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事实中觅事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晴晴
【摘 要】常言道“文史不分家”,文学作品作为文艺史料是历史学习过程中可利用的重要史料。本文举例说明了“以文证史”的可操作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文学作品;求证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其中,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基于这一概念可知,史料选取是落实这一素养的基础。而史料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又有很多不同的分类。其中以文字形式体现和保存人类活动记录的文字史料即可分为文献史料和文艺史料。文献史料包括古代的官方及私人的记述,是历史教学中最常使用的史料,它既是教学内容的主体,又是教学内容的补充。但作为被我们忽略的,包括各种体裁文学作品的文艺史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史料来源。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作者对当时社会所图绘的阴影。不过他们所图绘的阴影,有浓有淡而已。”史学家陈寅恪也倡导“文史互证”,一方面“以史证文”,另一方面“以文证史”。
“以文证史”借助文学作品可以突破教材局限,使高浓缩、高概括的历史知识更加形象,使学生感受活生生的历史,从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启迪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例如,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有一篇小说《施润泽滩阙遇友》,描写了嘉靖年间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施复夫妇发家的故事。故事摘录如下:
(施复)夫妻两口,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施复是个小户儿,本钱少,织得三四匹,便去上市出脱……
那施复一来蚕种拣得好,二来有些时运。凡养的蚕,并无一个绵茧;缫下丝来,细圆匀紧,洁净光莹,再没一根粗节不均的。每筐蚕,又比别家分外多缫出许多丝来。照常织下的绸拿上市去,人看时光彩润泽,都增价竞买,比往常每匹平添许多银子。因有这些顺溜,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张绸机,家中颇饶裕。里中遂庆个号儿叫做“施润泽”……
且说施复是年蚕丝利息比别年更多几倍。欲要又添张机儿,怎奈家中窄隘,摆不下机床。大凡人时运到来,自然诸事遇巧。施复刚愁无处安放机床,恰好间壁邻家住着两间小房,连年因蚕桑失利,嫌道住居风水不好,急切要把来出脱,正凑了施复之便。……〔施复〕夫妻依旧省吃俭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
通过施复夫妇发家的故事可以看出,江南地区的纺织业发达,竞争激烈。施复夫妇,由于经营得法,逐渐成为拥有三四十张织机,并可以雇佣小厮充当“机工”进行生产的机户。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可以加深学生对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
除了小说,“以诗证史”也是现代史学家颇为推崇的一种治史方法。陈寅恪先生曾说:“中国诗虽短, 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既有此三特点, 故与历史发生关系。”因此,在学习发达的古代农业时,可引用《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帮助学生理解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隶主贵族的土地国有制。西周的一切土地都归周天子所有,再通过分封制将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赏赐给诸侯,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还可以引用宋代诗人叶茵的《田父吟》“桃花深映水边庄,夫妇相携笑语香。耕耨有粮蚕有种,丁男戽水妇要桑。”帮助学生理解小农经济中男耕女织的分工性。
小说和诗歌是文艺史料中比较常见的类型,除此之外的一些冷门体裁也不可忽视,比如对联。“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副对联,淋漓尽致的鞭挞了鸦片战争前国人吸食鸦片的危害。比如成语“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一个郑国人要买鞋,因为忘带了尺码,回家取完尺码后,集市散了,没买到鞋。这个成语是用来讽刺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但其中还包含了一个历史知识,那就是关于古代的市。郑人回去之后市散了是因为在古代市的经营有明确的市坊界限(坊:居民区,市:贸易区)和时间限制(“日中为市,日落而息”)一直到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市坊界限和时间限制被打破。
以上举例说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借助文学作品使枯燥、抽象的历史表述更加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运用文艺史料进行“以文证史”时,还需注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学作品虽然包含着客观社会现实的内容,但是它不可避免地带有虚构情节和主观情绪,所以我们在“以文证史”时一定要有更周密、谨慎的判断,哪些情节是可信,哪些是不可信的。比如很多历史老师在“普法战争”的教学中选用《最后一课》这一文学作品,借以分析普法战争的性质与影响,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篇小说是19世纪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于1873年创作完成的,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形。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但实际上阿尔萨斯从公元1世纪被罗马人征服,到5世纪成为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再到870年分给东法兰克王国(后来的德意志),此后的几百年,阿尔萨斯一直都是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属地,直到三十年战争(1618-1648)法国才取得了大部分阿尔萨斯的领土,1681年法国得到了全部的阿尔萨斯。可是在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之后,法国又将阿尔萨斯割让给了德国。所以,普鲁士对阿尔萨斯来说不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并且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绝大多数阿尔萨斯人都以德语为母语。恩格斯在《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中明确地谈到了这个问题。在谈到阿尔萨斯合并德意志以后,即1871年后的情况时,恩格斯写道:“操着带有南德意志语音的法兰西语的阿尔萨斯资产阶级分子……受到奉扬,而被保护在剥削那虽不倾向于德意志但也仍然说着德意志语的农民和工人……”这里恩格斯明确地谈到阿尔萨斯的资产阶级说着法兰西语,而农民和工人仍然说着德意志语。
因此,我们在引用文艺史料进行“以文证史”时,必须用批判性的思维辨析其中的“虚”与“实”,可以参考相关的历史文献,两者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发挥“于非事实中觅事实”,最大的價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缪建.论阿尔萨斯和洛林问题对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影响[J].前沿,2006(9)
[3]李勤合.以文证史要小心[J].读书,20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