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式管理控制视角的高校教学团队管理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式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孔、孟、儒学的软控制,法家的硬控制及道家的“无为而治”,借鉴中国式管理控制方法对于解决高校教学团队的管理问题,提高高校教学团队管理控制水平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高校;教学团队;软控制;硬控制;“无为而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003-02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建设若干支高效能的教学团队,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开展各项有效的教学改革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自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之后,一些高校开始打造自己的教学团队。十多年过去了,在对教学团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目前团队的发展良莠不齐,能够坚持下来并运行良好的团队并不多,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团队的管理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式管理的视角,给出了团队管理控制的一些方法,以期对提高团队的管理水平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中国式管理控制方法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式管理控制方法,根据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孔、孟、儒家的软控制,法家的硬控制及道家的“无为而治”三类。
1.孔、孟、儒家的软控制。《论语·为政》篇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集中概括了儒家管理控制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强调德礼引导教化的事前控制和内在控制,不太重视以政刑惩戒为内容的事后控制和外在控制。儒家特别强调德治,主张将一整套符合统治阶层利益和价值的观念灌输到社会成员的头脑当中去,用这种代价较低且十分有效的内在控制方式来达成领导者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控制。同时,从控制的途径来讲,儒家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慎独”(《中庸》),强调领导者首先用内在的道德约束自己,展现领导者的道德引导示范作用,所谓“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为整个国家与社会提供道德合理性的基础,然后又提出“见贤思齐”(《论语·里仁》),引导整个社会努力向“贤”靠齐,即通过领导者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个体控制延展为对整个社会的群体控制。
2.法家的硬控制。法家基于“人性本恶”,强调“法”、“术”、“势”的管理控制方法。所谓“法”,就是定法。一旦制定下来,就要严格按照法律和规章执行,不徇私。所谓“术”,是指领导者的御人之术。在封建社会里,君主通过外考八观六验,内审六戚四隐来考察官员,达到“御人”的目的。所谓“势”,就是强调领导者的无上权威。“法”、“术”、“势”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核心是赏罚分明、奖惩公平,奖要奖得清,罚要罚得明,尤其是罚要严格,民众一旦触犯法令,不管是谁,一律严惩不贷。另外,管理者还要及时省察、监督,要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
3.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控制方法。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最根本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其“无为”实际上是无不为。只有站在无为的立场上来行无不为,才能一切尽力而为。“无为”思想运用在治国上,就是主张“不尚贤”,让领导者隐于众人之中,对民众实行无形的管理,让人民各安其位,各守其道,依靠组织已经形成的内部运作规律自行运转,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治理效果。“无为而治”思想的另一个体现是“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就是治理大国就像是煮小鱼似的不要总是随意翻动,不能朝令夕改,让人民无所适从。
二、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问题
根据对若干个教学团队十多年的跟踪调研我们发现,高校教学团队的管理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团队目标随意变动,队员疲于应付,无所适从。目标是团队的导航器,没有目标的团队是没有存在意义的,团队目标总是随意改动,队员对团队的认可度就会降低。(2)团队建立之初,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团队目标,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许多团队忽视过程管理,团员屡有偏离目标的情况。由于疏于管理,一些队员会忘掉自己在团队内部的责任,团队实则上出现了一种半离散的状态。(3)团队内部奖惩、赏罚规则不明,使部分队员心生怨怼,人心涣散。(4)问题最多的就是团队的领导。领导的不尽责表现如下:一些团队的领导不能以身作则,德能不服众,或见利忘责,或与民争利;一些领导对团员工作干涉过多,指责太多,缺乏亲和力,使团员离心离德;一些领导不能公平赏罚、徇私护短等。团队领导的不称职是导致团队解体的重要原因。
三、运用中国式管理控制方法提高高校教学团队管理控制水平
1.确立稳定的团队目标,并加强过程管理。目标是团队的导航器,一般教学团队大都有教学和教学研究双重任务。团队建立之初,团队成员应该设计好本教学团队的教学任务和教研任务目标以及每位队员的目标任务,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至少不能少于一学期),让每位队员有较为清晰的目标指向,并且团队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要借鉴法家及时省察的管理方法,对队员目标实施状况进行及时的检查、监督和督促,不断强化队员的目标指向,以保证整个教学团队各项目标任务的达成。
2.规则清晰,奖惩严明。一个运行良好的团队,必然有较为明确的规则和奖惩制度。“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宋·张孝祥《缴驳成闵按劾部将奏》),法家之法,讲的就是這个道理。团队建立之初,确定完目标之后,最好由管理者起草相应的规则和奖惩制度,后交由团队讨论,大家普遍认可之后确立下来,作为约束所有人的标准。规则一旦确立,无论是谁,都要严格按照规则行事,所有奖惩,皆有依据,不因人而兴,不因人而废,这样,队员都按规矩自主管理,各守其道,团队才会井然有序。
3.团队领导德能示范的软性控制。要想建立一支高效能的大学教学团队并使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对团队管理者的要求甚高。首先,团队管理者必须是品格、修养较高的人。“立德树人”,德是最重要的。品高之人就像磁石,能够吸引更多的学术和教学骨干到团队中来,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水平。其次,团队管理者最好选用本学科的学术和教学带头人,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成就和素养,有学术洞察力,能把握学科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还得有一定的教学热情,愿意投入教学活动并有相当的教学能力。在团队中,德能高的管理者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团队内好领导的示范作用使大家会自觉“见贤思齐”,带动整个团队形成一种和谐、尊重、平等、团结、宽容的氛围,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彼此谦让、相互信任,即使有小的矛盾和冲突,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也较容易化解。这样的团队,一般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用“扬鞭”,大家会自觉朝着目标努力。对于团队的管理,管理者也不必使用更多的硬性管理手段,依靠管理者的德能示范作用,在无形中就实现了对团队的软性控制。
4.“无为而治”。大学教学团队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构,没有严格的科层等级制,内部也大都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方法,进出自由,加之大学教师普遍知识、学历层次较高,个性较强,教学活动个体劳动特征又比较明显,所以管理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严苛的硬性管理显然不适宜管理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管理更适于采取“无为而治”的管理方法,化管理于无形。在团队建立之初,选定好合适的团队管理者,管理者引导大家制定好目标和规则,将团队带入正轨后,令团队自行运作。每个团队的运行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轨迹,此所谓“道”。自然而然,依“道”而行,管理者无须更多地去干涉,这种“无为而治”使队员的特殊性及差异性获得充分发展,达到差异互补式的和谐。在团队运行过程中,领导者切记不要为了显示存在感,随意变动团队既定的目标和规则,更不要随意指责和干涉队员的工作。当然,如果团队目标有重大偏离,管理者必须出手进行硬性管理。总之,无为管理、隐性领导,并不是取消对队员的管理控制,而是让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这样的管理会使队员有更多的“获得感”,管理者也有更多的精力筹谋大事,掌舵未来。
参考文献:
[1]姚裕群.团队建设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144-161.
[2]许燕.中国式控制力[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6:25-44.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1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