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教育论文  > 
  • 基于“计算机类”专业的“产、教、科、创”四位一体协同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教学研究

基于“计算机类”专业的“产、教、科、创”四位一体协同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解决“计算机类”专业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四位一体协同人才培养生态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构建了产业与教育、科学与教育、创新与创业、整合机制与系统创新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架构。其次,进行了产教融合的具体设计。第三,进行了科研与教师的“教”融合以及科研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设计。最后,创新驱动与创业导向的融合实现了双创新的融合。
  关键词:四位一体;双创融合;生态系统
  “计算机类”专业是以培养多元化创新工程人才为目标,以适应新经济和新产业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应对变化塑造未来的继承和创新、交叉和集成、协调和共享的能力,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1]。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1)学校发展方向、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2)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互动机制。(3)培训机制不能有效支持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治理体系不能满足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2]。
  一、四位一体协同教学系统
  创新创业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教育体系适应新经济、新产业,必须以人才培养体系的开放性、集成性和创新性为基础[3]。通过依靠“四位一体”的协同合作,即产业与教育、生产与教育、科学与教育和创新与创业,可以解决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缺点,从而构建出具备较高技术能力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4]。
  二、以产教融合为核心
  产业与教育的整合,不仅是人才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四位一体”中最重要的一环。依托产业与教育的合并,可以在产业学校之间建立基于信息融合和资源共享的共同教育和创新系统[5]。
  首先,能够建立产业界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在学校里,能够获得计算机产业发展战略和最新动向和人才技术创新的需求;对于企业,可以获取最新的计算机领域科研动态和科研方向,包括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应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最新方向、校企合作模式新探索等。
  其次,根据计算机领域的发展需求,建立适应实际人才需求的专业动态开设和技术培训机制。对于学校,应该吸收专业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进校进行行业交流和技术交流,使计算机课程设置能够适应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从而去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和计算机领域人才需求的互相匹配、因材施教。
  最后,要建立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共同教育体系。学校通过充分利用企业的研发环境、工程案例、产品方案和技术标准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高质量的工程教育资源和平台构筑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人才的计算机工程培养。
  三、以科教融合为突破口
  科学与教育的合并,不仅是构筑新工学的飞跃进步,也是产业与教育的合并的催化剂。科学和教育的合并有两个水平[6]。一是科研与教师教学结合,另一是科研与学生的学习组合。教师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仅为产业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服务,还通过不断向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研究活动,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质量,并帮助教育和培养人才。
  四、以“双创”融合为驱动
  在新经济和新产业的宏观背景下,“双创新”的统一不仅对计算机教育很重要,从新经济和新产业革新的观点出发,创新和创业精神也是必要的[7]。对于教师来说,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技术创新,实现创新业绩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指导训练,能够增强创业者的智慧、创业者的能力、创业者的经验。对产业界和学校来说,“双重创新”的统一,为双方之间充满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双向道路建设,为产业和教育的统一提供了新机制和模式。
  五、以学科融合为保障
  跨学科领域的资源融合必须以促计算机产业与教育、科学与教育、创新创业、支撑计算机人才培养为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8]。跨学科學术领域的整合,必须基于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教育,从而实现科学和教育的双重创造,并且以重视创新性的创业家培养为目的。它必须被创新性重视创业精神的需求所引导,根据被面向了新的产业的科学技术革新的需求被推动,根据横(侧)动态的合并要求实行,以计算机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以面向新产业科技创新需求为驱动,实施按需交叉动态融合。
  六、结语
  该人才培养生态教学系统提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社会服务四大功能,将产业与教育、科学与教育、双重创新、学科整合以及相应的制度与机制创新整合为一体。四位一体协同人才培养系统实现了产业与教育、生产与教育、科学与教育和创新与创业等功能的有机融合,还为计算机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科技发展动向、创业实践经验交流、交叉学科整合和人才培养结构整合等动态适应。
  参考文献:
  [1]孙红霞,马鸿佳.机会开发、资源拼凑与团队融合——基于Timmons模型[J].科研管理.2016(07):22-25
  [2]周振江.基于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科技创新经验分析[J].广东科技.2016(08):18-21
  [3]卓泽林,王志强.新加坡国立学校创新创业策略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6(01):188-190
  [4]胡晓龙,徐步文.创业素质、文化和意愿的相互关系[J].社会科学家.2015(11):90-93
  [5]童素娟.浙江创业:现状、趋势和体制机制[J].浙江经济.2015(16):12-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5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