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结合多媒体创新小学古诗词诵读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丽梅

  摘 要: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视,随着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也更加关注古诗词诵读策略的创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育教学存在的时空局限,使得教学能够更加生动、富有趣味性。结合这样的背景,本文立足创新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式,分别从创设情境、联结绘画、融入游戏和应用微课四个方面详细提出结合多媒体创新小学古诗词诵读的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古诗词;诵读;策略
  一、 结合多媒体创新小学古诗词诵读的背景
  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具有众多代表性的名篇佳作,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自古代始,我国教育就十分重视诗词的学习,诗词繁荣昌盛的宋唐时期更是“以诗取仕”。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言:“不学诗,无以言。”一个自小学习诗歌的人,自然饱受诗歌的浸润,潜移默化地培养出高尚的品德与情操,其语言表达和审美鉴赏的水平也获得不断的发展。诵读的过程往往是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步,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更加熟悉诗歌同时感悟诗歌的内涵。然而,诵读过程本身却是比较乏味的,它需要学生不断地重复阅读。如果仅仅是一板一眼地诵读,那么学生很难通过诵读产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学习效率也会下降。在读小学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无论是从生理上而言还是心理上而言,这一时期正是学生学习诗歌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把握学生学习诗歌的美好时光,激发其诵读古诗词的兴趣,真正发挥古诗词诵读应有的作用,引领学生在中华优秀诗词文化的海洋中畅游呢?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到“当被教育者能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观念时,那么其学习的欲望都将被激发。”由此可见,兴趣是一个人主动学习的最佳助推剂。在古诗词学习上亦然,只有当学生真正对古诗词感兴趣,才能够使得兴趣转化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然而在以往的古诗词诵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大量地、不断地机械诵读诗词之后,学生并没有如同我们所期望的那样深入了解诗词的内里,甚至有的时候,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出一篇诗词却完全不知所云。并且学生对诗词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会下降,常常将诵读诗词当做老师布置的任务被动完成。这样的情况在告诉我们,诵读虽是学生学习诗词的好途径,但“死”的诵读对学生学习诗词不但不能够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反而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使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工具是人们探索的新方向、新趋势,教育中也开始出现了一系列信息发展的产物,多媒体就是当前一种常见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载体。就小学生的自身的具体学习情况而言,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更是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眼球,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带领学生诵读诗词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利用多媒体,借助多媒体这个平台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地了解和学习古诗词,深入感知古诗词的内里和精神,提高古诗词诵读的效率。
  二、 结合多媒体创新小学古诗词诵读的策略
  (一)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身临其境感情绪
  诗词往往是古代文人墨客在一定情境之下触景生情或者感物生情而写作的,因此如果能夠在诵读的时候代入当时的情境,更加有利于诵读者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情感,进而也能够使得诵读融入感情,更加深入。而在以往的古诗词诵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于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照本宣读。这样一来,学生无法真正通过诵读走进诗词的情境中,自然也无法深入了解诗词内涵,感悟诗词意向。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带领学生诵读《江南》这篇乐府民歌时,教师根据其内容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动画,通过多媒体放映向学生展示一幅生动形象的采莲图:在夏日的午后,池塘里的荷花娇嫩欲滴,鱼儿在清澈的水底游来游去,两名可爱的少女划着小船在池塘中采莲。配以舒缓、清脆的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明显感受到学生的诵读更为投入了,仿佛更加体会到了采莲人愉快的心情。
  当前随着互联网、多媒体、云平台等信息技术的产物在课堂上的广泛运用,古诗词诵读也面临着转变的契机。结合之前相关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多媒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诗词创作的氛围,从而在诵读诗词的时候代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在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的时候展示相关的课件或者播放一些应景的音乐、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入诗词情境,调度感情进行诵读。
  (二)结合多媒体联结绘画——诗画结合入境界
  诗与画两者本是不同的艺术,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互通互联的地方,通过意境的描绘抒发创作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遐想。正如古人所言:“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提倡诗与画的结合,通过二者的结合构建更加丰富深远的意境。因此,很多诗词所描绘的内容也被历代的画家描绘,成为名画。诸如王维的诗词就被著名文豪苏轼评价为“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画结合也是值得我们在进行古诗词诵读的时候所借鉴的方法。
  我们平常自己诵读一些优美的诗词时,心中往往能够描绘出一幅与诗词内容相关的图画。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拓展能力丰富的时期,因此在进行诵读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联想,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诗词构造的图画。但这些“图画”常常是一瞬间的、抽象的,不能够使得学生印象深刻。而如果我们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多媒体引导学生将心中所想真正地用画笔或者用语言描绘出来,既可以拓展诗词诵读的形式,使诗词诵读富有趣味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诵读的诗词的印象,进而更好地感悟诗词内涵。如在诵读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带领学生诵读一遍,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有的学生说:“在读前两句时,我心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天气晴朗,一棵树上有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叽叽喳喳地叫着,远处正有一行白鹭飞向天空。”通过这样语言的描述,学生将诗词内容与画面相结合,更加透彻地理解了前两句所描写的内容。   (三)结合多媒体融入游戏——趣味十足更易学
  游戏对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是具有绝对的吸引力的,以往诗词诵读的效果并不好往往是因为很多学生觉得诗词诵读“不好玩儿”,而游戏的融入恰好改善了这一点。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广泛使用也使得能够进行的游戏的内容得到了很大拓展,游戏能够得到更好、更高质量的开展。在带领学生进行诗词诵读的时候,教师可以依照具体情况融入一些结合多媒体手段诗词游戏。如开展诗词连连看游戏,将不同的诗词句子打乱,然后引导学生看着课件的展示根据上句连线选择出下一句;或者开展诗词接龙游戏,以某个字为核心,教师先诵读一句带有该字的诗词句子,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接龙。
  除了普通的游戏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诗词诵读的过程中融入竞赛类游戏,引起学生的好胜心,从而激励他们在游戏中主动学习、合作,进行诗词诵读。比如教师以某个意向为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诵读与该意向有关的诗词,比比谁诵读的诗词数量更多;或者通过抢答的形式开展诗词诵读比赛,教师给学生出题目“背出含有季节的诗句”“背出带有颜色词语的诗句”等等,学生根据教师的题目进行抢答。这样一来,学生在诵读诗词的时候思维更加活跃,气氛也更加热烈,能够有效提高诗词诵读的效率。
  (四)结合多媒体微课——资源丰富眼界广
  “微课”是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再开发、将课时分为若干个微小的课程的表达形式。而古诗词的教学需要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吸引幼儿兴趣,“微课”刚好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并且能够对传统的古诗词课堂起到有效补充的作用。“微课”可以以课堂中的多媒体为载体应用到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各个部分,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微课视频作为课前导读,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悯农》这首诗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配有诵读的农民耕作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感受农民辛苦;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也可以播放事先制作好的针对本课重难点的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难点。如在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对于“坐”一字很多人都会理解成“坐下”,教师便可以设计一段专门针对这点的微課,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坐”字包含的“因为”之意。除了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播放微课之外,教师也可以设计丰富的课外古诗词微课收录在学校的网络平台上,供学生在课下自主观看学习,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古诗词诵读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 结语
  总而言之,诗词既能传情,亦能言志,学习古诗词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灿烂的文化,又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意志情操。但在诗词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够始终沿袭传统的诵读方法,仅仅从诵读本身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多媒体教学课堂广泛开展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集声色形于一体的特色,进一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创设情境、诗画结合、融入游戏等等,在传统古诗词诵读策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得诗词的诵读方式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从而引起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吸引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更加主动积极地诵读古诗词,接受优秀古诗词的熏陶,传承优秀古诗词文化,不断地提高古诗词的诵读效率。
  参考文献:
  [1]蔡颖娟.谈现代课程观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94.
  [2]关春花.畅游古代诗词 传承文化经典: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创新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6(5):78.
  [3]徐应彩.现代信息技术与古诗词相整合的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4):203.
  [4]李希国.如何使初中古诗词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2017(17).
  [5]周雅娟.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作用[J].试题与研究,2011(12):30.
  作者简介:陈丽梅,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坑头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8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