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聚沙成塔突破作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游丽清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并不仅仅是对学生输出能力的一种训练和提升,同时还与阅读、听说、生活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小学生的语文习作要具有真情实感,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辅以教师的技巧指导来完成。本文结合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些现状和问题,谈一谈怎么积聚学日常语文学习中的种种经验,进而突破作文教学这个难题,促进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素材积累;课外阅读
  
  很多小学生一提到要写作文就犯难,平日里上课能够跟上进度、语文基础知识也都记住和理解了,但是写作却始终是个难题。这就表现出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时候没有将语文教学的各个部分有效链接起来,学生对语文知识还没有达到一个掌控与应用的程度。小学作文教学要想取得突破,要从阅读教学入手,帮助学生打开阅读视野,积淀文字输出的能力;要从听说训练入手,打开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从生活入手,帮助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发现作文素材的好习惯,让生活的真实性为作文增光添彩;要从日常教学过程中入手,培养学生发现作文素材、勤练笔的好习惯。
  一、 感悟阅读,积累素材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当初步具备的重要输入能力。小学生的阅读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但也要注意提醒学生注重阅读过程中的笔记积累、心得总结。阅读并不是说把书翻过一遍就可以了,而是要边读边标记自己觉得感兴趣或写得不错的地方,还可以批注上自己的感想,最后形成规范的阅读笔记。在具体的阅读内容上,要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来着手,互相补充、巩固提高。比如在课内阅读中,教学《窃读记》这篇课文时,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作者读书若渴的精神,另一方面还要带领学生们展开思考,你们自己对于书有没有别样的感情呢?通过讨论,学生们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读书为主题,让学生们写一篇作文。大家可以写读书的重要性、自己与书之间的感情、自己的读书经历等等,这就是从课内阅读中寻找素材来让学生练笔。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又一重要部分,比如课内学习了李白的古诗《望天门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但是这些古代名家的优秀作品是俯拾皆是的,基于传统文化熏陶和作文素材积累的考虑,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阅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之类的作品,帮助学生养成古诗阅读的素养,在作文中引用或化用古诗也对学生的作文质量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
  二、 口头表达,开阔想法
  真正的好文章都是作者深刻思考的结晶,能充分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应放开自己的思维,多方面思考,积极转换视角,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这样才能保证写出的文章独特生动。阅读是看,作文是写,通过学生自己“看”到的经验再加上个人的理解与思想就能够“写”出来。作文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一个载体,但表达学生个人思想不仅可以从书面表达做起,还可以从口头表达入手。学生苦于作文写不出来,大多是因为自己没有思路。比如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幻想五十年后这个世界的生活是怎样的,有的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足,写作文时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即使看了很多范文,但终究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学生的积累是够了,但是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没有找到写作的思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式,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打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写出来、不至于无话可说。当然,在进行这类口头表达训练时,不一定非要指定和作文主题是一样的,有些学生可能一提到作文就会紧张起来,思路也被截断。口头表达可以采取课前演讲的形式,学生轮流在每一节语文课前准备素材,讲成语故事、推荐一本自己看过且很喜欢的书、讲一讲个人的某些经历等等,学生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提前准备,以确保表达的质量。再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提出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思考或小组讨论,然后通过发言让大家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从别人的表达中其他学生也能够进行借鉴。他人的发言也许会给其他学生一些灵感,帮助他们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三、 深入生活,用心体察
  小学生要想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那么用心体察生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文章才能生动活泼、骨肉丰腴。小学阶段的很多作文选题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比如写人、写景、状物、写事等等,都要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比如要描写一种植物,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每個同学观察自己家中或者周边环境中见到的植物,先从外形特征入手,在颜色、形状、高度、大小等方面一一进行细致描绘,最后再升华为个人的思想感情。比如写松树不畏严寒的精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小草坚韧生长的品质、菊花清高淡然的境界、枫叶热情似火的魅力等等,写景状物类的作文固然要忠实于生活本身,客观地描写自己所见到的景物,但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才能够让作文更加具有个性化的色彩,才能够从侧面表现出学生习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写人写事的时候也是如此,写人离不开事件的支撑,事件的描述必然也有人物的参与,这就需要学生认真体会生活中的点滴,比如由一顿饭想到妈妈的辛勤照顾,由一次出游想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老师的教诲想到自己未来的人生理想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活事件可以不断地延展开来,成为学生习作源源不竭的写作素材来源。当然,让学生深入生活来进行语文写作的积累,不仅是让学生写出真实,不要弄虚作假,生搬硬套,还在于培养学生建构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比如写日记,虽然每一天或许没有大事情发生,但点滴小事也可以写进日记中去。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平常写作找不到素材,就可以从日记中去寻找,看看自己过往的经历有哪些是可以阐发的,或者将几件相似的小事综合在一起,让其展现出更大更突出的光彩。
  四、 分类训练,习惯养成
  语文写作不仅需要学生日常积累,还需要把这种学习习惯不断坚持下去,结合教师安排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作文训练来应用这些以前积累的内容,不同文体该怎么着手、同一个素材可以怎样转化等等,都可以在分类训练中不断积累和提高。比如学生在写书信的时候,根据写信的对象,学生的写作口吻、语言表述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换。写信的对象如果是长辈,那么学生要用尊敬、爱戴的语气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如果写信的对象是朋友,那么语言可以稍微随意一些、活泼一些。当然写信的对象和主题是多种多样的,要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具体的训练类型上,要有意识地进行划分,比如写人写事类的题材进行单独训练,学生这时就要想到自己可以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经验来组成作文,思考自己的感想应当如何表达。写景状物类的作文也要训练,就要求学生能够立即反映出来自己应该从哪方面入手,比如先从外到内、由近及远,由客观的描写转化为主观的抒发等等。作文教学也不一定必须在作文课上才能进行,事实上,分类训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可以把用时较长的写作课分散开来,减小难度,易于学生接受。比如学习了《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课后可以让学生写一个几百字的小作文,说一说自己和时间有哪些故事。这种随堂作业的形式既可以让学生对课内阅读教学进行知识巩固,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动笔写作能力,建构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长此以往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想取得突破,非朝夕之功。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当积极建构各个教学部分之间的联系,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融合、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相互补、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关联、技能培育与习惯养成保持同步。只有经过了长期有效的基础训练,学生才能够从日常学习中积累起语文写作的能力、发展好语文写作的习惯,让一盘盘沙真正聚集起来,成为学生语文写作之路上的坚实塔基。
  参考文献:
  [1]张若男.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张立亮.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3]吕静.“思路类积累”与“认识类积累”训练[J].中学语文教学,2016(6):65-68.
  作者简介:
  游丽清,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县育英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8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