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提高中职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叶少芝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生的诸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中,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成绩较差而无动于衷,这成为令老师相当头疼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扎实掌握知识,均衡发展,健康成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学生自身因素和教师素质两个方面来探讨学生学习落后的原因,以及提高学习落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帮助学习落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9-0217-02
   在中职学校中,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成绩较差而无动于衷,这成为令老师们相当头疼的问题。因此,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索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习落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对学校教育还是对学生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落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1.思想是基础。中职学生个体行为差异巨大,学习基础薄弱,个体学习缺乏强烈的动机[1]。很多人就读中职学校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而是出于父母的驱使甚至逼迫,对自己究竟要干什么学什么,一无所知,无所谓,处于混沌状态。
   针对这一点,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要让学生明白,生而为人,必有责任,父母会老,靠山会倒,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要成才,不能虚度光阴。只有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有危机意识,才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理想是翅膀。很多学生说:我根本就不喜欢这个专业!那你喜欢什么专业?又回答不上来。因此,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就应该诱导学生,帮他们理清头绪,发掘他们的兴趣点和闪光点,树立理想,寻找奋斗的目标,这样,学生才能乘着理想的翅膀翱翔。
   3.自信是长风。很多中职生因为之前缺少别人的关注,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对自己没有信心,再加上基础较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低,对学习失去信心,因而破罐子破摔,放弃学习。
   对于这类学生,关键是找出问题所在,给予鼓励,使其重新燃起自信之火,才能乘风而上。教师需要和学生来一次长谈,找出问题所在,帮学生分析自身优缺点,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中职教育,是以技能为主的一种学习,几乎接近于从零开始,只要认真学习,是可以学好的。着重强调学生的优点,忽略缺点,使学生解放思想,从而树立信心,认真学习。
   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法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教师通过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取得的成果就可能有多大[2]。
   4.激发兴趣使着迷。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无疑会使学生对学习更加上心。只有对学科进行一定的了解,知道学科特点、用途、社会意义、最成功的顶点在哪里,才会使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愿意为之奋斗,甚至沉迷其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要充分了解行业特点,知道专业领域的长短板;同时,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注意教学方法,充分使用课堂技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以竞争、奖励来激发潜力。可以在班级里举办一些竞赛,按成绩排名,奖励强者,以创造竞争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答题的方式来激发竞争:小组成员答题正确,全组得分;答题错误,全组扣分。对于表现佳、成绩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口头表扬、物质奖励,或者组织郊游等方式。这种竞争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以及思考能力,刺激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督促,形成合力,协作完成任务。
   6.用测验做马鞭。虽然学生已经树立了理想,有了努力学习的决心,但人性本惰,难免有力竭气泄的时候,就像是一匹马,一阵狂奔之后,就会放慢脚步。这就需要老师挥鞭策马,促其启程。不定时的小测验、抽查、背诵,就是这样的一根马鞭,需要老师认真观察学生,及时扬鞭。
   7.管理、处罚使畏惧。(1)管理学生关键要攻心,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白自己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懒惰,努力学习。比如有学生父母疾病缠身,可以以此来引导学生:你不思上进的表现会使父母难过,对父母身体不利,父母那么爱你,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你现在的任务是努力学习,尽快使自己变得强大,能够养活自己,然后进一步能够照顾你的父母,使你的父母开心健康。你不紧迫吗?你还有时间顽皮懒惰吗?循循善诱,使学生明白事理。(2)中学生毕竟还未成年,控制力比较差,需要一定的外力来约束他们;也有些学生实在比较顽皮,常常出于淘气心理爱捣乱,所以,在文明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制定一些规则,违者必罚,比如成绩不及格的罚背诵、抄写课文,多次抽考他;违反纪律的罚扫地、刷洗卫生间等,以此来抑制那些不良行为,提升学习积极性。
   二、家校联系,共同管理,促进学习
   很多家长工作非常繁忙,在工作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對学生的学业关心不够,而且疏于管教,认为只有学校和教师才负责教育工作,孩子在学校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自己可以更少操心[3]。这样一来,学校的教育就变成了单边教育,效果肯定不够理想。
   因此,老师应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促使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可以通过家访、电话、网络、家长会等方式联系家长,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一些情况,例如童年的经历或者兴趣爱好等,便于因势利导;另一方面,通过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交流探讨一些教育技巧,帮助家长获得更好的家庭教育效果,并更有效地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在家庭与学校的双向教育下,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会更严格,不良习惯和负面情绪会越来越少,抵御诱惑的能力增强,从而更容易步入正轨,专注于学业。    三、制定班級目标,提高集体荣誉感,使学生不敢不学习
   班级就像是一艘航船,在汪洋大海上行驶着,需要有灯塔的指引才能顺利地找准方向前进,不至于迷失目标,而这个灯塔就是班级共同制定的目标。班级目标可以帮助学生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更强的集体荣誉,将整个班级凝聚起来奋发向上,在这种环境中拒绝融入集体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真正形成了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的班集体[3]。良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改造人。为了集体的荣誉,为了不成为拖后腿的那个人,学生会自觉约束自己,改变不良习惯,从各方面把自己变得更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四、结论
   总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应该先了解学生,从思想教育入手,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唤醒学生的责任感,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潜力;同时,联合家长,家校共同教育管理;并注重发挥班集体的作用,从多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学习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融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以博学、崇高、有趣、慈爱的形象来感召学生,带动学生,给他们注入激情,激发他们奋勇前行。
  参考文献:
  [1]吴建平.从个体行为基础角度浅论中职班主任的管理理念[J].科教文汇,2017,(8):117-118.
  [2]杨菲菲.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J].艺术科技,2018,31(04):162.
  [3]邹志霞.中职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与技巧[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22-23.
  On Methods of Enhanc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Motivation
  YE Shao-zhi
  (Shantou Health School Shantou,Shantou,Guangdong 515000,China)
   Abstract:The society has impose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vocational school graduates as it develops. People have been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s with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among which is a lack of clear aims and self-stimulation. Students' indifference to their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also commonly seen. Teachers have found it hard to tackle these problems. Therefore,it has become a crucial issue how teachers can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so as to help them master the knowledge and achieve balanc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he essay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analyzing students' situation and the qualities of a teacher. It also introduces some methods to change students'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study and to 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study.
   Key words: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study;motiva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5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