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改《范进中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戏剧本不需要冲突,但是没有冲突的戏剧,就像失去了灵魂的雕像。对于初中生,我们总强调冲突对戏剧的重要性,但是,每当我们将一些课文改编为戏剧时,看到的往往是一些为了完成情节而没有凸显冲突的改编,那么为什么不花点时间思考一下“冲突”呢?
【关键词】戏剧;冲突;前后不一致;改编
戏剧是冲突的艺术。正是因为剧作中有了紧张且合理的戏剧冲突,才能展示出人物间的巧妙关系,突出人物的个性,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导观众迅速入戏。
戏剧未必需要“冲突”,一个演员走过舞台,就是一出戏,但是,这个没人愿意坐下来去看,所以我们需要火花,这就是“冲突”——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冲突是能否引起、激发期待的心理;对观众来讲,冲突是戏剧能否引起观众心理上产生共鸣和期待的内容。笔者查了很多资料,对于“戏剧冲突”尚未有权威的、唯一的定义,于是尝试用百度百科的定义来诠释,虽不权威,但读者读来,能了解一二:戏剧冲突是指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它来源于拉丁文conflitus,可译为分歧、争斗、冲突等,同时也是戏剧中矛盾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由戏剧动作体现出来。戏剧冲突可以带出人物的性格与剧本的立意。
“广泛地说,有五种类型的戏剧冲突,可以为角色及周遭环境带来戏剧化的改变,分别是:个人自身的(intrapersonal)、人与人之间的(Interpersonal)、意外情况的(situational)、社会的(social),以及利益相关的(relational)冲突焦点。个人自身,针对的是个人内心世界;意外情况,针对的是大自然力量,比如愚公移山;社会冲突,针对的是个人与群体(主要是社会);其他的冲突就是字面上的含义。当然,很多冲突在剧本中会线性串联,课文《范进中举》将要使用的就是“个人自身的冲突—社会冲突”这样的线性串联。那么怎么围绕冲突改编剧本呢?
课文的改编,力求情节相对完整、矛盾集中、符合课堂时间安排。所以,我们将可以进行思考的因素先罗列出来:
人物:范进、胡屠户、范母、范妻、报录、邻居们、二汉、张乡绅、张府家人。
情节(场地+人物+事件):范棚胡屠户贺喜、胡宅范进借钱、范棚范母米尽、范棚报录报喜、集市范进卖鸡、范棚范进发疯、范棚相邻送物、范棚报录道病、范棚胡屠户掌掴、集市范进梳洗、范棚报子受赏、范棚静斋来访、范棚胡屠户得银。
我们选择的冲突是“个人自身的冲突——社会冲突”。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个人自身的冲突”。个人自身的冲突焦点是主角深陷于自我怀疑之中。这里的“怀疑”,既指人物对以前认知的否定,也指同一时刻认知的摇摆,故笔者据此将其在戏剧表演中的表现分为:前后不一致和内外不一致。而人的内心因为深锁在心中,故比较难表现,多用动作、旁白、情节发展或画外音等表现,“前后不一致”,就要通过人物的表演,表现出前后行为、态度的变化,由此探讨出个人内心的冲突,《范进中举》中常见的冲突解说,就是这种冲突。“内外不一致”将另文解说。
我们围绕“前后不一致”,将以上情节按照五段论,进行了新的安排:
第一幕(楔子):范棚胡屠户贺喜,酒罢范进借钱。
(起,铺垫,体现中举前胡屠户对范进的不屑)
第二幕:
第一场:放榜范母米尽,集市范进卖鸡。
(承,铺垫,体现中举前乡邻对范家困苦的冷漠)
第二场:范棚报录报喜,范进进门发疯。
(转,高潮一,范家命运的转折)
第三场:众相邻争相送物,胡屠户掌掴文曲。
(高潮二,照应前文,对比中举前后)
第三幕(终场):范棚静斋来访,胡屠户报子得赏。
(合,范进本人前后的变化逐渐体现出来)
很明显,范进中举(第二幕,第二场)是中线,将本剧本一分为二,前半段胡屠户和乡邻的冷淡与后半段胡屠户和乡邻的热情,形成了鲜明对比,范进中举前后人生态度也有变化,这也是许多语文课堂改编剧本时所注意到的,我不再赘述。当然,这些个人自身前后的矛盾冲突,是当事人内心的变化,其实也能反映社会矛盾:科举制度造成的社会危机,让诸人前后的选择不一致,趋炎附势,是共同的选择。这就是笔者提到的线性冲突:个人自身的冲突——社会冲突。
笔者今天谈的还有一些剧本安排的细节,自然也是要围绕这种线性冲突走的。
笔者将相隔数月的胡屠户(因范进院试第一,中了秀才)贺喜和范进借钱合并在一起,一是为了戏剧场次安排上的紧凑,二是为了让情节和矛盾在这里既有一次小的激化,也为下文做的伏笔。笔者舍不得删除这两部分(贺喜与借钱),甚至还要加戏。
一是舍不得猪大肠,这个物件属于猪宝之末流,装着污秽之物,老年间乡里多以充作屠资送与屠户,也不值几个钱,但是再看看范进中举后胡屠户送的七八斤肉,以及老太太殁后胡屠户在范进家里间秤肉,这些前后情节作比较,既表现了胡屠户态度的变化,也表现了范进家境的变化,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这个“道”,就是科举之成功;二是缩减时空,也正好为范进趁岳父酒酣时借钱提供合理的机会;三是为范进妻母加戏:胡屠户大骂范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屁)”“尖嘴猴腮”时,原著中胡屠户的女儿、范进的母亲是不在场的,但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她们在场呢?范妻也是胡女,丈夫的失败,父亲的冷漠,既让她想阻止父亲对丈夫的羞辱,但面对父权和夫家失势,那种欲语还休的无奈和愤恨,体现的是社会冲突在家庭中的残酷反映,当然有心者还可以在中举后为她加戏,呈现出前后变化;范母呢?好不容易吃到了猪大肠,但发现在自己的家中,自家人却也是寄人篱下的(似乎是种荒谬,但是却是事实),对儿子的委屈,对自己的不幸,那种装着什么都没有发生的低头,却掩盖不住那种凄楚,不要忘記,老太太在范进中举后,有了房、有了田、有了奴婢、有了钱后,仍难以相信自己那种戏剧化的人生改变,一直没有进入新的角色,而在丫鬟和媳妇一齐确定那些细磁碗盏、镶银杯箸、奴和屋真的属于自己的之后,几十年折磨自己的贫困和屈辱,一下子被打破,却让她受不了,竟然如同当初的范进一样,在惊喜刺激下狂笑、痰涌,最后中风而死。所以这种前期的人生悲苦,也是后期悲剧的原因,何不用这种胡屠户辱骂范进,而母亲无力保护儿子的场景表现出来?只要你看过《儒林外史》后面的情节,一定会在这里心中有所涟漪——这其实是整个社会知识分子的悲哀。 当然,很多情节,并不是轻易地就删去了,而是被其他主要情节吸收,比如范进用胡屠户的钱打赏报录人,笔者就将其并入最后与胡屠户一起被打赏,范进拿了张静斋的纹银,转赠给胡屠户,而范进竟然将胡屠户送的铜钱直接就转给了报录的,联系一下下文为老太太办丧事时,范进怕胡屠户丢人,上不得台面,把他困于厨房或妻子房内,再和之前胡屠户自吹是正经有脸面的人一比较,足见范进和胡屠户的地位,此长彼消,范进对岳父自然有所轻慢,这是范进的前后改变,也是对社会的讽刺。
那么,是不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前后不一致,就在范进中举后增加范母或范进报复性辱骂胡屠户的情节呢?笔者认为不妥。首先,人的习惯、性格改变难以跨度太大,范进发疯后,那时范母已知儿子中举,但遇见胡屠户后的表现仍是“大哭着告訴了一番”,后来看见儿子不疯了,就“喜从天降”,到临死前才敢相信命运的改变,可见并没有脱离社会底层弱者姿态。她是一个底层悲苦者的代表,不会也不敢迅速地改变自己的“威严”,仍旧脆弱、容易满足,从情节上,笔者推测作者也不忍心让她突然改变,否则既不真实,也不悲剧;而范进作为儒林代表,前半世悲惨,终于中举了,是不是该扬眉吐气?该!但是,不要忘记两个情节,一是范进与张静斋无师自通打的官腔(似乎还不是很熟练),二是到汤知县家里打秋风时提出为母丁忧,汤知县赶忙换吉服,吃饭时范进又推却银镶杯箸、礠杯象牙箸,最后选了竹子做的白色筷子,看起来绝对遵循古礼孝道,但在燕窝碗里挑个大虾丸子,就把范进为母丁忧的古礼给揭穿了(但并不能说范进对母亲的死亡不哀痛,而是说明这些古礼限制过分,反而不能释放人性,遵循者大凡是克制自己,以获取世道表彰的名声而已),说明什么?虚伪!范进虚伪但并不是恶徒(范进后中进士,考选了御史,钦点了山东学道,在山东还是颇挂念周进,为其寻找荀玫的卷子,可见其虽无学、虚伪,但并不是奸邪之徒),这是范进的性格,怎么能改变?范进恨不恨胡屠户?恨,必须恨,但是虚伪的人,不但不能当众骂岳父,还要体现孝道,所以送了白银;而不奸邪人的恨,最后也就是冷处理罢了。时上课时,曾与学生讨论此处的改编,有一生说道:“做给别人看也不能骂的。”但是范进不会太待见胡屠户那是必然的了。所以,既不符合人物性格,自然不能够强扭出这样的矛盾冲突出来。
如果我们确定了“前后不一致”作为戏剧冲突来反映社会冲突,那么在剧本改编时,无论增删取舍,尤其在细节上的推敲,就必须考虑矛盾冲突的体现,即人物表现的前后不一致,由此反映的社会世态。戏剧剧本的改编,应当是百花齐放的,故笔者做一小引,以求碧玉。
【参考文献】
[1]王鸿儒.论戏剧冲突[J].戏剧之家,2017(10):42
[2]百度百科词条:戏剧冲突
[3]尼尔·D·希克斯著,廖澺苍译.编剧的核心技巧[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1月第1版:39
(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7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