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春华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的授课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动,然而,现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仍存在着一定问题,我们需不断深入探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应对策略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育阶段中极为重要的科目,肩负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担,然而,语文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科目,想要在成绩上提高分数并非易事,在高中阶段尤其如此。这除了因为语文自身的学科特性外,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 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 缺少情感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语文学科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核心素养,这是语文课程在立德树人总目标下承担相应部分的责任的体现。在语文课程里,了解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对发展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有责任心,这是立德树人总目标十分重要的部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语言知识,而中华文化最直接的呈现形式便体现在语文学科上。高中语文教材包罗万象,除了语言文字外,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学生既能从中体验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借此受到情感熏陶。课程目标第10条指出:“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以高考为指挥棒,只重视考纲中的知识点,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如在上文言文时,教师一味地强调文中的重点字词、词类活用、句式、翻译,往往不重视对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的剖析,在这种功利性较强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与文章的作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只是机械地学习,对课文的思想内涵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也很难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因此教师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二) 忽视能力培养
  培养具有批判思维、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人才是社会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受高考的影响,目前多数的高中教育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指标,因此,不少教师便使用各种方法以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际上,良好的语文成绩有赖于广泛的阅读,只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分析、写作等其他能力才会相应地有所提升。此外,阅读是审美与鉴赏的一项重要活动,语文阅读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真实的体验,而非让他们去套用某些既成的理论。然而,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进行提纲挈领般的讲解,重视答题技巧的传授,学生也只是用学来的技巧机械性地做题,而没用进行真正的阅读审美,长此以往,非但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逐渐失去,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 缺乏生活体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从语文学科的本质而言,亦是如此,语文教材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又将其加以深化,所以,语文教学应该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却经常脱离生活实际,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分析文章结构、知识点的讲解,而却鲜少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启迪学生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去解读文本,这样一来,学生从语文学科获得的知识便有种不真实感。此外,高中生课业负担较重,多数时间都在埋头苦读,与社会接触较少,生活经验不足,以至于学习与生活脱节,课本上学到的语言知识犹如纸上谈兵,未能正确地应用到生活中去。
  (四) 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倾向于“权威教学”,教師是学习过程的主导,学生则处于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有种置身事外的错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出来,只是机械地做笔记、做题,没有真正地开动脑筋去思考,觉得学习语文空洞无趣,靠死记硬背很难在语文学科上取得理想的成绩。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更加注重探究学习,有些教师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全盘否定之前的教学方式,变原先的“满堂灌”为“满堂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计划一知半解,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缺乏有效的指导,课堂节奏不在教师的掌控之内,课堂秩序混乱,学为讨论而讨论,经过一节课的合作探究后仍是一头雾水,收获甚少,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不佳。此外,语文课堂还时常出现“千课同构”的现象,面对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基本上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重效率,轻成果,忽略了课堂的内容本质,而过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
  二、 应对策略及建议
  (一) 重视情感教育
  对语文学科而言,情感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对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把握其中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与其作者进行对话,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从而理解作者要传达的内容,有所悟,有所得,可以说,学生只有拥有情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是启发学生认知、发展和提升能力的源动力,如果没有情感,就不会有学生智力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语文教学就会变得空洞无趣、毫无意义。因此,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需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接受情感熏陶,从情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既能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和对美的感知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认同感,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讲解诗歌《再别康桥》时,我们除了要讲解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以及方法外,更应引导学生通过诗中的意象去领悟整首诗的意境,欣赏这首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领悟作者与母校的深厚情感。
  (二) 重视能力培养   过于急于求成的教学,反而会失去语文的本身的美感及蕴含于其中的人文情怀,如此一来,便会使学生失去对语文的興趣,觉得学语文便是学习各种答题技巧、文言知识、语法结构、应试作文写作等,同时学生的语文的分析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等也得不到提升。反之,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文章结构,鉴赏诗歌,提炼文本主旨,领悟作者的价值观,欣赏文本的美感所在,让学生拓展阅读,多欣赏优秀作家作品、国内外名著等,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相应的指导。在写作过程中,与其一味地强调写作方法及技巧,不如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因为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一篇有文采、有深度的文章的生成。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导他们对社会、自然甚至对人生进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鼓励他们积极表达,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不变应万变,而不是单纯地为应试而写作。
  (三) 联系生活体验
  学生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是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时,需注重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只局限于教材,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教师可以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个人的领悟及当下社会热点进行上课,让语文课堂具有真实感,同时也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感悟文本。例如,在上《再别康桥》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离别”的经历,结合自己对小学或初中母校的情感,去感受其中诗人的情感,去欣赏诗中别样的美。在课堂授课之余,教师应尽可能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社会历练,在自身的生活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去理解、感悟文本,将生活实践中的所得补充到语文学习中去。此外,切忌让学生与生活脱节,应让学生多加关注社会热点,使得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语文学习相互补充,既能增进语文课堂的现实感,又能将所学内容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各有其利弊,我们不应剑走偏锋,对某种教学方式进行全盘否定或全盘接收,而是应各取其精华,取长补短,将两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摸索出适合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既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学有所得,完成教学任务,也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既要备课充分,预设好课堂中的每个环节,让课堂的节奏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引领课堂,又不能为了让课堂按照预先设计的模式发展下去而按部就班,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专业素养及课堂应变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教师也传授了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
  语言科目具有综合性、灵活性、思维性特别强的特征,语文作为语言科目之一,也具备以上三个特点,因此,提高语文素养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做到的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既要关注学生的分数,又不能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直面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停地思索、改良、创新,不断地探索教学的有效性,探寻适合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能力的培养两不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刘莲蓬.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策略[J].学周刊,2017(1):165-166.
  [3]满学朝.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学周刊,2017(1):50-51.
  作者简介:
  刘春华,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7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