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因势利导 达人成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三十多年教学辗转四个乡镇,二十年校长跨越四所学校,“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一直是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无论做一名普通教师,还是做学校的管理者,我都审时度势,立足学校实情,依托教师团队,把握学生需求,认真履行新时代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
  一、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办一所大家向往的学校
  1999年,我开始在小乡镇上的梅堰中学任校长。那时,学校的中坚力量是一群学科专业薄弱但工作十分认真的民转公教师。新入职的一群大专院校毕业生,尽管专业知识扎实,但是还难以马上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于是,我提出了“协同”的办学主张,趁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优化学校课程设置,改造课堂教学方式,把一所办学水平处于全区中等的乡镇学校带入先进行列,学校还成为省示范初中两所试评估学校之一。
  2007年,我轮岗到盛泽二中任校长。这所学校刚刚经历“退民为公”的变轨,又碰到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中的“蛋糕切分”问题,挫伤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我提出了“参与”的办学主张,让师生、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其间,我妥善处置学校“退民为公”后遗留的一连串经济纠纷;调整学校办学目标和育人策略,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序展开教育科研活动;借助学校易地新建的契机,着力构建“智育与美育并举,科学与艺术并重”办学特色。一系列措施使学校教育质量稳居高位,高位发展后劲十足。盛泽二中任职的八年是我精力最旺盛、经验最丰富、干劲最充足,也是事业收获最丰厚的八年。我先后收获了省特级教师、市特级校长等荣誉,并被评聘为“教授级正高级教师”。
  2015年,我听从教育局调配,到笠泽实验初中任校长。这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各种问题千头万绪,起步很艰难。首先,主要师资来自撤并的松陵高中,这些教师长期从事高中教学,不熟悉初中教育。其次,八成以上的学生是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份的新吴江人,学习习惯较差,学业基础薄弱。面对学校的现实情况,我提出“融汇”办学的主张,把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师和学生作为一种重要的办学资源,整合到学校教育管理和课程教学中来。经过共同努力,学校在年度综合考核中实现“爬坡”提升——2016年三等奖,2017年二等奖,2018年一等奖。在笠泽初中的三年里,纷繁的新校创建和复杂的师资队伍稳定工作,让我的职业生涯如坐过山车,工作体验也是冰火两重天;但这却促成了我新的跨越,使我的管理经验更加丰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8年秋季,我奉命调到吴江区实验初中任职。这是一所区内有影响力的知名学校,有优秀的教师,有优质的生源。但是,学校育人模式和课堂教学范式没有充分体现学校办学优势,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开发。我通过半年的调研,初步形成了“伙伴+”的育人主张,希望通过伙伴影响来提升学校的育人品位和课堂品质。
  面对每一次岗位的变动,我都反复思考“要办什么样的学校”,“如何推进学校发展”,“如何发展每一位老师,成长每一位学生”。在二十年校长生涯中,我逐步形成了“趋其势,用其优,扬其长,汇其智”的学校发展策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办大家的学校。这些年来,我始终坚守“学校是大家的;办学校全靠大家;办好学校成就大家”的理念,深刻体会到只有虚怀若谷、豁达大度,才能广开言路、广纳良才、广施良策,才能聚教师之智、凝教师之心、合教师之力,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塑好型、办好学。
  二、百川汇海,四海承风,做一名寓研于教的教师
  入职以来,我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即使在任校长的二十年间,我也始终没有离开过课堂,没有远离过讲台。
  20世纪90年代中叶,我尝试研究实验探究教学,运用“问题质疑—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实践应用”课堂教学四环节,形成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雏形。其间,我在对学困生矫治的实践研究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观:教和学是教学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学习可以独立存在;如果没有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没有任何意义。
  2000年,新一轮课改启动。学校借助“中德合作促进基础教育”项目,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推进项目学习。我从中看到了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先后将项目学习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中来,改造课程样态,提高国家课程的实施水平。2009年,我将积累的经验聚焦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开始研究“基于項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我们的实践成果2013年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我们探索形成“项目呈现—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展示—项目评价”课堂教学五环节,形成师生共建课程、动态管理课时、立体感知课堂、师徒结对课型和多元激励评价五大实施策略,为教师的教提供多元化的选择,为学生的学创设多样化的体验。
  长期的学科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一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学生都是带着经验进课堂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智力强项,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信息源。我们教学的起点是基于学生的经验,落脚点是改造和丰富学生的经验,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二要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教学过程不能简单化,课堂应该是充满情趣的,这种情趣是在同龄伙伴交往中呈现的。过程简单往往枯燥无趣,形式多样常常会趣味深长,耐人寻味。所以,既要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也要请教师放下身段,做孩子的伙伴,拥抱童真、共享童趣。三要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成熟教师能将课程目标分解成课堂教学目标,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这不仅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技能,也是教师智慧的一种重要体现。四要会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有效课堂必定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统领一门课程的教学、限制一所学校的课堂,无疑是在抹杀教学工作的创造性,扼杀孩子的发展性。五要重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不能等同于预习后的教学,“先学”应该基于教师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的把控,通过课堂情景的创设帮助学生唤醒记忆,将这些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转化为教学的资源,促进伙伴影响,提高课堂效率。
  三、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行一段启智厚己的旅程
  我1985年从苏州师专毕业,入职后就在农村初中教学,与一群民办教师为伴,与一批农村孩子交友。我出身平凡,天赋普通,之所以能有所发展,离不开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贵人引领。在我成长路上遇到许多贵人,是他们的专业力量、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感染了我,助推我努力当一名好老师和好校长。我在工作中也始终把这份感恩转化为培养青年教师、干部的动力,近二十年间,培养了校级领导十多位,培养了特级教师一名,苏州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十多名。
  二是平台托举。没有平台,即便你拥有“十八般武艺”,也不会有施展拳脚的机会。因为我很普通也很平凡,所以更需要平台的支撑,吴江教育为我搭建很多发展的平台。我在入职后的前十年间里,几乎在学校所有管理岗位上干了一遍,这就使我在接任校长岗位后,能够做到处事不惊,得心应手。
  三是科研助力。我是在教育科研这个平台上成长起来的,曾先后主持过四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其中两项为重点资助项目。这些课题中,“协同教育”的研究,两轮历时八年。“利用SWOT分析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研究是我教育管理经验的一次比较全面的梳理。“趋边缘化的初中自我发展的研究”是我在教育思想比较成熟时,对教育现象的重新审视和对学校发展思路的重新架构。在学科教学方面,对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的研究,伴随了我职业生涯近二十年,至今我仍沉浸其中。
  四是同伴激励。一路走来,同伴的影响非常重要。俗话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我只是一群人行走中的一个,同伴的帮衬、激励是我前行的不竭动力。因为与年轻人共事,一同探讨教育问题,一起研究教学方法,才使我这位“高潮渐退”的老同志不敢懈怠,还津津有味地与大家一起“弄潮”。
  回望来时的路,我觉得无论做教师还是做校长,都需要保持教育的初心,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丰富教育实践,充实教育内涵,提升育人水平和办学品质,真正陪伴学生走向未来。
  (杨勇诚,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校长,215200)
  责任编辑:杨孝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4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