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焕发语文课堂光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试想如果学生连一句话都读不懂,怎么能分析数学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怎么能与人交流呢?语文教育就像润物无声的细雨一样,慢慢地滋养着人们的心田。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领悟文章内涵,让他们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探究。教师要做的就是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领学生感悟,真正在课堂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选择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课堂上,我注重学生的潜在性、主动性、差异性,让学生根据兴趣、水平、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然后在我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如在教学《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一课的时候,在板书揭题以后,我问学生:“文章的题目就是它的眼睛,你认为本文的题眼是什么?请说出理由。”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每个人还真的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然后,我让学生到课文里去寻找依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的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现司马迁不屈不挠的精神;有的学生在自己感悟深的地方加上了批注,写上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有的学生拿出了《课课通》等课外资料,查找司马迁的生平事迹;有的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与同学、老师展开对话;还有的学生写出了自己的读后感。这样,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表达方式,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自己的所有绝活儿都展示出来了。
二、在自主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每个人都需要获得被肯定的感觉。小学生年龄小,表现的欲望更加强烈,如果我们在课堂上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体会成功的喜悦,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实践,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文本,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正确的认识。读文诱情,我们要注意情境的感染性,把文中之“情”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知文中的亮点,把自己融入到文章内容中去,用情去体会、理解、学习,这样就会迸射出情感的火花。
如教学《廬山的云雾》一课时,我要求学生用真情去读,去感受神奇而美丽的云雾奇观。当学生的情融入文本阅读之中后,我还要求学生用真情写出庐山云雾的美及自己的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仿写一篇短文《家乡风光》,也展示一下滨海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过程中,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都被刘老师身残志坚的精神感动得流出了热泪,真情在泪中显现。在教学《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同学们,在家里、社会上或学校里,你们受过委屈、挫折或者非常不公正的待遇吗?如果有,你们是怎么对待的呢?忍受?反击?还是依然坚强?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人物司马迁比,你感觉是你坚强还是司马迁了不起?”为了得出结论,学生就认真地读课文,去找相关的内容,与文本积极对话。读完课文后,学生交流对司马迁的认识,然后说说有这种认识的原因。学生们认真阅读,热烈讨论,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有充分的理由。这样热烈的讨论,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他们可圈可点的表现,我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了司马迁的伟大,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同时,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循着老路,一成不变,而是要不断学习,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到情感因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上以情育人,感化学生,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知识,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的育人氛围。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心灵美好、知识丰富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1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