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研究背景
   (一)培养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政策导向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统筹编制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各学科的学科标准。
   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继2016年12月30日颁布了《关于征求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历史、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等4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之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8年11月21日颁布了《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等七个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也正式发布,文中对中职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义。
   (二)新课程标准更符合时代和就业对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
   现阶段各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大部分使用的课程标准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9版)》。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上增加了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数字媒体、虚拟现实、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众多新技术、新领域;在教学方式上,要求教师采用更丰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教学目标上,对学生除了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还包括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新的课程标准比现有课程标准更加适应时代和就业对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虽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但其上合国家政策、中合学校教学、下合就业需要,因此并无大改可能,可以作为目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指导意见。
  二、中职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容
   學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和运用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二)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处理信息,找寻蕴含规律并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活动。
   (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综合运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工具,自主或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进行实践创新的能力。
   (四)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三、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一)翻转课堂,开展混合学习
   翻转课堂在我国各学段教学中日趋普及,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具有更强的信息素养,在软件和网络的应用、操作上具有更强的优势,因此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更容易开展混合式学习。
   在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师生都已经形成了课前通过微课预习的学习习惯。同时,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也正根据新课程标准,开展校本教材编制与慕课录制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混合学习做准备。
   通过运用微课、慕课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不仅充分锻炼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也能让学生在课前用较短的时间,了解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开展项目学习
   通过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内,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项目式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内容,大多可以寻找到合适的情境,设计成合适的任务。例如,在系统维护的章节中,通过卸载某台办公电脑的声卡驱动程序,创设了电脑无法播放声音的情境,让学生网络搜索知识、自主分析原因、排除设备故障,从而学习了驱动程序的知识及如何根据需要查找、下载、安装驱动程序。例如,在图文混排的章节中,通过我校开展跳蚤市场活动的契机,创设了学生店铺制作宣传单的情境,让学生小组自主学习图文混排知识并制作店铺宣传单。
   通过贴近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提取重难点,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网络搜索和学习对应知识,锻炼了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两方面能力。
   (三)多维评价,督促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中职生相对于高中学生学习能力较差、难以长期保持高效学习状态。通过开展项目学习,实现了让学生“不愿懒”,通过开展多维评价,则实现了让学生“不敢懒”。
   传统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往往由教师对学生的作业、电子作品或考卷进行评分。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将学生引导到过于关注甚至只关注应付作业和考试,间接产生了作业抄袭、同学代做,考试作弊等现象。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实行多维评价。多维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变教师单一评价模式,学生评价由教师、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二是改变传统的结果性评价,在评价中改为以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
   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后,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完全依据教师对自己作业、试卷的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难以顾及全班同学,但同组同学及组长往往能够针对每位同学在学习过程的表现给出更为客观的评价,这便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敢懒”,小组之间、组员之间便形成了互相督促的学习氛围。
   (四)严格管理,加强纪律教育
   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中职生不仅学习能力较弱,在纪律意识方面也较为薄弱。如果不能对学生明确学习的纪律要求,在课堂上便容易出现课堂纪律散漫、学习氛围松散、偏离学习主题等情况,进而导致教学效率降低。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渗透学习机房管理条例、版权知识、网络安全知识、明确论坛、微信群、QQ群等网络交流渠道的发言规定,可以极大地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其他无关干扰,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这也吻合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培养要求。
   四、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五、总结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国家政策和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将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植入潜意识中,通过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渗透对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责任编辑 朱守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9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