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的小学生数学课堂总结能力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思维课堂注重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此理论设置课堂情境,采用营造迁移氛围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以切实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水平。分析了思维型教学的合理性,指出了小学生数学课堂总结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型教学理论;小学生;数学课堂;总结能力
   一、思维型教学的合理性
   以往小学教学中更多采用灌输式方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此种教学模式没有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进行,教师认识到课堂主体应为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更不能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应遵循思维型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形成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思维活跃度,促使学生利用自身的思维习惯分析数学问题、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在教学中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二、思维型教学理论下小学生数学课堂总结能力的培养方法
   1.为小学生提供练习机会
   培养小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关键在于为其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比如在学习“垂线的认识”时,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自主梳理相关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共性形成基本的知识架构。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发现线与线之间是否构成直角,若形成直角则两条线是互相垂直的。小学生的反思属于有效的归纳与总结,可以确保小学生在加深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降低遗忘率,激发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又比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应为学生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要求学生找朋友,若自己的座位是卡片上面数字的倍数,则找到了朋友可以离开教室。这种游戏的练习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强数学学习效果。教师出示数字2的卡片,此时座位号为2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自己座位号的倍数,然后离开教室。教师出示数字为3、5的卡片时,座位号为3、5倍数的学生也走出教室。最后教室只剩下数字为1、7、11、13、19、23、29的学生,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不出去,学生因为不是卡片数字的倍数,且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其都是1的倍数。
   2.给予小学生方法指导
   一方面,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使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比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组拼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要求学生观察活动中的现象,看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在其中发现了什么共同现象?通过问题引领,可以促使小学生关注教学过程,并归纳总结这些数学现象。部分学生发现可以拼成正方形;部分学生发现可以拼成长方形;部分学生发现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此时,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认识到三种三角形都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为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为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面积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尤其学生无法发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时,教师组织学生标明一个三角形的底,并画出三角形的高,在回归到拼图中看三角形的底与高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指导能够训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方法意识。
   3.指导小学生纠错反思
   小学生总结能力的提升不但需要归纳有益经验还需要反思教训,且反思教训更重要。对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度解读错例,指導学生纠错反思。一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准备错题集,当一段知识点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摘录学习期间的错题,并根据内容的相似性进行总结归类,比如审题不清楚、知识点理解不到位、方法不正确、计算马虎等方面,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种类归纳不同的易错点,此后学习中充分注意,不再重复犯错。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解析错题,尤其是理解不深的知识点,通过纠错加深认识,形成正确的学习认知。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专业训练提高自身的归纳总结能力,科学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在巩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换为自身技能,促进其持续学习。
   参考文献:
   [1]马小敏.中小学数学思维教学的深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7):33-39.
   [2]宁维斌.浅谈在思维发展型数学课堂上深化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7(9):24-25.
   [3]杜毛毛.探究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J].学园,2012(2):122-128.
   [4]李甜.浅谈新课程下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总结能力策略[J].学周刊,2015(12):69-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