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策略讨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可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氛围,点燃幼儿的学习热情。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即是高质的幼儿教育载体,其中蕴含的内容、思想、精神、道德、价值取向等,无一不对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结合教学工作经验,浅谈幼儿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民间文化艺术;渗透策略
  民间文化艺术是某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及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具有传承、发展及创新性的特色区域性文化。
  一、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容
  我国地大物博,区域之间差异性十分显著。民间文化艺术历史悠久而内容丰富,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切关联。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在诸多的领域中,如建筑、民俗、宗教、语言、文学等等不一而足。民间文化艺术,有精华也存有糟粕,并非所有的民间文化艺术均可直接渗透至教育教学活动中。民间文化艺术难易程度不同,学习时的切入点不同,表现方式各异,因而也并非所有的民间文化艺术均适合于幼儿教育。笔者认为,民间文化艺术渗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一是应重点考量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的适宜性,如民间文化艺术的内容是否存有消极因素,表现形式或幼儿学习时是否能做到简单易懂等;一是应考量民间文化艺术在表达方式上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幼儿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此外,民间文化艺术渗透于幼儿教育教学中,还应具备较好的趣味性、发散性及探究。综合以上可知,在渗透民间文化艺术时,在民间文学方面应选择适合于幼儿的神话、民间、寓言故事等;在民间音乐方面应选择童谣、歌谣、民歌等;在实践活动中,应选择泥塑、陶艺、剪纸等。民间文化艺术的渗透,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必然,也是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丰富幼儿教育内容的重要举措。
  二、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策略
  (一)环境设置
  马克思曾经说过:“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群体而言,环境均是幼儿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在幼儿教育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需要针对性地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建设出具有当地浓郁民间艺术氛围的园内环境。幼儿身处于其间,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影响,民间文化艺术可通过环境而不断加以渗透,这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事实上,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理解能力不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缺乏“感同身受”,而只有通过环境的建设,才能保障民间文化艺术的渗透实现多面、立体、持续等良好效应。如何在教育工作中做好民间文化艺术的环境设置?其一,色彩缤纷。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幼儿对色彩的感知感受更为强烈。五彩缤纷的色彩,更能对幼儿产生积极、开朗的心情。我国民间文化艺术,在色彩表现方面均十分丰富,如以闽南地区为例,在幼儿园色彩填充及搭配方面,可选择的色彩极多,而这与闽南地区建筑特点的多元化相互印证,互为一体。其二,作品展示。为更好地渗透民间文化艺术,在园内环境设置中,可将当地优秀的文化作品、民俗作品等单独设置出一个展示区,以作品艺术表达的形式呈现出立体化的环境氛围。这类民间文化艺术作品,可由幼儿园购进一部分,也可由教师组织幼儿动手制作,如陶艺、染纸、剪纸等,在美化园内环境的同时,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幼儿的自信心理。
  (二)课程教学
  在幼儿园开设的基础课程中,可结合教学主题,巧妙地渗透民间文化艺术。比如说,在教育幼儿诚实守信时,笔者结合闽南民间故事,向幼儿们讲述了《琴嫂巧治抠货郎》的小故事:古时候,池店一带有个卖货郎李四。李四心眼不好,在卖货时喜欢占小便宜,尤其喜欢欺负不懂算术、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一来二去,人们都对李四的行为十分憎恶。琴嫂是个聪明人,有一天她和邻居们商量后,打算教训一下李四。李四吆喝着走过时,琴嫂叫住了李四,问道:“阿四伯有花仔布吗?”李四笑道:“有,刚进的上好的布。”琴嫂问他:“多少钱一尺?”李四回答:“八个铜板。”琴嫂说:“我要六尺。”其他人看见后,也纷纷地说道:“我也要六尺。”“我也要六尺。”李四乐呵呵地答应,一边忙不停地剪布。琴嫂接过花仔布说道:“六八四十九,一共是四十九个铜板。”一边说着,一边将一把铜板(四十个)交给李四。李四一想,转眼间多赚一个铜板,于是数也不数,接过了铜板。其他的人,也纷纷将铜板给了李四。李四卖完布,兴高采烈准备要走。突然,琴嫂说道:“哎哟不好,六八四十八,阿四伯你要退我一个铜板。”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起来。尴尬的李四无奈,只好每人退了一个铜板。李四回家后一数,因为自己的贪心,损失了几十个铜板。借助于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如民间故事、民间文学、民间寓言等,巧妙地向幼儿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在课程教学中释放积极、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质。
  (三)课堂互动
  幼儿教育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技能教育固然不可或缺,但不应过多、过急地开展知识教育,以至于让原本无忧无虑的幼儿承担与年龄不符的学习任务。幼儿教育中,课堂互动、师生互动最为频繁,一方面可帮助幼儿放松,另一方面则可巧妙地向幼儿渗透民间文化艺术。幼儿年龄小,在幼儿园内的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因为缺乏自制力而影响到课堂纪律。3至5岁的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因而以强制的手段要求幼儿“正襟危坐”,不仅难以实现且同时易伤害到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课堂互动环节,融入民间文化艺术,不仅可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化抽象为具体,以新奇、趣味、好玩的民间文化艺术,寓教于乐地开展教学工作。比如说,在教学幼儿简单的数数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就带有一定的僵硬性、枯燥性,而融入民间文化艺术,如闽南地区童谣“十二生肖”,则教学将变得十分有趣。一鼠做头名,二牛驶犁兄;三虎爬山崎,四兔游京城;五龙皇帝命,六蛇予人惊;七马跑兵营,八羊食草岭;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十一狗顾门埕,十二猪真好命。在教育幼儿数数的过程中,顺带着也教会了幼儿关于十二生肖的口诀。此外,在互动环节,由于幼儿好动的天性使然,因而也可组织幼儿“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接触、走进民间文化艺术,观察、发现民间文化艺术,触摸、感受民间文化艺术。
  三、 结语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秉承幼儿教育无小事的原则。学无止境,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意识,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民间文化艺术扎根于人民群体的生活及生产实践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延绵不绝的生命力。民间文化艺术不仅取材广、数量多、质量高,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为此,在工作之余,教育工作者应广泛涉猎,多挖掘、搜集和整理关于民间文化艺术的教学内容,取其精华,将之与教学主题有效整合在一起,从而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奋铮.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13):875.
  [2]李碧波.探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对策[J].新校园(阅读),2018,16(32):134.
  [3]王浩宇.试论民族民间音乐注入幼儿园教育实践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21):213-214.
  [4]刘艳.结合传统民俗节日渗透大班幼儿民间艺术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6,30(19):546.
  [5]陳丽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56(20):52-53.
  作者简介:傅卫群,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平和县实验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7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