制作活动往往是从真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并以“物化”的形式服务于生活的。只要主题活动设计得当,价值体认、责任担当等目标也就能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3.合作与分享:实践过程的升华。
   在问题的解决与创意的物化过程中,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学业成绩方面的成就并不能保证学生未来能够成功,而未来的成功者一定是好的沟通者、合作者、创造者和思想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在“设计制作”活动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分享问题发现的过程及解决的方案,鼓励他们通过协作达成目标,并通过评价深化沟通与合作,经历协作、表达、置疑、争辩、反思和形成共识的过程。
   同时,这种合作与分享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则。在价值体认目标中,《指导纲要》提出“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思想、组织观念”的要求。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网络行为准则。信息技术课程也包含这部分内容,但实施时不可能安排过多的课时。围绕这些目标内容,教师可以开展专题活动,帮助学生成为出色的“数字原住民”,形成正确的网络空间规则意识,做遵守网络道德的小公民。
   此外,在“设计制作”的学习实践中,不同学习形态之间、不同主题之间可以彼此渗透、融会贯通。这种融合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还可以跨出课程本身,与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课程进行融合,沿着成长轨迹,伴随思维的过程,让“设计制作”在实践中升华。
  【参考文献】
   [1]林众.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设计制作(信息技术)”主题解读[J].人民教育,2018(Z1):59-63.
   [2]冯新瑞,郝志军.主题选择的依据与原则——《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活动主题解读[J].人民教育,2018(Z1):49-53.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0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