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思维 体验趣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荣华
【摘 要】化学教学离不开生活与实验,化学对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进行了描述,因此将化学融入生活,进行趣味性的实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应用策略
如今我国的教育形式与课程目标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革与深化,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化学中丰富的实验现象,通过为学生展示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或者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趣味性的实验,从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充分的理解,在通过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验当中,作为一个引导者与辅助者促进学生自觉进行实验与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化学知识。
一、实现实验教学的多样化
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大多数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只进行概念理论的阐述与化学方程式的分解,并没有将知识点运用到化学实验当中。为改进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注重课堂方式的多样性,为学生设计与展示趣味性且有意义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氧气的提取》的时候,课程实验为通过将化学药品高锰酸钾进行加热与分解,使用试管对作用器皿上的水珠进行提取,将二氧化碳蒸发,从而获取纯度较高的氧气。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氧气提取的原理与方法,为学生提供能够提取氧气的几种方法与思路,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来验证课本中的实验结论,从而加深对氧气提取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为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将化学实验进行的场所适当地选取在户外环境中,从而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化学,感受化学。
二、通过现代实验设备提高教学效率
在经济迅速发展与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教学环境与设备资源也在不断地改善与优化,良好的教学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增强化学实验的展示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感知体验,学校应当引进更多先进与便捷的实验设备与用具,为学生开展更丰富的实验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学习《硫的燃烧》这一部分的内容的时候,课程实验为将硫粉在空气中进行燃烧,会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实验现象,并释放出一定的热量与带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该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与复杂性,学校通过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更好地在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之下让学生顺利地开展该项实验,从而体会到现代化学实验的魅力。
除了实验器材,作为新时代科技产物的教学设备也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使用数字化电子设备进行视频化教学,在多媒体展示平台上为学生展示更直观更清晰的实验步骤,并且在每个步骤旁边增加文字描述,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全面的实验理解与知识学习。
例如,在学习《铜与氧气的反应》的时候,由于该实验需要在高温下促进铜与氧气进行反应,实验要求的反应条件在学校的实验室中难以实现,因此可以通过视频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观察与了解实验的操作与过程。可见,将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设备妥善地运用到化学教学当中,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多样性,帮助学生进行更全面的学习。
三、拓展化学教学与实践的方式
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化学兴趣与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增加课堂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将课堂安排到户外,为学生创造更多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研究与探索,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叶脉与书签》这一章节的学习当中,教师在介绍了叶脉的基本结构与相关知识之后,为了增加学生对叶脉的理解,教师可以将课堂设置在课外的树林中,组织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树叶,然后自己动手进行书签的制作。学生挑选好心仪的树叶之后,需要将树叶的脉络与表皮清洗干净;教师将准备好的氢氧化钠固体定量分给学生,学生再使用清水对氢氧化钠固体进行稀释备用;学生通过毛刷对经过反应后的树叶进行刷洗,以清除表面的残渣与腐肉;处理完毕的树叶需要进行晾晒,最后再進行染色即可。在制作书签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在趣味性的活动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到树叶的基本结构与特征,并增强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课程要求与联系实际教学条件,尽量为学生提供户外的化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加化学的应用性。
总而言之,丰富化学教学课堂的形式,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兴趣。只有学生自己本身愿意去学习化学与探索化学,将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化学教学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学校应当重视趣味性化学课堂的建设工作。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 江苏 南京 210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