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与生活结合的教学实践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于教育方面的关注度不断增加,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却发现教育和人们生活距离开始渐行渐远。例如,在数学教学活动时,由于和生活背离较远,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只要学会运算即可,其他的知识在生活中无法使用。从这里可以看出,把数学教学及生活实际相结合十分重要,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把教学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增加对于数学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结合;教学实践分析
  
  数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运用至现实生活中。而数学生活化教学冲突了传统观以及原有的教学方式,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紧相连,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并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方面的知识,提升运用能力。
  一、 生活化教学简介
  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观。主要是由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生活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的作用在于将生活改变。同时,到处是生活,到处都是教育。学法决定教法,做到教学做的统一。生活即教育观把生活作为学习的根源,提供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把社会变成学习的场所。
  生活化教学是要时时关注生活,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要多关心各种数学的问题,数学学习要时时联系生活实际,以此来了解数学以及运用数学,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生活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沃土,是随时开发并利用的资源。
  二、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很多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所选用的素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太远,同时在情境创设时缺少生活色彩等等,而这些都是需要优化的。
  (一) 素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太远
  有学者提出了“数学现实”这一概念,这指的是数学联系要与现实紧紧相连在一起,简单来说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关数学的现实,经过选择、提炼之后方可展现给学生,而并非盲目去选择材料。
  我们所说的素材是教材及教师自己收集的素材,但当前的问题在于教师过度依赖教材,同时在素材收集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性。在很多教学时,教师实际上可以采用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但很多教师只用教材内容,如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时:
  教师:大家知识公顷的概念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比起比平方米,公顷是更大面积单位,那你们知道两者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不知道。
  教师:1公顷=1000平方米,你们都听过北京的鸟巢吧,看看课本,鸟巢的占地大约有20公頃。现在你们知道公顷的概念了吗?
  学生:……
  “公顷”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一词,教师需要由生活着手,慢慢将公顷的概念引出,而并非一上课就直接说出来,所用的例子也是教材中直接取来的。虽然鸟巢学生不陌生,但亲眼见过的毕竟不多,至于到底有多大,并未有亲自体验,学生无法通过想象面积大小,教师运用这样素材,无法引出已经结束,在教学时,学生也一直处在死记硬背的状态中。
  (二) 情境创设缺少生活的色彩
  生活化教学情况的特点要具有数学价值,同时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可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当前,多数教师还会在例题讲授时,创设情境,调动起学生对学习的激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主动并愿意去解决问题。但是虽然教师热衷于情境创设,而“不当”的情况时而常见。
  第一,所导入的情境有形而无神。有的情境导入看似有形,但实际上去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统计的内容时,只是简单让学生统计班里的男、女人数,可是某一次考试同学的分数。虽然例子与生活接近,但却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忽视了课前开展真实的调查。
  第二,新知识的讲解未能重视生活实例。教师在教学实施中,要求教师要具有有效举例以及设疑的能力。而很多教师常常对于学生难掌握、理解的知识点有着“硬塞”的态度,虽然学生记下了知识,但未能理解。
  (三) 课后未能生活化作业的巩固
  生活化作业分成文本及实践作业两种类型,主要是教师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安排有一定意义以及趣味的文本及实践性的作业。生活实践类的作业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动手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发现数学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能更好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但目前的情况是生活化作用的形式比较单一。
  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基本不会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一般只是以课本习题为主,不会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性来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作业类型单一,例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内容后,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是否存在着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实例,这一类实践作业过于常规化。
  三、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解不足
  数学生活化教学在运用时具有一难度,主要表现在生活化以及数学化间的转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了解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关系,运用生活教学的方法来构建合适学生生活的场景,运用生活化教学的评价等。而这些则要求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有更深层的理解,但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很多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是认可的,且认为很有必要开展生活化。然而很多教师却在生活化教学实施中的各环节出现了问题,如创设情境不正、教学内容和生活化相分离等等。还有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在生活化教学实施时,最大问题在于找不准生活和知识间的维度,说明教师对生活教学,如教学的流程、教学目标等,了解程度不充分。
  (二) 教师对学生关注度不足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能从多个方面充分了解,但是教师对素材内容处理、情境创设等仍存在问题。这也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不足,平时教学时,未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   第一,教师对学生认知不充分。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有着极强的形象思维,且在不断变化。对他们来说,一些抽象的话语、字词等,在理解时有一定困难,需要借用直观“外物”引导。但多数教师未能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教学内容不适合学生接受的素材要加工处理。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关注度不足。有很多教师表示,在教学时会采用生活教学,但在上课举例时,发现学生表现的兴奋时才会去想到关注学生的爱好及兴趣,例如学生偏爱游戏、动画,而这些运用在教学中效果应该会比较好。但很多教师表示工作太过繁忙,在教学时无法完全顾及学生的喜好。
  (三) 学生本身数学生活化运用意识薄弱
  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影响,让学生未能更多关注生活,留意生活的习惯。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自己在生活运用方面意识薄弱,其数学运用意识以及能力的总体素养低。也有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只是偶尔才会关注和数学有关生活问题,但也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主动去关注过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可见学生本身数学生活化运用意识薄弱,在日常生活中未能注意到哪些是与数学息息相关的。
  四、 小学数学生活教学的改进策略
  有关研究表明,学习材料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提高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相联系,在上课前创造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从学生常见的生活活动中,融入数学知识学习,让无聊的数学问题变得更有趣、生动,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 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来进行教育,虽然其目的无法达到一切教育为生活的目的,但教育仍是为生活服务的。数学知识很多原型均源自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教师在传授知识中要借用生活原型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已有图示以及与新内容相结合,以此获取新知识。
  生活化教学的流程在于“生活—数学—生活”,具体而言是让学生带着原有生活经验到课堂,通过经验及新知识结合,真正理解知识,再把知识带入生活中。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在小学四年级仍具有直观性思维,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且从这里开始,思维由直观到抽象慢慢过渡,教师此时也要注意多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重视学生运用能力,让学生由生活实践中能获取知识,并培养能力。同时,还需要了解學生的爱好,不能将知识硬传授给学生,要实时引导,如果不了解学生生活,无法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效果也自然不理想。学生生活包括原有生活经验,学生当前的生活。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爱好并由此着手,结合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然开展学习。
  (二) 合理做好情境创设,联系学生的生活
  数学的一种重要特点是有一定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提炼之后形成的,因此在情境创设时一定要联系学生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找到数学的原型。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及理解。
  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在课前先让学生收集在生活中见到的角。有的学生在书包里发现了角,有的在家里找到了角,有的在来上学的路上找到了。由于这个活动是在学生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水平中开展的,因此每一个学生都会在生活中积极去寻找角。并且在课堂中模拟找到角的场景,引导学生探究这些角的特点、作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角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中体会及自然和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增加运用教学的信心。
  (三) 多引入生活实例,但重视其适当度
  数学教学需要为学生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起有关知识学习的环境。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理解有时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开展指导,借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
  例如,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时,教师可用学校的操作与本市某区面积进行对比,因为这时学生已了解如何用平方米来测量学习操场,但对于这样大面积用平方米已无法测量,教师这时才引出公顷及平方千米,学生自然更了解这两者间的不同,达到对公顷真正的认识以及了解。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需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生活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不能沟通生活中数学及教科书上和数学的联系,让数学与生活融合成一个整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及人类现实生活间的联系,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杨宝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7(60):121.
  [2]王希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8):118-119.
  [3]李德超.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探略[J].好家长,2017(46):89.
  [4]黄昭芳.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92.
  [5]刘好好.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8(8):6.
  作者简介:
  张水凤,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5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