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长健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师生互动形式。为了加强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认识,以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水平,希望能为以后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借鉴。从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现状分析和已有策略、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策略
  一、 引言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也越来越重视“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搭建师生间沟通的桥梁,能够显著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寻找更高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二、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提问也愈加地重视,期望与学生有效沟通并获得反馈,其中不乏正确且有效的提问,但也存在着许多杂而不精的情况,提问不得要领。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说明了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一)提问频繁且随意,问题缺乏针对性,抓不住重点
  数学课堂,一般来说会比较沉闷,所以一些教师为了活跃气氛或是引起学生的注意,便会以问题来贯穿课堂。这些问题有些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也有不少是根据上课内容临时制定的。临时起意的提问,虽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会加剧学生的紧张感,而且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与课堂内容联系不够密切,不能紧贴教学重点,得不到有效反馈。
  (二)问题无新意,缺乏创新性
  一些教师在课前并不能认真的钻研教材,准备不够充分,问题的类型同化性较为普遍,提出来的问题缺乏新意。由于没有吃透教材内容,所以问题的质量也达不到标准,并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甚至可能使学生感到无聊或者厌倦。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多是以记忆性的问题为主,少有评价和创造性的问题,虽然记忆性问题有其优点,简单易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大量同质化的问题并不能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产生促进作用,相反会阻碍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忽视学情,不能控制提问难度
  以“学”定教是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老生常谈的话题。这里的学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学内容,如教材等。对于教材,一般教师都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但对于学生的情况,一些教师并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去了解,首先是作业情况,现在教师的负担较重,因而不少教师都将检查作业的任务交给了家长,教师批改的作业,基本上都是经过家长指导的,所以学生的错误并不能明确地显示出来,不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其次,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的错误判断会误导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难度便会难以掌握,因为误以为之前讲授的知识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所提的问题便会超出一些学生的能力水平,造成课堂反馈没有效率,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四)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强调发挥课堂中教师主导以及学生主体作用,但在实际课堂中,一些教师并不能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存在着专制型的教师一言堂,例如,有些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为了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不拖延教学进程,一般都会让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自然就会忽略其他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教师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较少,抛出问题后就开始找人来回答,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有,在一些教师主导的课堂中,主动提问的学生特别少,这也是目前我国的课堂中十分普遍的现象,部分教师不喜欢被别人打乱自己的教学程序,所以往往会忽略这部分学生,或是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并没有给予积极有效的反馈,得不到认真且积极的评价后,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三、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的新思考
  (一)问题要有层次性,针对性
  不同的学生,其身心发展、认知水平以及知识基础,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可一概而论。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兼顾到各类学生,既有能让成绩不太理想,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回答,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又有进一步深入,能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的拓展性的题目。同时,教师也需要顾及问题的针对性,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这样不仅既能够提升成绩较落后的学生的自信心,也能让接受能力更强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创设问题。①春节马上到了,有四位小朋友要到你家玩,你想将8颗糖平分给四位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几块糖呢?②妈妈给了你10元钱,要你到小卖铺买洗衣粉,一袋洗衣粉6元钱,你给老板10元,那么他应该找给你多少钱?③马上就要放假了,你要请你的好朋友到商店买冰激凌吃,每个冰激凌3元,那么买两个冰激凌多少钱?④家里总共有6个梨子,你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人一个,那么还剩多少个?⑤你生日的时候妈妈为你做了你最喜欢的菜,有鱼、鸡、虾、蔬菜、茄子、黄瓜几道菜,你能算一下妈妈一共给你做了几道菜吗?将这些生活化的问题经过改编引入到数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知道日常生活中處处都有数学。
  (二)问题要具备科学性且不失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不应该是随意的,而应该是有计划性的,问题应该在课前提前设计好。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师也要有一定的判断,所设计的问题,需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课程要求,要具备科学性,当然问题虽然要科学,但不能过于枯燥,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课堂效果才能更好。因此,对于问题的制定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课堂的效果。小学数学课本上选编的知识点,都伴着有趣的数学典故和故事,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知识、人性化情感,运用故事来激发学生兴趣,或借用故事喻义,达到愉快学习的目的,实施愉快教学。例如:在教学“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猴赶着8头牛上山吃草,走了一会走累了他骑上了一头牛,又数了数,前面4头,后面3头。唉!数来数去就7头牛,小猴吓哭了,还有一头牛到哪里去了呢?请同学们帮忙找回来可以吗?学生听完,都笑起来了,小猴太粗心,他自己还骑了一头牛呢,没加进去。这样同学们再来解答类似的问题就不会犯小猴的错误了。那么我在解答“同学们排队做操,小红的左边有十个人,右边有五个人,一共有多少人?”这种题目时,小学生就很容易答对这个问题了。   (三)提问应富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是我们的课堂提问需要的境界,我们必须用好、用足启发性原则。我们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思索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当代的课堂大都是灌输式的教学,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课堂提问的灵魂在于启发,它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的阶段,这时候教师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深刻理解自己的角色,了解自己的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注意提问的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往往能够引发学生多方面的思考,但开放的度也是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把控的,要将课堂控制在一个热烈且和谐的讨论氛围。教师启发式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先出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练习题,再出示除数是小数的练习题,从85.75÷25过渡到8.575÷2.5。接着让学生思考:(1)这道计算题与以前的除法计算题有哪些不同?(2)你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把它转变成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吗?同桌讨论一下,说说你的解题方法。这样以旧知作铺垫,巧妙的启发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也很好。
  (四)注意提问方法,且学生回答后,要合理评价,形成有效反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方式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一点,不同的方式往往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在对待学生时,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提问语气,应该是平和的。另外,对于教师的提问,可能是学生主动回答,但在现在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师提问后,多是教师主动寻找学生回答,且这种情况是年级越高越严重,所以对于提问方式的选择,教师要慎重,应该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应该做出合理的评价,这里的评价应该是积极的,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的积极评价对于学生学习動机的促进具有极大的作用。学生得到教师的积极评价后,自尊心得到满足,自信心得到极大地提高,在日后的课堂中也会愈加的积极。
  四、 总结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启迪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教学成为师生互动探究的活动,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2011.
  [2]周盛颖.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成功:教育版,2013(5):42-43.
  [3]于凤山.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5(18):70.
  [4]樊有权.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11(11):143-144.
  作者简介:
  陈长健,福建省漳平市,漳平市西山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8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