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而针对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差——无疑问、不敢问、不会问的现状,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问;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引导思维生成,让学生会问这三个方面展开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初中地理;问题意识;想问;敢问;会问
  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教师提问,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当前我国学生问题意识现状及原因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无疑问、不敢问、不会问等问题。其主因有:
  (一)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学中问是教师的“特权”,只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教师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提问,而非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提问。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很少提出问题。教学方法的陈旧是导致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
  (二)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当前我国初中地理教学中师生间并未实现有效沟通。一是地理上课时间少,师生接触时间少,沟通少;地理是一门副科,一些师生觉得没必要建立紧密的关系,因此师生关系不太亲近,甚至相对陌生,由此常常造成课堂的压抑感。
  (三)知识掌握不牢,思维相对死板。初中地理是一门副科,有同学对此不上心,上课不认真听,课下不注意看课本,提出书本上已有固定的问题点;或知识掌握的不牢靠,思维打不开,提出的问题没有建设性与探讨性。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学生想问
  课堂导入,可用三种方式:一是以多媒体导入。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體,直观的图片、逼真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精彩的视频,这些较之传统教学的黑板白字、枯燥的语言描述与静止的文字教材更有吸引力,更符合初中生特点,更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投入教学。如在学习“七大板块”时,可用视频播放七大板块形成的动态视频,增加学生的动态立体感,提升对本堂课的兴趣;二是以悬念导入。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可通过富有悬念性的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关注,激起好奇心,使其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参与教学,积极发问;三是以歌曲导入。歌曲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通过歌曲来导入新课,更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参与,使其在优美的旋律与轻快的节奏中自然地进学习新知。总之,我们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新课,第一时间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新知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大大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反感与厌烦,从而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
  (二)营造氛围,增强信心,学生敢问
  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增强学生的信心可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营造氛围有利于学生参与活动,使其感到愉快,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质疑。课后,教师可多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拉近师生距离,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二,要多实行鼓励机制,增强学生信心。在实际学习中常出现同学怕老师笑话自己提问幼稚,没水平;怕同学说自己爱出风头。因此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及时给予积极评价。如果问题具有一定创造性和探究性,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并指出问题好在哪。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或难,甚至较生僻,教师首先应对学生提问的勇气给予肯定,然后再加以引导和分析。教师积极的、合理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进步,有利于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
  (三)积极引导,适时评价,学生会问
  从教师层面来说,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方法指导,使学生真正掌握方法,学会提问、学会学习。如比较提问法: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具体过程,是帮助学生理解、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联想提问法:初中生想象力、联想力丰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展开积极的想象与联想,使其在更为宽广的学习与思维空间里发现问题,进而提出更多具有延伸性与扩展性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说,让学生掌握一些提问的方法,如对比、联想、假设等。这样,学生思维才能真正地活起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世界的气候”一节内容时,在学习了若干种典型气候的分布和特点后,有学生提问:“这些气候的分布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总结气候分布的理想模式,然后和学生一起利用世界气候分布图验证。若学生有新的问题,可带领学生继续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又生成了新的问题。可见,为解决疑问而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很多,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也明显提升。如此,在不断解决提出的问题中理解学习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优化吸收。
  “授人与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灌输教学并非实现学习的最好方式,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想问、敢问、会用,在问题中自我探索,积极思考,最大化吸收,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征.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策略探究[J].中国教师,2012(7)
  [2]刘旭光.好教师必备的五项新技能[M].陕西师范大学报出版社,2008
  [3]周少琴.论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5(12)
  [4]谢全锋.浅谈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4(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3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