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合作学习的评价观和传统教学的评价观有着极大的区别,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合作学习的评价以激励为主,既要重视评价结果,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教师应从小组合作意识、活动秩序、整体氛围、成员参与程度等方面,帮助小组成员客观地认识有效合作的方法,激发和保护学生小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教育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评价;实践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合作学习的评价观和传统教学的评价观有着极大的区别,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合作学习的评价以激励为主,既要重视评价结果,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教师应从小组合作意识、活动秩序、整体氛围、成员参与程度等方面,帮助小组成员客观地认识有效合作的方法,激发和保护学生小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教育作用。作为一名课改的实践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方面,我作出了许多尝试,也收到了一些效果。本文就从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这一问题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 激励是实施新课程评价的基础
  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中,教师评价无疑比其他评价主体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中等生及学困生的关注上,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转瞬即逝的闪光点,然后再寄予鼓励期待的语言,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对一个学生树立自信也是极为有益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简短、恰当、热情的语言对学生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如“你的思路很清晰,还有更好的吗?”“你们小组合作得真好,分工明确,齐心协力,把你们小组好的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等这些热情洋溢的话语,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上经常有一种现象,总有一些学生没有机会或因为某种原因不愿意参与回答问题、板演或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来。教师应多用一点心力去鼓励他们,即使学生解题错误,教师应尽量发现其错误中正确的成分,予以肯定,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例如,七年级一位学生在板演-10+6×(-2)这道题时,他的计算过程是:-10+6×(-2)=(-4)×(-2)=8,对于这样的解答,我没有苛责他把这么简单题目解错,而是表扬这位同学:“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每一步的计算都是正确的,说明你对加法、乘法法则学得很好,但如果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能注意一下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对。”这样评价既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处,又指出不足之处,不会让学生因此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總之,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去激励学生,多些宽容,少些斥责。哪怕是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的激励、摸摸头的爱抚,都是评价,它像一丝丝花香、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
  二、 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因此,在课堂交流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发言,还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积极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可以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自我评价,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组内自评”可以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责任,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因,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2. 教师引导学生组内互评。为了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设计组内互评表,让每个同学对组内其他成员在自主学习、发言、合作态度、倾听、质疑、参与情况等做出评价,教师对结果及时跟踪和评价。
  3. 积极开展小组之间的评价。在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更应注重组与组之间的评价,“组与组互评”可以互相竞争、互相提高,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和个人的素质情况。无论评价标准如何变换,均应坚持把握“淡化个体、强化小组”的原则,这样考核对象就变成了整个小组,学生个体的荣耀是小组的荣耀,学生个体的失败同样是整个小组的失败,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这种评价,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组与组之间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班级的即时性评价。小组合作真正的效率就在于及时的评价和激励,每节课教师对每个同学、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质量、检测反馈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科任教师、科代表、各小组长每天都要对各小组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每周都要及时公布评价结果,每一阶段都要进行及时总结、反思、表扬、奖励。
  (2)引导学生进行课上、课后的小组互助学习并进行评价。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主动帮助本组成绩较差的学生查缺补漏,组内“兵教兵”,组员间互相帮助,主动为学习有困难的组员解答疑惑,达到共同进步,这样成绩较差的学生就不会因知识缺陷无法加入小组合作学习中,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①组内采取自愿结对的方式,明确结对对象;②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帮扶。要求成绩好的同学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后都要经常关注被帮扶对象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进行帮助。为了方便互助,上课时可以适当调换位置,结对的同学坐在一起或离得较近。③经常检查帮扶的效果。利用课后时间对被帮扶对象进行检测,比一比谁的进步大,根据检测结果对帮扶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以加分的方式计入小组评价中。
  (3)按考试成绩对小组进行评价。考试成绩评价是结合平时小测、期末等考试的成绩,对各小组的数学成绩、纠错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例如,每次考试后,按第1至第8小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给各小组加8分至1分,并计入小组评价的总分中,这样个人与小组成绩的捆绑、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知道,个人的成绩直接影响小组的成绩和荣誉,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应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三、 量化评比与精神激励并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要对小组进行量化考核,还要对小组进行“宣传报道”,让先进小组学生写出先进报告,写先进经验总结,利用班级、年级、学校的黑板报进行宣传报道,让优秀的组长做经验介绍等。此外,年级和学校根据以上对小组的评价,每周一总结,小组长把小组内的总分算出来,记录到月总记录表上,根据每周的小组得分情况,把每月的总分算出来,每月评选出:年级和学校的“优秀小组”“最佳合作小组”“最佳展示小组”及“最佳点评小组”等,学生个人可以评选“优秀小组长”“预习之星”“展示明星”“质疑明星”“进步之星”“最佳搭档”等。学校和班级不仅要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而且要将这些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制成版面,张贴出来,充分发挥这些同学的正能量。
  四、 尊重差异,分层评价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小组评价要有标准,但不能僵化地以一把尺子去衡量每名学生,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科素养和展示习惯都不会相同,在实践中,教师或学生点评组的评价要分层次、多手段、多形式,做到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在实践中,我有以下做法。
  1. 小组合作学习时,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要求和评价也不同。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中第7.2.2《三角形的外角》一节中的探究可以设置成如下问题并在小组学习中进行探究:(1)如下图,在△ABC中,由∠A=70°,∠B=60°,请写出求∠ACD的过程,并思考∠ACD与∠A、∠B的关系;(2)若把探究中的条件改为∠A=100°,∠B=50°,请写出求∠ACD的过程,并思考∠ACD與∠A、∠B的关系是否改变?(3)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是否都有这种关系?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你发现的规律并给出证明,要求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问题设置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
  将探究设置成三个问题以后,对于问题(1)和(2),组长可以安排程度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同学完成,成绩较差的同学只要安排(1)或(2)的一个小问题即可,问题(3)可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完成,或帮助部分同学一同完成,这样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组长同时注重关注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活动,并对小组合作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再由老师进行评价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哪怕只会完成(1)或(2)的一个小问题,即使解题过程有欠缺,也应得到表扬或加分。
  2. 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能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为他们创造条件,掌握更多的知识、提升能力。不能按时达标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改进,实行延迟评价。例如每节课上,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进行随堂检测,有时全班测,有时抽测,有时上黑板板演,有时提问,总之都算成分数,加到小组的积分里。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课堂检测不过关,允许课后请教同学,延迟评价,只要请教同学后再检测会正确,都应得到表扬或加分,这种做法确实对绝大多数有集体荣誉感的学生都有督促效应。
  总而言之,评价要贴近学生的心理,评价学生需要的,评价学生在乎的,这样的评价才会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它根植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理念。相信我们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表现,认真倾听学生,在反思中增强研究意识,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一定能让评价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J].中学数学教育,2004(4).
  [2]郭莉.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小学数学教育,2003(10):25.
  [3]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林婉珍,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建瓯市川石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8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