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情境测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学科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在该视域下,运用情境教学已经是普遍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对教学情境的合理评价,致使教学效果鲜有提升,因此,本文以高中化学为研究对象,以三节“优质课”为例,从过程、功能和结构三个维度进行教学情境测评,力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情境;测评
  一、 引言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有对情境教学的特别强调,要求教学过程中是整合真实教学资源,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这一说法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情境教学的本质。教学情境要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将学生原有知识作为教学起点,通过引入真实元素,激发学生联想,唤醒已有知识经验,将新知识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同化与顺应,实现改造与重组,从而强化学生化学知识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智力发展。但是,现阶段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到位或执行能力弱等原因,使化学教学存在大量被教学情境异化的现象,情境过于喧闹,或者将问题复杂化等。为了判断高中化学教学情境是否有效,以及如何改进现存问题,以下将以杭州临安地区化学教学为例,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对教学情境进行测评,总结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
  二、 研究方法
  (一)化学教学情境测评标准
  现阶段,针对“何种教学情境属于优质教学情境”的探究与探讨很少,相对给教学情境测评标准参考增加了难度。为此,本文主要从“张小菊,王祖浩.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评价研究”理论文献中得到相关启示,从“功能”“构成”和“过程”三个维度分析情境教学质量。
  所谓“功能”是指教学情境所起到的效果,是否让学生形成对化学概念的整体关联性认知,是否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学习,是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能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激发认知冲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所谓“构成”主要指教学情境的组成,也是“功能”实现的前提,具体包括一定时空条件、将要解决的化学问题、渗透的化学知识、以供学生交流与互动的框架、能够促进核心素养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相关主题等。所谓“过程”是指在情境教学中能够顺利地提取教学任务,渗透对学生学科精神和态度的教育,学生是以积极的情绪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等。
  由此可知,教学情境的“构成”“功能”与“过程”缺一不可,如果只有“构成”,会使情境显得形式化,在教学情境创设中,既要考虑学生学习情况,还要注重情境构成因素,这样才能发挥情境教学功能,提高情境教学质量。
  (二)测评对象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主要以杭州临安地区某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群体,通过观察与记录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表现与行为变化,作为测评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学情依据。同时选取优质课中“化学原理和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类型”的教学过程为研究内容,不仅知识面涉猎广,还具有一定代表性,为研究示例举例提供依据,同时希望对一线教学工作者研究起到一定借鉴价值。
  三、 研究示例
  示例1:在“离子反应”知识导入环节,以“美丽化学”视频展示酸、碱、盐相溶时的化学之美。
  分析:通过视频引入教学主题——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像由强酸制弱酸,如:盐酸可以制碳酸(CO2);由强碱制弱碱,如:实验室制氨气;再如Ag++3NH3·H2OAg(NH3)+2+OH-+NH+4等,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好奇心,课堂氛围比较活跃。但视频中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简单,没有涉及对学生学科态度和精神的教育,也没有明显的教学问题和任务,学科知识性不强。
  示例2:学习“玻璃、陶瓷和水泥”一课时,情境一: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玻璃饰品。情景二:展示医疗和通讯领域运用的光学纤维胃镜、光导纤维等。情境三:引入垃圾分类理念,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玻璃垃圾,保护环境。
  分析:情境一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学生进行化学主题交流提供了框架,能够引出玻璃性质的探究。情景二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够用化学角度看待生活现象。情景三有利于落实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当代社会发展主题相对应。
  示例3:教學“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时,利用多媒体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活用例,进而探究现象发生的本质。像工业炼铁:3CO+Fe2O32Fe+3CO2,其中还原气的生成:C+O2CO2,CO2+C2CO造渣剂的生成:CaCO3CaO+CO2。CaO+SiO2CaSiO3(注:这些反应都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进而引入新课。
  分析:该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视角看待问题,促进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学习。
  四、 化学教学情境的特征分析
  本节主要在化学情境教学评价标准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态度和行为变化,根据以上5个教学情境所具有的三个维度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将达到的不同因素要求数量进行指标分析。从对各个示例教学分析得到以下三个表格。
  表1情境教学中构成维度因素分布
  功能维度因素频数比例%
  2个以下240
  2到3个240
  4个及以上120
  表2情境教学中功能维度因素分布
  构成维度因素频数比例%
  2个以下120
  2到3个360
  4个及以上120
  表3情境教学过程维度因素分析
  过程维度因素频数比例%
  2个以下120
  2到3个120   4个及以上360
  从以上三个表的数据对比可知,现阶段化学情境教学中,在构成维度实现上处于中上等水平,在功能与过程维度实现上分别处于中等和中下等水平。由此可知情境教学形式化现象仍然存在,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创设的时机和环节,考虑教学知识特点和学生学习习惯,注重情境问题的联系性。在功能因素上除了兴趣激发和积极性调取外,多向高阶思维和实践能力方向靠近。
  五、 教学建议
  (一)立足教学目标,高效组织情境素材
  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习慣于独立设计,没有形成情境层层递进的现象,对教学评价和目的的考虑不够充分。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环环形扣,总情景下可以细化为多个子情境,最终在情境中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发展学科素养。因此,在素材选择与组织上,尽量与学生生活实际、时代特性和教学知识相结合。围绕教学目标,高效组织情境素材,注重使用的连贯性和前后呼应,使所教知识更加系统化,促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整体化架构。比如在“离子反应”导入环节,播放“美丽化学”的视频仅仅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但是没有明显的化学知识体现,可以尝试用具体酸、碱、盐溶液,让学生有针对性思考,比如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CO2+2NaOHNa2CO3+H2O等,进而顺利引出所学内容。
  (二)情境导入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
  现阶段情境教学中大部分以多媒体为基础,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方式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虽然一时间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但长久下来会显得单调无味,影响学习激情。为了避免这一现状的出现,除了以上方式外,可以利用“化学史”讲故事,比如当时公认金的原子量为169.2,但是门捷列夫认为它是不准确的,应该排在饿、铱、铂的后面,于是进行重新测定,结果证明金的原子量为197.2。通过借助古往今来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发明创造的历程,使学生熟知化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又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虚拟实验,以动画的形式对有害实验进行虚拟演示,一方面认识其危险性,另一方面更直观地感受化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情境元素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做到问题、情境、活动三位一体,使其接受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能力,引发情感共鸣,逐渐指向化学学科的本质。为了提高教学情境利用率,要针对不同类型化学课堂进行个性化设计,像概念课、探究课、实验课等,通过情境对知识进行包装,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渗透核心素养培养。
  (三)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科思维和能力
  高质量教学情境既关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还会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揭示知识产生背景和条件,促进知识迁移,抛出问题,培养学生学科精神和学习能力。从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示例分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能够注意到情境的趣味性和内容性,但是却对生成性功能欠缺考虑,在高阶思维和问题意识培养方面不够重视,更无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实现化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比如学习NaOH溶液相关知识时,可以实践操作将适量NaOH溶液倒入一充满气体的铝制易拉罐内,立即用胶带将罐口密封,先让学生猜想会出现什么现象,激发探究欲。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易拉罐“内凹变瘪”,之后又重新鼓起来。针对这一现象,学生能够从物质发生变化角度分析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现象,但是为什么会重新鼓起,需要学生灵活思维,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只要有想法的学生会想到“铝”与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从而引发好奇心探究具体产物,促进高阶思维发展,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核心素养发展。
  六、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情境测评的标准,并以杭州临安地区学生为研究对象群体,选取“离子反应”知识、“玻璃、陶瓷和水泥”知识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教学为研究示例,从功能、构成、过程三个维度阐述了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立足教学目标、高效组织情境素材,情境导入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科思维和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一定借鉴价值,推动情境教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晓凯,章信.基于情境创设评价标准的优质课情境分析[J].化学教学,2018(1):8-12.
  [2]张小菊,王祖浩.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评价研究——基于化学“优质课”教学情境的分析[J].化学教育,2013,34(3):27-32.
  [3]陆建军,赵铭,赵华.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改进策略[J].化学教育,2014,35(9):9-12.
  [4]王伟,王后雄.学科教学情境的评价标准研究:内涵、意义及其生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6):107-112.
  作者简介:
  黄鑫,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临安区於潜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8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