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小燕

  
  摘 要: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的核心方法,教学实践中结合研究性学习引导收集整理史料,指导阅读史料、追问史料,尊重个性化生成结论,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历史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实证精神;史料教学;有效策略
  如果说历史是一门科学,它的客观性就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尊重历史首先是尊重历史证据。历史的独立性思考也只有建立在证据基础上才叫思考。史料实证是学好历史的核心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关注事实性和结论性的知识,忽视过程性知识引导的状况,还有益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求真、求证、求智”的良好品质。因此,要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心之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时代发展同步,采取合理策略,在史料收集、整理、解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一、借助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整理史料,培养实证精神
  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学习方法、基本目标与史料实证有许多相同点。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问题,借助研究性学习,以实践性、质疑性、层次性和挑战性的设问为导向,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收集史料的兴趣。调动学生收集史料兴趣的研究性问题设计须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依托基本历史知识,从细微处着眼。亲自探究获取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学生会将解答问题视为一种挑战而不是负担,乐于享受新问题带来全新的求知体验。
  例如,南京大屠杀是中日两国长期争议的问题。人民版必修一对南京大屠杀,只有如下表述“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三十多万人被害。”浓缩型结论性的知识学了很快就忘,即使记住也很难迁移到新情境新问题中。课堂提问大部分学生并不清楚南京大屠杀来龙去脉,不了解其血腥和残酷的程度,更谈不上对该事件有何认识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开设研究性学习:“实证南京大屠杀”,引导学生围绕“你可以用哪些方式了解南京大屠杀?用哪些证据说明南京大屠杀的血腥?”等问题自主收集证据开展研究。
  史料的整理鉴别是完成史料收集之后的关键环节,通过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判断真伪和价值,明确读史的方法。学生收集到有关南京大屠杀各种资料后,笔者指导学生参考以下问题继续研究:“史料如何分类?”“文献资料绝对可信吗?”“哪种史料证史价值更高?”“为什么同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解释?如何处理不同史料?”“单一资料证史的方法科学吗?”“通过不同史料的研读我发现了什么?”。借助研究性学习,通过亲自收集、合理归并与南京大屠杀联系较为密切的各类史料,还原真相,学生对史料与史学理论这些抽象、高深的知识就有了具体、理性的认识:比如史料多样化,分类标准多元化。其中,根据史料存储特点可以分为:文献类型、实物类型、口述类型等等,各自的证史价值也有巨大差异,尽量选取能直接反映研究对象情况的原始资料。受到专业水平、时间、精力等诸多因素限制,学生自主收集整理史料可能不尽人意,但只要是能唤醒学生独立思考意识、有利培养实证意识的都值得尊重。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自主地收集和整理史料,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培养实证精神,为顺利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效的史料教学,培养解读信息推导结论的能力,提升史料实证素养
   (一) 持续的阅读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解读史料的能力
  搞好历史教学,教好学生,阅读史料是绕不过去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关注到农村学生文字阅读理解能力普遍偏弱,要么抓不准材料主旨,要么即使意会也不能明确言传,主观题材料解读问题尤其明显。关于高考命题方向,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于2018年12.25发表重要讲话,将“信息加工能力”放在第一位予以强调。这对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考选拔要求与学生能力现状反差很大。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实证能力,从高一开始就要持续渗透史料阅读理解的方法指导。
  材料阅读方法指导笔者注重落实五步骤:第一步:全面阅读,整体了解——包含背景文字、正文、材料出典等。背景文字和材料出典常常蕴含重要的解题信息,有时可以给考生提供答案方向,阅读材料时应引起重视。若是图表型材料则要全面认真阅读標题、图表、图例及文字信息等。第二步:读懂读透,抓准信息:逐句解读,分层断句,一截一截找信息,圈划关键词并标序号;分清“史”(史实)、“论”(观点、评论)、“概括”、“阐释”,去伪存真,把握作者真实的意图;注意句子的语言逻辑及侧重点,关注并列词、转折词、因果句式;穿衣戴帽信息(带引号、书名号、括号、分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通常都是有效信息。第三步:联系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中重要的历史概念,挖掘隐性信息。第四步:有效信息的缩写、改写、抽象(简明扼要)。第五步:答案要点条理化、术语化。建议:每天做1~2道有思维含量的选择题;按上述方法分析1~2段材料。
  如果我们关注史料实证素养,每节课都用史料的运用来思考问题,在复杂、陌生、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高三就水到渠成了。
   (二)真实的互动式史料追问,培养学生历史思辨性思维
  史料的运用贯穿高中历史学习的全过程。布洛赫说过:“一件文字史料就是一个见证人,而且像大多数见证人一样,只有人们开始向它提出问题,它才会开口说话。”因此,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不断追问史料,思考问题,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性。设置的问题要注意规范:首先,使用符合教育心理学规定的相关指示动词。其次,给予概括、说明、论证等方法示范与指导。再次,使用学科语言,避免口头式、俗语化。设问要点式、层次化、史实化。通过史料追问式阅读,层层设问,互动交流讨论分析,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在解决问题中夯实基础、提升素养。
  如课上引用《东史郎日记》P44~46图文材料时,笔者启发学生思考设计连锁问题:“上述史料分别属于何种类型?是第一手原始资料还是第二手间接资料?这些史料在形成时间、地点上有何区别?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罪恶?根据上述史料,你能得出哪些初步结论?有没有其他史料进一步论证你的结论?战后东史郎君公布日记的主观动机可能是什么?对于历史上的中日战争,你想提出哪些问题?”结合上述问题,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小组分工,设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小组代表对小组各成员史料实证分析结果展开阐述,分析史料得出的结论是否与传统的历史认知一致。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对小组实证思路要进行正确的评价分析并给予指导,鼓励学生不断拷问史料,深入解读。   在逐步解决史料连环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对话史料、逻辑推断,不仅有益于学生从多维度视角看待问题,也能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批判性思维,更加准确地对史料评判的能力以及对史料的分析能力。
  (三) 尊重学生对史料的个性化理解,得出自己的结论
  历史认识具有主观性。由于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不同,加上时代的局限性等,都会影响史料的运用和历史结论的生成。史料教学中本着“问题意识”的培养和“问题解决”的实现,借助文字史料、数据图表、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示意图等教学资源,着重训练应用主干知识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与思维。学生通過对不同史料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推论,有意识地将史料呈现的知识进行内化吸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历史结论与历史认识的形成,都必须有相应的史料、相应的证据支撑。教师不主动给出结论,而是指导学生在问题探究的体验中,学会应用“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唯物史观以及辩证法,得出自己的推论,真正地做到史论融合。推论无所谓正误,只要求言之有理、理有所据。对过去发生的人和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分析史料得出推论,问题与答案可以适度开放——原则上,教师不应预设并展示“标准答案”,以保护学生讨论、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并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一学习体验中得到自我思考、合作探究的成功喜悦。历史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记住历史知识,记住的知识将会基本忘光、归零,而学生的历史认识、历史视野、历史思维等综合品质,将会伴随一生、终身受益。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工作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这实际上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师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立足课堂采取多元策略,深化历史课堂改革,持续合理地渗透史料实证技能,从而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以及历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立田,任世江.论历史思维能力分类体系[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6).
  [2]苗颖.“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基于对2000年以来相关高考试题的分析[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2).
  [3]陈德运.国外史料教学连环追问探究及启示[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8).
  作者简介:
   林小燕,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闽侯县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9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