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建英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获取知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探究学习的最好动力,所以,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要采用多种形式,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最积极的状态,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课时,教师是这样设计导入环节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游戏,你们从信封里任意取出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已标好),你们只要告诉老师其中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就能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半信半疑,很快拿出三角形,一个个举着手准备让老师猜,没想到,老师一猜就准,从没猜错,同学们感到非常惊讶,老师乘势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全班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吧。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你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这样的导入,吊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胃口”,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寻找答案,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加强动手操作,提供探究机会
操作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机会。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课时,教师让学生通过剪、量、折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首先让学生分别剪出大小不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量出并记下每个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接着让学生动笔算一算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发现它们的和都在180度左右。老师说明,用量的方法容易出现误差,我们是否可以用别的方法呢?老师又引导学生将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向三角形的任意一条边的中间折,使三个内角全拼在一条线上,形成一个180度的平角。有的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了一起,也形成了一个180度的平角。这样,通过自己探究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不仅亲身体验到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而且印象深刻,记忆保持长久。
三,注重合作交流,创造探究空间
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和灵活性,并比较不同方法特点,能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他们创造探究的空间。
如:在教学“应用题综合复习”这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应用题,某工程队承包了800米的一段修路工程,前三天完成了这项工程的 照这样计算,完成工程还需要几天?教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解法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从倍比、归一、分数、工程、比例等角度列出了如下算式:(1)(800-800× )÷(800× ÷3);(2)3×(1÷ -1);(3)800÷(800× ÷3)-3;(4)1÷( ÷3)-3;5.3 ÷ -3,还有比例法和方程解法,这里不再列出。同学间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巧设开放问题,提高自主探究层次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探究思维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思维需求,如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多个解答的思路,思维能力相对弱的学生通过直观观察,至少也能想出其中一种思路或方法。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应用”课结束前,我设计这样一道题: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算式能简便.342×6+( )×6,顿时,学生纷纷举手:“填58、158。”師问:”你是怎么想的?”通过学生回答得出:根据乘法分配律,只要把括号内凑成整百整千的数就能使原式简便计算。所以,可填258、358、458,老师给予肯定,之后,把其中“+”“改成“一”,( )里可填哪些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发现
( )里可填42、142、242能简便计算。这时,老师又一次质疑:“想一想,还可以填哪些数也能使算式简便呢?”学生稍沉片刻,又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得出:只要括号内凑成的数能与6进行口算就能使算式简便。通过这一巧妙设计,题目虽小,探究空间却大,不仅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发展,提高了学生探究数学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努力放手让学生“做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探究数学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德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J].教育评论,2003(6):110-111.
[2]鲍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知识窗(教师版),2015(3):10.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0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