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阅读作为重要的数学学习策略,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效能。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已然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援引小学数学阅读理解教学案例,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问题,以引导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是阅读理解能力较强,读得准,读得快,而且理解得也快。而考试过后分析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的原因,除了计算错误以外,不是漏掉了题目条件,就是画不出图形,甚至不理解题意。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要重视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阅读教育研究,探索数学阅读教学的特点,认识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阅读的价值符合当前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随着小学生阅读意识的不断树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氛围得以营造,使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得到锻炼,并且受到数学人文精神的熏陶,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依赖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要高度关注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问题。文章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有效探讨:
  一、 提升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价值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高度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育,并且针对不同年级设定了对应的教学目标,对于1~3年级学生而言,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师的引导下,立足日常生活,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并且尝试去解决实际问题,此时需要能够掌握基本的方法,并且知道同样的问题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了解对应情境中的题设和条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此时就需要依靠阅读理解来完成,这就凸显出阅读理解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数学知识掌握很快,但是常常因为数学题设理解存在误区,继而使得数学问题解决方向发生偏差,继而导致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从本质上来讲述这就是因为小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差导致的。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高度重视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简而言之,就是因为数学阅读理解行为会对数学解题结果产生影响。
  二、 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目标,这一点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有着清晰的认知。积极反思自身教学中忽视阅读理解版块的问题,找到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确保实际的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朝着更加针对性的方向发展。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关注学生自主体验,推动启发式教学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习惯性的以讲授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生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与数学阅读教学诉求之间是有出入的,本着小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目标,需要改变这种讲授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自主的体验,引导实际的阅读教学活动朝着启发式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以谈话或者问答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小学生去积极思考,在自觉意识中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学为例,教师采取启发式的教学策略,实际的教学步骤为:给予学生五分钟时间去阅读文本中学校订校服的文本,确保小学生迅速进入到对应的情景中去,理清题设,为后续解答奠定基础;接着在自主思考之后,想一想应该如何去解决校服订购的问题,在小组范围内进行交流和沟通,听听别人的意见,说说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需要询问全校每一个学生喜欢的颜色,然后做好统计,看看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也有的学生提出来可以随机选择几个班级作为代表,确定最终最喜欢颜色之后,将其作为决定校服颜色的重要基准。此时不同的意见难免会引起争辩,教师可以适当放松,这是学生自主阅读体验的结果,是推动启发式教学的优势所在。接着设置更加实践性的任务方案,要求学生,依照文本中学生探讨的情况,凭借自己的阅读理解情况,制订实际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步骤,要求尽可能详细,确保可以顺利完成实际数据收集和整理的任务,这样就从案例分析到问题解决转变,教师在此过程中设置的启发性任务,也会使得小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应的数学知识点。派遣学生代表来讲述实际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做好班级调查工作,使得阅读内容成为实践探索的重要依据。
  在启发式阅读活动中,教师的问题引导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要懂得结合学生的阅读体验,设置与之吻合的问题情境,继而引导小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思考阅读材料,并且将阅读内容进行归结,以此进入到更加理想的阅读环境,这可以使得小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深刻掌握对应的数学知识和概念。
  (二) 强调课本提前预习,培育自主學习能力
  在课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适当的引导工作,这是增强阅读体验,培养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之前,鼓励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预习工作,使得阅读行为与后续的教育教学保持吻合,这将成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知识点学习为例,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预习工作的开展,为学生制订预习学习单,引导预习行为朝着教学目标方向发展,做好预习提示和检测,找到疑惑所在,将其作为后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详细来讲述,实际的预习步骤为:其一,设定预习目标,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的概念,对于循环小数要做到会正确书写;其二,将文本中的例7和例8作为实际的阅读素材,提出对应的问题:除了例7里面的例子,你还能够列举出哪些例子?在获取实际答案的过程中,商和余数之间有怎样的特点?例8中的题目答案,有什么属性?其三,进行预习效果的检测,列举出多个小数,要求学生在其中寻找循环小数,并且标记出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在这样的练习中发现有的学生将3.232323看作为循环小数,很明显这是阅读理解中不严谨导致的,对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强化阅读,融入对应错误案例,增强学生的认知,使得小学生在自主预习中找到自己理解存在的误区,继而在后续的小学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1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