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教师实现自身发展价值、追求卓越能力和实现崇高理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专业发展;终身学习;二次跨越;课题研究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教师不仅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下面,我结合自己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体会,谈谈教师完成专业发展的一般路径和策略问题的三点认识。
  一、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但学生的认知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站到了空前的高点。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只有把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持续学习的过程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基本任务,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保证。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一位好的老师不但要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过硬的综合文化素养。这里的“学”和“术”就是对教师专业内涵的精准概括,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首先,崇高的师德品质、宽厚的文化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的学习绝不能局限于各项知识的积累,还在于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可从以下途径加强:
  1. 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修养建设相结合,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一项有力措施。教师要积极参与和学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时事政治等内容。认真做好笔记,写好学习心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还为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 阅读名著、文献,努力将教育名家的思想迁移内化,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而且可以通过知识的积淀,形成诸如:个性、修养、气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的良好品质,在课堂上真正地吸引学生,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魅力的教师。
  另外,教学是教师工作最核心的技能。为更好地把握学科本质和掌握教材,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一些专业理论学习和教研培训更是必不可少的。
  1. 教师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教育刊物和对网上教育教学资源的学习、利用,来扩展知识领域、拓宽教育视野。
  2. 教师通过参与学校以及师训部门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在互动中拔高专业理论认识、提高教学实践和反思的能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更新知识结构,长久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敏锐,才不会落后于时代。“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是教师专业得以长足发展的前提保证。
  二、 二次跨越——教师专业发展的梯级成长
  广东省特级教师张怀志校长在参加“百千万名校长培训项目”后,曾提出一个有名的“教师阶梯发展论”。他认为一名卓越型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跨越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从合格到优秀,第二阶段是从优秀到卓越。他的观点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专业成长的一般路径。下面,我结合他的观点简单地谈谈自己对教师跨越式成长的认识。
  (一) 同伴互助是来自同层级的横向支援
  同伴互助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每一位职初教师都渴望快速掌握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早日成为教师队伍中优秀的一员。但是当激情满怀、干劲十足的青年发现身边能够得着的可用资源并不多的情况下,怎样在短期内建立常规、训练好技能,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意识等问题就成为他们专业发展道路上的巨大挑战。此时,同伴之间的互助以其方便、易行、有效的特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职初教师早日摆脱专业新手期。同伴可以包括身边优秀的同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也可以是主任、校长。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训练:
  1. 主动、认真地去听老师的课。听一招一式,做好听课记录,对所听的课经过反思后给予恰当的评价。
  2. 在充分了解教材后,同伴共同探讨备课,探讨教学方法,努力上好每节优质课。
  3. 开放自己的课堂,让同伴到课堂听课。课堂上努力发挥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4. 师徒结对,取长补短。将身边骨干教师的课同课同构,认真对照模仿后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实践,努力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其中,上好公开课是检验一名教师专业素养的最佳手段。一节四十五分钟的优质公开课是施教者专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同伴对照模仿、借鉴和进行教学反思的主体。它可以帮助同伴掌握备课的秘密、做问题导向的教學、让同伴学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提问、整体思考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可以促进同伴在行为方式上发生转变,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同伴早日发展成具有一定专业潜质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从而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成长。
  骨干教师的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日本学者佐藤学说:“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他的观点给教师在专业发展初期指明了一条最便捷、易行的道路。   (二) 专业引领是来自更高层级的纵深指导
  专业发展至一定水平,同伴互助的方式缺乏理论层面的指导和带动,大多数教师便只能凭着感觉和经验完成一些基本的教学任务,浮在肤浅的表面无法突破。没有专家或名师等高层级人员的引领,先进的理念又无法有效地嫁接到真实的课堂,这样就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现象。由此造成同伴教师长时间在低层级上重复和缠绕,专业成长的预期落空,专业生涯提前进入高原期。要想打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停滞局面,引入外部力量来促使教师理论提升,从而实现专业更深层次的发展,专业引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专业引领,是指教师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通过对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对教育教学情境中实际问题的研讨与实践活动,以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一种途径和形式。它主要包含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引领和教育教学实践方法的引领。我认为,思想理念的转变必然会带动教育教学实践方法的转变。比如:树立了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以及参与者。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自主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会很放心地拿掉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和学生平等交流、互动探究。教师不再满堂灌,学生不再疲劳听,师生之间平等的互动将大大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树立了新的教材观:把教材看成是融学科知识、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教学工具和媒介之一,但绝不是唯一。这种工具和媒介可以增补、可以外延。它可以包括我们手中一本薄薄的课本,可以包括教师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包括学生接触到的图书、音像和网络中的教育教学内容,还可以包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育效果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使用的电影、电视、投影仪、幻灯片、因特网等多种媒体和工具。那么,老师和家长将不再把课外书籍和网络视作为洪水猛兽,而是引导学生将它们变成学习和认识世界的窗口;树立了新的评价观:新课程教学评价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对教学动态过程的评价,那么,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重视和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不是单纯以考试分数高低论好坏。
  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和实践方法的引领既是专业引领的目标,又是达成此目标的手段,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场从思想到行为的纵深变革。但是,专业引领又是一个充满主体性色彩的互动行为,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引领人员和教师(被引领人员)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达成效果。
  思想转变:引领者采用讲座、学术专题、专题理论研讨、案例评析等形式,帮助教师全面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要有用最先进的理念武装头脑的觉悟,有站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指导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识。
  探讨方案:引领者与教师就某种教育教学内容或现象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引领教师并与教师共同拟出教育教学方案,并引领教师学会独立拟定。
  指导行动:引领者与教师一起将拟订方案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引领人员要深入课堂,关注并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比较后帮他们找出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
  反思行为:引领者安排和组织教师对教育教学尝试情况进行反思和评议,从反思中促进教育教学思想理论的发展和提高。
  验证提高:用经过反思后的思想理论再次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验证中获得教育教学思想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向提升和完善。
  以上几个重要环节为被引领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发展夯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下,对照检查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效果,促使自己看问题的立场及方法得以重大提升的有效途徑。美国学者波斯纳(G. J. Posner)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即:“经验+反思=成长”,点明了教师实现专业卓越发展,早日成为有较强组织力和影响力的名师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三、 课题研究是专业成果的有效输出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规范的形式来解决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总结课程改革中成功的经验,反思教育教学中行为,推广应用先进成功的科研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认识实践活动。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感兴趣或是感到困惑的问题。作为一名具有教育科研意识的教师,绝不会抛下这些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而是思考着怎样将问题上升为课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并加以验证,再用有效的研究成果指导和促进其他教师的成长。正如有学者言:“研究课题从工作中来,研究成果为工作服务。”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课文中的重难点无法得到有效突破。我用过不少方法,也走过不少弯路,最后,在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后,才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法宝——课外阅读。
  (一) 法宝一:要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叙述教学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应当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火花来阐明某些问题。”这句话指明了大纲以外的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我认为,大纲以外的知识除了可以从实践活动中获取,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外阅读。鉴于这个观点,我把课外阅读活动看成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帮助学生突破教材重难点时,我不会喋喋不休地讲解所有知识点来帮助理解,而是注重激发和引导他们主动去阅读课文以外的读物。因为阅读量的积累,学生的知识得以增长、视野得以开阔、理解力得以提升,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我要做到的就是帮他们找出与课文知识相关联的合适读物,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参与他们的阅读活动,并巧妙无痕地引导他们将阅读行为从课堂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实现阅读时间和方式的有效延伸。   (二) 法宝二: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坚持阅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都很困难的学生,到底是要放弃课外阅读以节省时间学习教材?还是放开书本任其阅读,让课外读物的养分滋养当前贫瘠的知识领地?因为缺乏经验和有效验证,我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也请教过身边的同事。有同事认为:“想要这类学生考试得到高分,不拖整个班级的后腿,必须要求他们学好教科书,而不是分散精力去读什么课外书。”这种观点虽恰好迎合了大多数家长的想法,但是我发现:每天固守一本教材的学生,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并没有增加。相反,因为缺少课外阅读的知识补给,学生一直困在教材的“泥沼”里乏力挣扎、无以为继。这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新的师生观和教材观格格不入,也与当前的教育教学理念背道而驰。于是我改变策略,尝试着让他们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帮他们疏通阅读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哪怕阅读占用了学习时间,并且暂时无法解决学习的困难,也不能停下脚步,因为课外阅读带给学生的见识最终会帮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找到学习的密码。
  事实证明:坚持阅读,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的决定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将自己这一观点和做法进行梳理后,创作成一篇文章——《课外阅读—遨游人生的有力翅膀》。文章记录了自己亲历课外阅读的过程和验证的成果,体会颇深,所以有幸被安庆市教研室评为优秀论文并发表。我把它看做自己课题研究意识的萌芽,当做是专业发展成果的有效输出,看成自己专业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台阶。它使我更加确定了在面对上述问题时所需坚持的教学方向和策略,且在后续的教学行为中贯穿始终。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心理健康辅导教育作为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被广大师生关注和接受,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从与众多来访者实施交流、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小来访者大多有着纯真的天性。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获取他们的信任、针对他们遇到的某个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解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怎样爱惜儿童的信任,保护好他们的秘密,呵护好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真正地感覺到被尊重和被理解却是摆在心理健康辅导人员面前的现实性课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并通过实践使其得以验证与完善。
  实践表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的要求,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也是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如果说终身学习是当好一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跨越式成长是教师职业的内在需求的话,那么课题研究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广大教师只有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沿着专业发展的路径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发展成为有教育影响力的名师或教育家,造福更多学子。
  四、 结束语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产品是人,劳动工具则是教师的人格、学识和智慧,所以教师的工作是具有创造性和示范性的复杂工程。教书和育人的职责贯穿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教师专业成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内外兼修,用丰富的学识和涵养为社会培养各种合格的必需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价值。
  作者简介:陈淑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4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