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学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国家和社会,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提出“借助多媒体,激发兴趣”“合作学习探究,活跃思维”“注重课堂评价,发展个性”三种学习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
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需要让学生自主地理解与记忆相关的知识点,并进行深度的学习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让学生可以学习并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最终能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品格和能力,促使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基本政策,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师开始广泛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1]。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多媒体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与记忆,增强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其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播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學习热情的视频,比如“开国大典”的经典视频片段。其次,教师为学生展示故宫、京剧、编钟等,让学生进一步体味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资料,并结合生活中所熟悉的名言警句,体会其对自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深刻感悟到传统文化对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合作学习探究,活跃思维
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充分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深度的知识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享受到课堂主人的地位,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促使学生共同进步[2]。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中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学会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观点和见解来优化自身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走进法律”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认识到法律对人们生活的意义,要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事实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进行小组探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法律对我们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索,阅读教材资料,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道德、纪律、规则的不同,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观点,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树立起价值标准。
三、注重课堂评价,发展个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已经成为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的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检验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成果,不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进行完善与改进,不仅注重结果更要重视过程。首先,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学生互评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让学生逐渐掌握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深度学习,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国家和社会,使学生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断地完善与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逐渐探寻到适当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饶惟尧.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35):132-133.
[2]许娜.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操作策略[J].吉林教育(综合),2018(Z2).
编辑 李 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