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说谎的表现、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生说谎有时是因为逃避家长、老师的批评或惩罚而实施的自我保护策略,有时是为了获得表扬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不管什么原因,说谎总会让人感到恼怒。故教师面对学生说谎,应冷静分析原因,找到适合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说谎;心理学;处理方法
什么是说谎?百度词条对说谎的解释是“故意说假话,故意隐瞒事情事实。说谎有时是出于善意或恶意的内心独白,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它是内心使然而不是行为而变。”也就是实施者使用说假话的手段来达到某种善意或恶意的目的。例如,“善意的谎言”就是一种善意的内心独白,对他人或社会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就是恶意的内心对白。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会不自觉地向别人撒谎,有时连想也不想,甚至不承认自己在撒谎。学生说谎也是家长和老师最厌恶的行为之一,也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甚至灾难。从小我们就听“狼来了”的故事,但说谎却是学生不良行为中较常见的,这跟我们推行诚信教育是相悖的。结合本人的德育工作经历,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学生说谎的表现、原因和处理方法。
一、 学生说谎的表现
学生说谎大多是为了逃避家长、老师的批评或惩罚而实施的自我保护策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困扰,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总是存有侥幸心理,并認为只要自己说的合情合理便会博得家长、老师的信任。
学生说谎的表现也就因学生年龄段和经历而不同。有的孩子已经修炼到了说谎毫不脸红,敢于双目直视家长和老师的程度,像这种久经考验的孩子主要是初高中生。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一天课后一个学生跑到我面前,“老师,听说您很喜欢吃鱼,今天我家鱼塘搞起来很多鱼,要不要我给您送几条过来?”我说“你家住哪里?中午老师过去买几条就好。”接着,他就详细地描述了他家的住址,还说了很多鱼是怎么搞起来的,鱼有多好的话。你丝毫感觉不出这孩子是在说谎,中午我如期到达和他约好的位置后,我才发现我上当受骗了。这孩子说谎时表现得非常镇定,可谓是脸部红,心跳不加速,动作悠然自如。这就是典型的背书式的说谎,早已经编好谎言。
有的孩子由于意识到自己说谎而表现出心里紧张、不安、恐惧、内疚等心理体验,行为上则表现为双眼不敢直视或躲避谈话者,往往是看着离开的方向,甚至出现脸红耳赤,说话语无伦次,抖脚、紧握拳头,等小动作。不敢直视谈话者而看着离开的方向是因为脑部要集中在谎话上,双眼会望向别处,或经常眨眼;跟对方没眼神接触,表现不安或闪缩。说谎者不时望向房门,这是因为潜意识想摆脱谎话,因而想离开房间。说谎时,心跳往往加速,血液涌进毛细血管,人就会觉得热,继而可能脸红耳炽。抖脚、紧握拳头这些小动作是因为说谎者有不耐烦的感觉,想尽快说完谎话,这也是说谎者经典的自我保护象征,显示说谎者担心谎话最终被揭穿,因此作此守势。
无论怎样,对于老师来说这都是一个十分烦恼的问题。有时候,无论老师用多么严厉的教育,也很难令学生改正过来。但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学生说谎,应冷静分析原因,再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
二、 学生说谎的原因
(一)自我保护
这是教师最常见的说谎类型,也是教师最恼火的说谎类型。这种学生往往在受到批评的时候,用谎言来辩解,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迟到了,说是妈妈没有及时叫醒我(其实是他自己赖着不起床);没完成作业,说是忘记带了;上课违反纪律,被老师发现,硬不承认;偷拿别人东西,不承认……面对此类谎言老师们大多都是义愤填膺,想尽办法让学生说出实话,结果常常自己气个半死,因为有些孩子已经修炼到了说谎毫不脸红的程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都有自我防御,自我保护的无意识行为。而用说谎来实现自我保护其实是从小家庭和学校教育在不经意中培养的。如小学生损坏了玻璃为免受谴责、或考试成绩不理想为了免受皮肉之苦而说谎。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挖苦、说教、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特别是脾气暴躁的家长、老师在遇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淘气惹祸了,就会表现出生气,会用责怪的、威胁的语气责问孩子事情的缘由,然后就是一顿指责、谩骂。这时候孩子第一时间就启动自我保护,不会跟你说出真实的状况,孩子就希望能用说谎逃避惩罚。因为他感觉到受到威胁了,怕被骂,怕被指责。他不会评价说谎是否能奏效,是否能有效保护自己。这时如果谎言没有被大人识破而起了保护作用,就会强化他用说谎来自我保护的效能。作为教育者如果不能平和的有技巧的和孩子说话,而是经常采用指责、气愤的语气,恰恰是在驱动孩子说谎。
(二)获得认同表扬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尊重的需要。获取他人、社会的认同,这不管是对于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一种心理需要。在同学面前说家里多么多么有钱,认识多少名人,去过哪里旅游,到过某高档酒店吃饭,用说谎来塑造优秀的形象而获得同学的关注。为了获得父母的表扬夸大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塑造乖巧优秀的形象。这类型的学生心理往往都比较自卑但又很好强,急切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当很难通过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时他就选择了说谎。
(三)家庭的影响
孩子小时候模仿性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不仅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会在他们心灵播下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种子。
三、 处理方法
(一)营造诚信的氛围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诚信教育中要使学生产生主体意识,自主参与,就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产生追求进步,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内动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电子显示屏、黑板报等宣传方式定期营造诚信的氛围。开展诚信为主题的道德讲堂,通过道德讲堂让孩子们知道中华民族历来敬重诚实守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诚信乃立人之本、成事之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通过道德讲堂让孩子们感悟说谎将会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学习、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产生追求上进的内动力。 (二)及时表扬诚信行为
有人说,孩子说谎是家长、老师批评、谩骂、惩罚逼出来的。是家长、老师营造的恐惧氛围里萌发出来的。细想也没错,做错了,承认了,等来的就是批评、谩骂、惩罚,这样的氛围就只能逼着孩子说谎来逃避家长、老师的惩罚了。国家审犯人都还要营造“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氛围呢!因此,学校教育,也应该营造诚信是可以获得表扬的教育氛围。哪有孩子愿意被惩罚?但老师们常常就是利用学生的恐惧心理,制定了很多以惩罚为手段的班规,用于约束学生的行为。但长期的惩罚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会处处与老师作对,然后通过说谎来逃避惩罚。从心理学角度看,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
班主任要抓住机会,及时表扬知错就改的行为,已取得学生的信任、促进学生的进步,营造知错能改就是进步的班级氛围。通过主题班会倡导知错能改,让孩子们明白,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错误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同时班主任要通过班规的制定,让孩子们知错敢该,有勇气去改。其实很多孩子说谎跟班级管理中的惩罚制度有一定的关系。有一次,和一个重点班的班主任交流工作方法,他说他们班的学生很难管,处处和他作对,总和他对着干。我很怀疑地问他,你带的可是重点班啊?学生怎么会有这些行为呢?当他拿出他自己制定的班规给我看时,我就明白他们班的学生为什么都要和他抬杠了。在他制定的班规里面几乎全是严厉惩罚的条款,他说他们班是重点班,理因要求更严格,所以班规就这么定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班规是一种约束力,而约束力自然就是使人不舒服的。班规的关键是心理认同,缺乏心理认同的严厉班规就会产生学生和班主任之间严重的对立。而这样的制度在强硬的执行过程中势必会培养很多為了躲避惩罚而说谎的学生,而他们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在说谎。如果他们说谎成功地避开了老师的惩罚反而会成为班里的英雄,智慧小子,学习榜样。
因此,我们在制定班规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要培育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土壤,让学生自发知错要认,要改,敢认,敢改的内力。
(三)具体应对技巧
掌握平等互爱、相互尊重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学会如何说,怎么听,从而让孩子会听,肯说。用关心代替谩骂,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消除戒备心理,向老师敞开心扉,勇敢地说。
对于那种说谎毫不脸红,久经考验的孩子,我主张,如果没有拿到无可辩驳的证据,就不要和他废话,否则你等于又给了他一次锻炼说谎技术、提高说谎水平的机会。说谎不脸红的孩子,就是这样炼出来的。他犯了错误,教师如果没有拿到铁证,就暂时不要理他,逮着了再说,如果拿到了证据,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该怎么罚怎么罚,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同时,表明你的期望,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错误,鼓励他采取行动,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但不要跟他费口舌,以免浪费感情。
至于那些并非说谎成性的孩子,偶尔说几句谎话,教育一下就可以了。“人只有承认了错误,才能改正”并不是必然的逻辑。所以,学生犯错了不是必须让他承认错误,有些孩子暂时不承认就算了,只要他们以后行动上有所调整就行了,留点面子为好。对于偶尔说谎的孩子,他并不像经常说谎的那样可以做到连脸都不红,悠然自得。一旦谎言被揭穿,他内心就会惶恐不安,导致行为不受心理控制,会产生怪异的举止,自尊心受到打击。而通过巧妙的留面子,采用故事教育的方式,反而能让他意识到说谎的不对,激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内力。
对于想通过说谎来获得表扬的学生,要以关爱、接纳代替严厉惩罚。用善意的语言劝他们不要这样吹嘘,否则会破坏自己的威信,因为吹牛者总是大家的笑料,不少相声和小品就是嘲笑这种人的。当然,如果学生总是不改,也可以找个机会当众拆穿他,但是要注意分寸,不要让他过分难堪。
加强家校沟通,共同树立榜样,消除不良的家庭因素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
总之,教师不应对学生的说谎现象反应过度,事实上说谎的学生未必就是问题生(但说谎成性的学生多半是问题生),问题生也不一定说谎成性。作为教师,要主动营造诚信的氛围,掌握谈话的技巧,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春.问题学生诊断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李燕菊,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一中实验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7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