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道德与法治素养,它决定着素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统领着其他方面的素养教育,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该学科素养教学的价值取向,抓住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部位,突出素养教学的核心,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发展注入强心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巡航、奠基。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已成为今后课程改革、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思想道德素养是核心素养的灵魂,法治素养则是核心素养的保障。一个无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人,其学识越高、能力越强,对社会和他人造成的伤害可能会越大。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是一个人成长、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是核心素养中的基石和关键。基于此,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
  一、 调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温度
  温度决定成效,激情增加温度。“善教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在学科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学习的温度提高了,他们才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奋度,在学习过程中才更有动力和激情。教学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都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教学才有温度,才会充满生命活力,学生才能有获得感,学科素养才能达成。情感是学生学、信、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心理基石和催化剂,是学生接受正确的政治观点,并将其转化为坚定信念,进而升华为崇高行为的重要前提。道德与法治课原本就是一种内化道德规范和法治规范的情感培养和情感激发课,就应该荡起道德情感的双桨,激起法治情感的涟漪,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堂有了温度和热度这张“通行证”,素养教育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且畅通无阻,就会倍受学生的青睐且“价值连城”。教师的激情在燃烧,学生的情感就会被激发、被感染、被触动,互动就会高潮迭起,课堂的有效性就会升温,学科核心素养才可能逐渐为学生所内化。
  二、 拓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广度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起着“排头兵”的作用,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但如果认为只要实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也就完成任务了,這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偏执与误读。因为,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段的学科核心素养都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完整”培养学生素养的需要。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不是各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那里简单相加,而是相乘,是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表现的统一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仅靠学科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学科统整配合。所以,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加强相关学科教材、教学的横向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孩子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阅历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硬朗。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拓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广度、宽度、延展度,努力实现学科融合。那种学科间互不干涉、各自为战、自扫门前雪的教学体系是不符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人文学科,其显著特点就是综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学科界限、融通各学科知识,善于“串联”、“并联”其他学科,实现学科整体育人功能。如,在教学中,可将道德与法治课与美术结合起来。美术学课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其核心素养是正确的审美观及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的就是使人具有美的思想、美的理想、美的品德、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规范,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以,让美育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串串门”是新课程之要求,是时代之需要,是社会之必须,是素养教育之呼唤。再比如,道德与法治课可与历史学科高度融合。因为,政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政治。自古就有“政史不分家”的说法。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本身与文史知识、社会科学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往往“论从史出”,只有“史论结合”,方能使教学“有理有据”,从而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历史知识,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了解、认识来触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能充实教学,点化教学,实现学科间的相互融通,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思维能力。再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可与语文、音乐、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有机糅合在一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还能很好地沟通学科间的联系,使学生所学知识触类旁通,能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实现各学科在培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上“分工不分家”,使教育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 探索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深度
  当下,教学的核心任务越来越趋向一个关键词——思维,没有思维含量的教学是低效、无效、甚至是无用的,因为它使学生形成了浅思考、不思考、不会思考的坏习惯。只有经过思维加工,达到真正理解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有价值的、终身受用的。反之,如果学习只停留在感知记忆阶段,那么,所掌握的知识必然是零散的、暂时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虽然蕴涵着诸多概念、观点、原理,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是让学生记忆这些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观点、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价值判断、逻辑思维、理性分析。超越纯知识学习的表层,实施深度教学,实现由知识学习走向逻辑学习和意义学习,进入知识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应是教学的追求,这是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要使学生能持续地考取理想的分数,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就必须把教学的焦点调整到思维训练上来,这是课堂教学持续具有生命力之所在,是教学高效、实用而精彩的睿智选择,也是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是思维的客体对象,是思维的载体,是链接教学各环节的纽带,也是思维发展的推动力。好问题成就好课堂,好课堂孕育好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是教学的本质。实施深度教学,教师应将教材内容情境化、情境内容问题化、问题内容探究化,让学生的思维灵起来、活起来,引导他们积极研究,充分体验,使他们学会思维、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对于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要有梯度,要有适度的难度,进而使思维能力获得良性循环发展。有价值、有恰切难度的问题会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促使学生的好奇心上升为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激起他们寻根究底的心理倾向,使他们去讨论,去探究,上网查阅,搜集资料,展示成果,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也巩固了学习成果,完成自身的积淀,实现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实现同步发展。
  四、 达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高度
  首先,要确立与学科价值高度统一的教学目标。学科素养必须具体化、目标化。道德与法治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人格修养、道德情操、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是一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情感以及树立远大目标、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更注重从灵魂、道德、态度、品格、价值观等方面来塑造人,而非知识本身,对其他学科素养的培养具有统领性、指导性的作用。所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设定学習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站在学生终身发展、教育发展、历史发展、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确立学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宏观视野,也要有“润物细无声”的具体细致。否则,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只能是“雾里看花花不艳,海底捞月月难圆”。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规定着教学的进程和基本形态。教学结构不改变,教学的整体面貌和功能就不会有大的改变,培养学生素养也就成了口号。教学结构改革的根本依据是学生的学,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基于课程资源,指向核心素养,突破课堂时空,突出学生学习。教学要从“教本位”的教学向“学本位”转变,从关注教育行为的实际发生向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转化,将学生独学、互学、群学结合起来,采取问题化教学、情景化教学、活动化教学、单元化教学等不同形式的教学结构,系统地引导学生将道德作为人生的追求,将法律作为人生的底线,将健康作为人生底色,把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情教育融合起来,将人的教育写在旗帜上,立足法治教育,立意德性进阶,不断提升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育,不断优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法治实践,面向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圈,始终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进阶。
  参考文献:
  [1]李泽民,丁芳.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初探[J].徐州教育科研,2017(1).
  [2]余文森.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J].今日教育,2016(3).
  [3]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核心素养的“通”与“同”[N].中国教育报,2016-05-25.
  [4]朱光明.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作者简介:踪艳红,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鸳楼中学;吴宝席,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沛县实验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4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