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国学经典点亮幼儿心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金洁
【摘 要】《弟子规》是古代蒙学教育的一本教材,是一部以学规的形式对儿童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教育的启蒙读物。本文归纳整理了多种有效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弟子规》在幼儿园课堂的学习效果,引导幼儿懂得经典国学著作《弟子规》中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弟子规》教学;多元化方法;传统美德
众所周知,学习《弟子规》,可以让幼儿养成孝亲尊师、自强进取、诚实守信、包容宽厚、好学勤劳的传统美德,能培养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打下为人处世的根基。那么如何让幼儿在《弟子规》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学习呢?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孩子接受古圣贤的教诲呢?
一、多元化导入调动兴趣
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如果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而精当,就能在顷刻间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在《弟子规》教学活动中如何设计妙趣横生的导入方式呢?我们归纳出以下几种巧妙的方法:
1.经典作品导入
故事、儿歌、谜语等文学作品或经典美术作品对幼儿有特别的吸引力,我们可以根据《弟子规》的原文内容和需要,选择与原文内容联系紧密的中外经典故事、儿歌、谜语、名画等,引发幼儿的联想。首先出示手(纸)偶、图片、实物等教具引出故事主角,再由这些教具演绎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故事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多种,有情景剧表演、动画播放、教师讲述等。如学习“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時,出示人物形象丁丁和当当纸偶导入,为小朋友表演情景剧《我的衣服,我最爱》。情景剧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当当为什么伤心?妈妈告诉当当什么样的衣服是最美的?当当后来还难过吗?”通过此类情景剧或故事、儿歌、谜语、美术作品的展现,幼儿的脑海中便形成了印象,为学《弟子规》原文打下了基础。
2.实践演示导入
该方法以演示实验、操作教玩具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幼儿产生要解演示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的强烈愿望。如学习“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导入活动时教师可以在身后拍球发出“咚”的一声,吸引幼儿兴趣。“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猜猜是什么?”幼儿在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开始本次教学活动。
3.悬念启发导入
该方法是结合《弟子规》原文内容设计一些既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又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造成悬念,使幼儿产生探求事物奥秘的心理。这里可以用最简短的问题引发想象,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如学习“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活动可设计成《司马光砸缸》,导入时为幼儿讲述一个小汽车玩具掉进了大鱼缸里的情景,请幼儿说一说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小汽车从鱼缸里拿出来,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的思考。
4.游戏情境导入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因此,在活动开始时,教师不妨用手指游戏的方式或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如学习“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在导入时可以在教室中间用椅子或桌子排放几个有转角的“小迷宫”,请几个幼儿来走一走,比比谁是“不碰棱角的小能手”。再请幼儿说说怎么样走才能不碰到棱角。游戏一开始,活动气氛就显得十分活跃,一下子就把幼儿的注意力牢牢吸引。
5.歌曲吟唱导入
选取与《弟子规》原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歌曲或童谣,让幼儿在活动开始时吟唱,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导入方法。学习“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可将活动设计成《照顾好妈妈》,那么在这个活动的导入部分就可以引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6.已有经验导入
该方法是指教师在了解幼儿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供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调动幼儿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新的探索。这里可以分为谈话法和判断法。
谈话法是最常用的导入方法,如学习“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可将活动设计成《夸夸我的好朋友》,导入活动时请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接触,夸夸自己班级的一个好朋友有什么优点并进行表扬。
判断法则可以通过开放性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作出判断。帮助幼儿理解,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错误的原因。通过这些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且有已有经验的画面,了解正确的规则,在将其联系到弟子规中,学习正确的规则。
二、多样化形式帮助记忆
《弟子规》通篇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作者把圣贤的教诲用通俗易懂的歌谣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容易记忆。而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在教学活动中能用什么方法帮助幼儿快速记忆内容呢?
1.依托字意简单理解
成人的记忆一般是通过对要记忆事物的理解,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摒弃事物的非主要部分,进行意义识记,而儿童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不会进行这种分析。为了帮助幼儿进行有意记忆,可根据字面意思直接、简单地理解。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教师利用最简单的话让幼儿理解这个道理: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后,马上洗手。幼儿根据含义再结合诗句里熟悉的字,记忆起来就快了。
2.利用字卡帮助记忆
在学习原文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观看“字源故事”了解其中一个简单的字的由来,每堂活动可以认识一个字。还可以请幼儿伸出食指跟随大毛笔写一写。多媒体教育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能够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
3.运用游戏增强记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朗读游戏在语言活动中运用较多,在弟子规的学习中同样适用。如分组朗读游戏、男女较量、师幼对读、幼儿领读等。教师可利用读音的轻、重、快、慢、高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多方位体验激发情感
我们开展《弟子规》教学活动意在让幼儿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幼儿只是背诵而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并身体力行的话,那么就真的是“只学文、不力行,长浮华、成何人?”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帮助幼儿进行意义识记。
1.以情为纽,情景再现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景再现活动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一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不仅如此,幼儿对表演活动的热情向来很高,这一方法既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又可以在脑海中形成记忆。当现实生活中再次出现同样的事情时,幼儿就会有处理事情的能力。比如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可以演一演,叫到幼儿的姓名,该幼儿就回应“诶!”幼儿在这样的情景和游戏下,既感兴趣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以情为带,判断对错
上面我们说到图片观察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图片或视频,请幼儿判断对错,并帮助图中的人物纠正错误行为,达到使幼儿深刻体验的效果。
3.以情为桥,情感升华
该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在最后一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对灾区小朋友的公益辅助活动,引发幼儿想办法。有的幼儿会想画画送给灾区小朋友,有的小朋友会想把自己的玩具送给他们……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想法操作,让幼儿的情感得到升华。
4.以情为梁,延伸互动
学习《弟子规》的主要目的是使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此,我们要在延伸活动上下功夫。我们可以在活动后布置一项生活作业,让幼儿实践,让幼儿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为父母端茶添饭,洗碗倒垃圾等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使他懂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并且让他们第二天来幼儿园时表述自己做了哪些事情,让幼儿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勉励。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瑰宝,它闪烁着中国古人品德、智慧的光芒,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孩子们认识这古老的文明更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而只有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将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深入研究、继续学习,寻求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儿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赵莎.《弟子规》教学实践与探讨[J].小学时代(教师),2012(1)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