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析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学》一书乃儒家经典,对人修身立德有着重要启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传递出的修己安人的精神不仅在古代有很高的地位,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学习价值,引导人们修身立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关键词:大学之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后位列“四书”之首。《大学》所体现的精神是“修己安人”, “修己”即“修身”,修己就是在安人。《大学》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指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是指充实而有光辉的伟大人格,可以修己安人,为人表率,以平天下为目标。朱熹言:“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在“学其事”的基础上“明其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为《大学》的三纲领,蕴含深刻的内涵。
  一、“明明德”的含义
  “明”之本义为“照临四方”,后又有几个引申义:一是指“照亮”,如《说文解文》解作“明,照也。”;二是“光亮”,太阳发出的光,如《易·系辞》云“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三是指“明白”,如《战国策·赵策》“明谓左右”。“明明德”,这里有两个“明”,但其含义却不同。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发光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光明的。“德”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这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的“德”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性之德,即先天之德,本性之德,是知仁勇;二是指品德,是后天养成的,不是知仁勇但是最接近知仁勇的“好学”。 “天地之大德,曰生”,所生万物最根本的德也是生。得于天,而成于己,从天得到的德,成就在自己身上。天地之德是生生,孔子认为天之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仁”。仁。从人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是人的本性之德,本性之德又是得之于天的。后孟子又提出“仁、义、礼、智”以及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的本性之德。“明德”意为光明的德行,是指人生之为人本有的德,是本性之德,得之于天的德。“明明德”是使人本来就有的光明的德行充分彰显,是本来就明的德明起来。“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名,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人生下的就有光辉闪耀的德行,但因后天人有了各种欲望,这些欲望不切实际,又遮蔽了人本身具有的光明的德行,这就需要我们自明其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本性充分实现。
  二、“亲民”的含义
  “亲”,从辛从木从见。如以辛刻木,情之最至者也,一般指血缘或婚姻关系。“亲”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本义“亲爱”;二是指父母,《礼记·奔丧》中提到“亲,父母也”;三是亲近,接近之义。《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谏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儒家认为做人的基础、根本、出发点是亲亲。亲其所亲为根本,由此生发出对他人的爱。“亲其所亲”的意思是一个人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朋友,亲己再爱人。如果对父母亲人都做不到爱,何谈亲亲?所以亲其所亲,使亲成为亲,让血缘上、自然意义上的亲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亲人。《中庸》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尊贤为上”,对待亲人之外的其他人要做到“尊贤敬长”。
  程子曰:“亲,当作新”。朱熹解“亲”为“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新有革新之义,即除旧布新。新民,是使人能去其旧的、污染上的坏习惯,使之振作起来,人人自新。《大学》言:“汤之《盘铭》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康诰》曰:‘做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日新,与太阳有关,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的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的人都应该是新的人,而人每一天都应该有新的获得,所谓“日新其德”。天命不是不变的,要想保留天命,就要行德,新而又新,明而又明其德。
  三、“止于至善”的含义
  “止”字,像草,以土为基,引申义为有所依止,不离其根本。郑玄注:“止,犹自处也”,孔颖达疏:“言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之行”;朱熹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止”有两层含义,一是依止。有所依才能生发出去,体现的是做人的道理,人首先要依止于人的天德良心、本性之德,然后才能做人;二是行止。人的一言一行都应是从人的本性之德出发,最终回到本性之德即彰显本性之德。故本性之德、天德良心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所谓终就是始,始就是终,体现的是儒家的思维方式即任何事物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止,居也,言物各有其当止之处,言人当知所当止之处,当止则止,做到恰到好处。止于何处?“至善”是也。朱熹注:“至善,则事物当然之极也”。至善,即善的最高境界,至善之性是人的固有本性。
  “止于至善”的意思在于强调每个人应该明晓自己在家庭、社会、国家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儒家看来,世间万事万物万民如果都能找到“自己”各自“位置”,而各“安”其位,则“天下”就会达到“太平”的理想境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为人处事要“不偏不倚”、“无过之”而又“无不及”,力求做到“中庸”的境地,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因此,我认为,这里的“至善”不是说至高无上,遥不可及,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素其位而行”,这就是达到了“至善”之意境。
  明明德是对己而言,亲民是对人而言。明明德与亲民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内在要明而又明其德,外在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止于至善是对明明德和亲民的进一步说明,就是内依止于天德良知,外依止于亲亲之家。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的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这一关系表明了道德主体“从明明德”出发,经过“新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
  四、三纲领对修身立德的启示
  儒家主张成己成人,人生而为人最重要的是做人,是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就是修身。可以看作是一个人成长、学习、进步的过程,就是弘扬自身的美好品德,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即通过“扬弃”最终达到美好的圣人境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一个一以贯之的过程,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古人在修身立德的过程中,“三纲领”不仅作为引领性思想贯穿始终,更潜移默化地融入儒家的文化之中,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大学》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立德之后才能家齐、国治、天下平,它不仅教人“先后”“始终”这一客观规律,更在广大儒生的思想当中形成正确的脉络。《大学》三纲领以延续不断的力量生长于古代修身立德教育之中,并不断壮大,成为古代修身立德教育的核心所在。
  当今的很多学校,特别是中小学都开设了国学课程,甚至在国内外增加了许多诸如孔子学院这样的国学院校。这证明当今的人们重视国学,拥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几千年前的先贤智慧仍旧影响着今天。在封建王朝,无论是私塾还是公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样的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這也对今天的教育事业产生了一些启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现并弘扬内心美好品德、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与创新,最终达到美好的境界的过程。在教育当中,从幼儿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这样的思想引领与课程指引不可或缺。在我们的伟大祖国展开双翼追逐中国梦的今天,“从根基抓起”显得更加重要,《大学》的“三纲领”更是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郭兰芳.大学浅解[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龚鹏程.儒家“止于至善”解[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3(02).
  [4]于述胜.大学[M].济南出版社,2015.
  [5]赵顺孙,黄坤.大学纂疏 中庸纂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6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