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思想品质教育渗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是综合性学科,它不仅能向学生传授应用语言文字的技能,而且通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等方面产生潜在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方面的渗透教育,是语文学科天然的优势和责任。通过语文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可以规避思品教育“假、大、空”的问题,能够保证精神思想传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想品质;渗透;教育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是当下每个学科都应履行的职责——就语文学科来说:课改前,我们教学主要是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而现在,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的应用技能,而且还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情感、思想品德、文化观念等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引导教育,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应该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携带着人文地理、科学知识、精神思想等内容,可以看出,通过语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的教育是具有天然条件的。而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教育,一般不通过直接、简单的理论说教形式,而是利用文本和教学形态对学生进行隐性的熏陶。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思想品质教育“假、大、空”的问题,更适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取向,更利于学生对这些思想理念的消化吸收。这种优势也是天然的,值得小学语文教师关注并积极实践。
一、挖掘主体教学与渗透的契合点
我们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的渗透教育,关键还是要把握好“渗透”两个字。它的意思有两层:一是不宜采用直接说教的方式,二是不宜挤占语文主体教学的空间。也就是说,我们在渗透思想品质教育时,不能影响语文技能教育任务的达成。这样,就必须想办法将思想品质的教育和语文主体的教学融合在一起。最好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语文的教学内容中、教材中去挖掘思想品质教育的因素,从而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引导。既完成语文素养、知识的传授,又同时实现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大地的话》这一课时,这一课是讲大地对世间万物的滋养和奉献,那么,我们当然就可以通过思维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大地”的精神品格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品格。根据这个思路,我在教学中就在带领大家阅读时这样引导学生:“(假如你是种子,请到我的怀里睡。这里有新鲜的空气,软绵绵的被)——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不是像大地一样把我们抱在怀里,给我们温暖和安全?那如果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你的同学累了、疲倦了的时候,你会不会让他依靠在你的肩膀上休息一下呢?……(假如你是飛鸟,任你在我胸前飞。这里有高远的天空,落脚的大树)——同学们,如果一个人能有大地这样博大宽广的心胸,他一定会得到人们最崇高的敬意……”(注:括号中为课文原文)——这样,自然而然把关爱他人、胸怀博大的理念传导给了学生。
二、调动情感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
通常,语文文本都会自然携带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抓住语文的思想理念,把文章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进行沟通,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文章思想精神理念的认同,实现对其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我们一般不用直接“讲大道理”,而是把学生带入文章情境当中,让他们自己去感悟、自己去体验,比如构建情境的方法。
在教“手”这个主题单元(四年级,北师大版)时,我在教学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用相机、智能手机等把自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手、“我喜欢的手”“我敬重的手”等等拍下来,传到班级电子邮箱中(如果家里没有这些电子设备,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然后,我把学生“手”的作品编辑成一个电子相册,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并让他们对这些“手”进行讨论、猜测和评价——“猜猜这是谁的手?你为什么觉得是他的手?……他的手为什么会长成这样?”研究过这些“手”之后,我再带领学生去阅读《我们的手》《一双手》这两篇文章,学生自然就会对“活像半截老松木”的手、对“我们的手,是电线……是桥……是船……”这些内容进行迁移性思考,从而自主生成对家庭的爱、劳动的尊敬、生命的美等方面思想的自我认同。
除了以上探讨的两个思想品质的教育渗透策略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教学时的言行、通过作业批改评价时的语言、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室外“采风”等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引导——总的来说,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思想品质进行教育引导,是语文教学的职责,也是其优势条件所在。在实施渗透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两个要点:一是应紧密与教学相关联,不宜与语文主体教学产生冲突,而是将二者相互融合,互相借力;二是要注意尽量不用直接说教的方式,巧妙利用语文自身所携带的情感思想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感悟、自主生成。
参考文献:
[1]吕耀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J].新一代月刊,2017(7).
[2]杨聪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