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分课堂模式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詹建朝

  摘要:通过调整教学流程和授课内容、完善考评机制,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有利于自主学习,提高解决染整工艺应用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对分课堂;染整工艺;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8-0123-02
   本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外界环境诱惑增大,学生学习动机和自律性下降;职称晋升压力与日俱增,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和社会服务等都在不断加码,使教师难以静心做学问、潜心做教育;科目增加,课时压缩,教材内容、教学模式、考评机制等滞后于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的变化。受其影响,传统课堂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教学质量尤其是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等现象。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专业技术知识的加速更新,专业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传授知识为辅。
  一、实践探索
  充分介绍对分课堂的各环节,要求学生熟悉对分模式、理解对分优势、把握对分精髓、适应对分环节,喜欢对分。预期目标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创新学习的习惯。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为考核目标。
  1.课堂讲授。染整工艺学内容繁多,对分模式课堂讲授时间又大大压缩,为此笔者采取以下措施:笔者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融入具体的案例中进行讲解,如将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工艺融入具体的棉织物前处理案例中进行讲授;课堂讲授内容力求精练,而非面面俱到;将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与课堂讲授内容进行剥离,如将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润湿、分散、缩呢以及各参数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等拍成视频,制成动画,做成微课供学生课外学习。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讲授,为此笔者采取以下方式:精讲重点难点,细节留白给学生课下内化吸收;采用问题引导探究,尽量减少为学生抛出“现成”内容;强化创新性案例讲授,培养创新思维,技术的进步就是创新的过程,染整工艺学中有非常多的创新案例,如为减少棉织物J形箱煮练时出现的横向折痕和擦伤问题,将织物平均分成若干部分堆置于各翻板上创造了翻板式连续汽蒸练漂机,为完全避免折痕,将织物平幅单层在导辊上运行进一步创造了导辊式、轧卷式练漂机。
  2.内化吸收。处于承上启下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及锻炼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创新绝非漫无边际,需在课外作业的指引下进行。课外作业应涵盖理论、方法、工艺、设备等内容的创新,同时具备科学、趣味、实用且理论联系实际等特性。
  3.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对分课堂的关键环节,其成功取决于科学的课堂设计和细节的把控。课堂讨论按照四步完成:第一步结合对分课堂模式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设计讨论题目并提前公布,要求同学们课下准备;第二步分组,以每组4人为宜,组长轮流担任,每人都要有桌贴标明姓名和组别,便于教师识别考核;第三步小组内讨论,组长主持,轮流发言,记录汇总形成本组结论;第四步小组间讨论,各组选出代表陈述本组结论,并接受其他组问询和打分,代表所得成绩为本组每个成员的成绩。最后各组长经协商形成班级讨论结论,交由老师点评,老师分析讨论题目,并对讨论结果点评。为保证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讨论,我们将每次讨论看作一次考试并记入总成绩。
  4.成绩考核。本课程的成绩考核侧重于过程考核、多元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知识重组能力、发言表现等。作业和学习笔记占总成绩的35%,讨论发言表现占总成绩的35%,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以知识重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的考核为主。
  二、结果评析
  在课程结束之后,笔者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对实践探索结果进行评析。
  1.课堂教学。(1)讲授课堂。讲授时间太短,有些问题难以讲清楚;讲授时间过长,会引起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根据2节连排的排课方式,结合对分模式要求,笔者采用讲授课堂和讨论课堂交替进行的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可知有82%的同学认可讲授课堂时间,90%的同学能集中精力听课,其中58%的同学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讲授时间减半的条件下,对零散知识点进行串联重组并以项目案例进行讲授,有78%左右的同学接受这种方式。(2)讨论课堂。讨论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交流、相互学习与协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下对要讨论的问题进行了消化、吸收和创新。课堂上80%以上的同学都能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思考,同时针对自己的疑惑也期望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讨论过程中有60%以上的小组都能够相互协商,集思广益、取得一致意见,表现出明显的团队协作意识;有32%左右的小组讨论激烈,个别观点对立难以协调;也有极个别小组成员存在应付,基本重复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思考,小组缺乏有效协商。通过课堂讨论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有28%的方案不可行,考虑问题不全面、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与染整企业生产脱节,甚至会出现自相矛盾;40%的方案基本可行,没有原則性错误,工序安排上基本可行,但缺乏具体的技术参数且部分工艺略显多余;20%的方案可行,工艺路线安排合理,具体工艺参数也能满足生产要求;12%的方案先进可行,既科学合理,又能体现节能减排、绿色高效等理念。
  2.课后作业。采用对分课堂模式后,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染整工艺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重组及创新。其中有25%左右的同学对所学知识重组程度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创新性很强;35%左右的同学重组程度和创新性较高;30%左右同学重组一般,见解一般;也有10%左右的同学重组程度低,基本是抄教材或笔记。同学们课下均能完成作业,其中优秀、良好和一般的同学分别达到34%、46%和19%。由此可见,对分课堂模式有利于促进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课下教材不看、作业靠抄的现象明显减少。   3.學习效果。(1)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对分课堂要求每位同学都必须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准备不充分、胆怯、态度等都会影响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首次对分课堂讨论环节绝大部分同学的发言、表达效果都不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对分课堂实践,有55%左右的同学表达能力显著提高,主要是在平时表达有缺陷或胆怯的同学;30%左右的同学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9%左右的同学感觉有提高;4%左右的同学提高不明显,此类同学通常是平时表达能力非常好的同学。(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分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和协同解决问题。经过一学期的实践:95%以上的同学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55%的同学自主学习提高程度非常明显,31%的同学较明显,13%的同学略有提高,4%的同学不明显。(3)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自信心明显增强,发现问题的热情和潜能得到激发。针对目前染整技术中出现的一些问题,80%的同学们均能从纤维改性、技术革新、工艺优化、设备改进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40%左右的方案通过课外实验验证可行,有28%的同学准备申报发明专利。(4)对分课堂满意度。对分模式满意度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64%的学生非常满意,26%左右的同学比较满意,8%左右的同学认为一般,也有2%同学不满意。综上可见绝大部分同学认可对分模式,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继续使用该模式。
  三、结语
  采用课堂精讲、课下内化吸收和课堂讨论三个过程依次循环的对分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空间。将项目教学、创新案例分析、工艺技术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入对分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2]陈瑞丰,张学新,赵玲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创新性学习的促进作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48):174-176.
  The Application of PAD Teaching Model in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bility
  —Taking the Course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as an Example
  ZHAN Jian-chao
  (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Textile Engineering,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Zhejiang 314001,China)
  Abstract:The PAD teaching model was applied in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bility by adjust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content,perfecting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was evaluated.The result shown that PAD classes can inspire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students,improve innovation ability.I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autonomic learning ability and to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engineering.
  Key words:PAD Class;Dyeing and Finishing;innovation abilit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5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