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价值体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红花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对世界认知的重要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心灵的塑形与人生价值观的起步与形成是班主任需要着重关注的对象。因而,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初中生健康向上的心理无疑是这一阶段班主任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教育;班主任
  处于初中班主任这一职位上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负有对一个集体组织管理的责任,初中班主任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弘扬德育班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于此,笔者联系从业经验对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略提几点,以供借鉴。
  一、 德育教育中初中班主任的缺陷
  (一) 无法平衡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
  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初中班主任对规范学生道德与强调集体性等方面的关注往往容易造成忽视,甚至忽略学生的心理教育。德育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对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未来的走向有一个细致全面的把握,从而择取适用于对象学生的教育内容。然而,在当前教育背景中,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这一块大都依然是旧调重弹,将千篇一律的内容加诸于学生的思想上,却未能指导学生正确人生观、憧憬的理想与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 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认识
  班主任的教育理念与德育教育的理论水准会渗透在平日处理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情况的敏感度与处理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然而,出于对固有教育模式的依赖,大部分初中班主任都缺乏对初中青少年这一特定年龄段的针对性德育教育方法,而学生的个性也导致教育理念的多样性。
  (三) 缺乏针对教育的科研探讨
  班级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往往容易陷入只关注学生纸面成绩的误区中。事实上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对学生的道德规范也是不可偏废的。作为模仿的对象,班主任自身的行为准则无疑对学生形成自己的行事方法具有无法忽视的影响。现代教育学要求输出品学兼优的人才,然而由于教师未能将教育作为科研问题来深入剖析,也未能根据具体的现象琢磨问题产生的源头与有效的解决办法,导致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工作的偏颇。
  二、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德育教育工程
  (一) 对学生的人格予以理解与尊重
  耐心与恒心是作为合格的教师所应该具有的基础,除此之外,只有发自内心关怀学生、爱护学生的情感才能在教育中做到严苛与关爱共存,只有从爱心着手,才能消解师生交流的隔阂,让师生在理解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理解是达成共识的前提与基础,体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由于个性造成人格与意识的差异,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尽可能公平公正地对待班级内的每个分子。只有得到尊重,学生才会在吸取知识的同时上行下效,接受教师对品学两方面的教育与培养。考虑到初中生尚不能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在依赖长辈的情况下又渴望获得独立与解脱,班主任应在对学生的过错表示接受与尊重的基础上,尽量不触及学生的叛逆心理,指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避免错上加错。
  (二) 优化班级管理框架,构建和谐班级氛围
  笔者曾根据班内学生各自的习惯与个性,开展由学生选择班级管理措施的班会,并统计会议结果制定发放了约束学生行为准则的小册。而班级评分表的设置,则通过公示例行班會中生生互评、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的方式,养成学生自我监督平日的行为习惯,这一制度所收集的数据也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状态。
  可以说学校与学习的背景环境对于人格形成期的初中生来说具有长远的影响,因此为学生构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无疑对学生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与优秀的道德素养起着重大作用。
  (三) 教师规范自身行为,发挥模范作用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起着积极的影响,就需要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若要教育他人,就要先以身作则,通过教育观念的革新与对专业知识不断的丰富拓展来完善自身,借鉴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取长补短,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属于自己、适用于班级的教学模板。
  (四) 通过开设会议督促德育教育工作
  笔者曾借每日早班会的十分钟,要求学生分享对日常或社会事件的所闻所感,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发表畅言,整合学生的主要看法与事件主旨,再从长者的角度带领学生分析当前案例,用自己的经验点评剖析,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德育教育。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填补思维上的缺漏,还能让他们在自我反思中锻炼思考能力。由于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事例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在积攒处事经验的同时也能够解决自身遇到的困难与瓶颈。
  在班级召开的主题班会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感恩父母”“感谢挫折”等主题教导学生领会感恩的情绪,明确自己身为学生、子女应该承担的责任感,以及面对困难越挫越勇等社会道德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学会明晰分辨事件对错的准则,并藉此思考自己的发展与未来。
  (五) 师生间取长补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个优秀的初中班主任应善于挖掘学生品德与素质中的闪光点,并能在予以认同与赞赏的同时虚心学习。只有教师放弃居高临下的立场,向学生表现出谦虚的态度,才能营造良好的师生互补互助、教学相长的关系;而当学生认可这一良好关系后,才能向教师虚心求教,在将教师作为学习榜样的同时自我反思言行与行为上的不妥,完善健康人生观与人格的形成。
  (六) 适时调整目标
  根据实施情况制定合适的德育目标是将德育工作效果最大化的关键,囊括了工作内容、方式与方向的教育目标需要紧跟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以国家教育目标为基准,适时调整符合国家教育准则,并对其起推动作用的德育目标。
  首先,教育目标的重心应从知识教授移为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事物价值的分辨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身状况,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其次,注重灌输学生乐善好施的人生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最后,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需要提高学生对风险与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愈挫愈勇的自信与执着不屈的精神理念才是迎难而上、克服困境的动力所在。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至关重要,班主任应耐心严谨地对待工作过程中细碎繁杂的各个要点,公平公正地对待作为教育主体的每个学生,在与家长达成良好配合的基础上,通过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达瓦次仁.素质教育下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困境和措施[J].科学导报,2014(21).
  作者简介:徐红花,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行知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