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卢冠军 许振文 李跃鹏 代金茂 陈伟田

  摘要:大创项目的实施旨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校教师关注焦点和热点。目前,有关指导大创项目的论文多有报道,但青年教师指导大创项目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较少。以大创项目为依托,根据近两年指导大学生科学实验研究经历,从青年教师角度,剖析大创项目指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讨相关解决方案和实践模式,旨在与高校教师交流经验,提高自身指导经验。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创新;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4-0204-03
   一、引言
  创新是科技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和关键,创新能力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水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将创新放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创新。”当今大学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肩负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使命,创新能力直接决定国家和民族创造力。高校教育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造能力提高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水平高低的关键标准之一[1]。各大高校已经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作为教学目标和方向。多年来,教育部、省教育厅、高校等投资大量经费,组织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学科专业竞赛等活动,对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并取得显著成效[2]。其中,“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已被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接受[3]。
  大创项目依据《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指导精神在全国高校实施,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各省和高校積极响应国家号召,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实施模式,旨在为每位学生提供锻炼机会。项目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锻炼团队合作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4]。因此,近年来备受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多有以大创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发表,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实施模式探讨[5-7],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8],实施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义分析[9,10],项目管理模式探讨[11,12]等方面。尽管项目实施以来,诸多高校教师依据自身经历发表一些见解,然而指导学生实施科学实验类项目工作的文章较少,尤其是广大青年教师指导大创经验探讨较少。
  在高校中,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博士是不可忽视的科研力量,是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笔者博士毕业后工作于长春师范大学,2014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申报和实践大创项目活动,现已指导1项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大创项目,校级开放实验室项目4项。本文依据自身指导经历,探讨青年教师在指导大创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微薄经验。
  二、困难分析
  1.青年教师与学生交流渠道不畅。新进青年教师多是从助课和选修课锻炼开始,而高校选修课多是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年级,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大一和大二学生。然而大三和大四学生面临多种考试(教师资格证、四六级、公务员和研究生考试等)和实习课程(教育实习和工作实践),难于集中精力开展大创项目研究,无法保证实验顺利实施。加之低年级学生亦不了解青年教师,因此难以找到适合的学生以组织团队开展大创项目。
  2.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知识是大创项目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深厚的专业知识有利于科研工作高质量完成。然而目前团队开展实验期间面临两方面难题:(1)开展大创项目的主力为大二学生,尚未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学习。(2)笔者科研方向为生态学,多年从事蝙蝠行为与保护研究,然而所在院系学生是地理科学(师范类)、地理信息科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3个专业,知识背景相差较大,学生难以较快进入科研状态。
  3.指导学生的经验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缺少指导和管理学生经验,实际工作中存在5个有待提高方面。(1)纠错不及时,学生实验操作存在明显差错,碍于情面并未及时指正。(2)沟通不经常,难以了解学生真实想法。(3)要求不严格,存在“毕竟仅是本科生”的观念,对实验过程和结果常有“差不多就行”的思想。(4)交代不细致,总以为学生能够理解所说内容,并未详细交代实验操作过程,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5)检查不彻底,实验开始阶段能够较多关注实验进程,中后期跟进较少从而导致实验不理想。
  三、解决方案和工作建议
  1.增加了解渠道。几年来总结5种途径解决互不了解难题。(1)寻求同事合作。实践中需要考虑如下二点:一是,大一专业课任课教师易于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兴趣意愿,推荐适合学生进入研究团队,有利于学生较快融入科研;二是,专业相近能够共同指导学生科研实验。(2)重视班主任工作。实施高校本科生班主任制度,提供青年教师接触大一学生的平台。(3)关注地理野外实习过程。大一第1学期和大二第2学期共5周野外实习,实习期间加强与学生沟通,关注学习状态和性格意愿,并考察野外实践操作能力。(4)积极申报“大学生开放实验室项目”,通过此项目选择合适学生组建大创项目团队。(5)开展“本科生学术报告会”,鼓励现有大创团队成员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研究结果和科研心得,加强其他学生对科研团队了解。所带团队已成功开展此项活动,获得广大师生关注。
  2.建立科研方向文献数据库。组建科研方向中文文献数据库,并根据研究内容进行文献分类,增强团队成员对科研项目的系统认知,督促团队成员分类阅读,根据兴趣设计大创项目实验。三年来团队共收集中文文献874篇,分为38个研究方向,如地理进化、食性、声波、区域多样性和共存等。通过分类阅读促进学生全面了解所在团队科研方向,解决学生相关基础知识不足难题,加快科研状态融入速度。   3.形成稳定团队组建模式。目前,研究团队采用“三带二加一模式”。“三带二”是指3名大二学生带领2名大一学生,大二学生为主力进行科研项目,大一学生主要是参与和学习。“加一”是指大创项目开展的一年内,从大一学生中再选择1名进入团队,到大二时,3名大二再带领2名大一学生进行下一个大创项目。“加一”主要考虑大创项目参与学生一般为5名。
  4.完善大创项目申请与完成模式。大一学生参与大二学生大创项目,了解团队研究内容与方向,初步设计并完成预实验。大二上学期根据大一预实验情况完善实验,同时指导大一新生开展实验,帮其完成大创项目预实验设计。大二下学期完成大创项目申请工作,每人负责项目书一部分(大创项目书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前期基础),采用独立书写、集中讨论方式,充分调动每名参加人员积极性;同时集中时间收集实验数据,暑假期间完成数据整理、论文撰写和投稿。大三上半年,完成论文修改,争取发表。大三下半年完成结项工作。整体思路可概括为充分利用大一时间进行预实验,大二正式开始项目实验,将一年工作分散到两年完成,既保证学生大三和大四阶段多个考试任务施行,又顺利完成大创项目实验内容。
  5.健全合作与分工。目前,团队有两位教师指导开展大创项目工作,项目团队成员包括12名学生。科研方向较为固定,现已将所涉研究工作分成5个部分:蝙蝠食性、形态数据整理测量、声波分析、中文文献数据库管理和相关软件运用。5名大二学生带领1—2名大一学生负责一部分工作,大三时离开团队前将工作移交给下一级学生负责。
  四、成果展示
  团队组建已有一年时间,目前为止,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省级大创项目2项,开放实验室项目4项;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获得北方赛区自然地理组一等奖、最具学术性主题奖、最具创新性主题奖,全国总决赛获得自然地理组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吉林省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五、总结与展望
  大创项目顺利完成,既需要学生自身努力,同样离不开教师专业指導。作为青年教师,不但需要汲取传统教学优点,同样应该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手段。目前,教学任务不仅是课堂教学,更需要延续到课堂外,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学术思维,为将来研究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不仅是经验探讨,亦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1)归纳过去三年指导学生科研工作,完善自身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指导能力。(2)与全国青年教师分享工作经历,为刚刚步入教师岗位的同龄人提供点滴经验。(3)激励自己在指导学生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谢昭莉,盛朝强,黄勤,等.构建工科拔尖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49-251.
  [2]王凤婷,潘洪玉,王楚楚,等.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3):72-74.
  [3]郭卉,韩婷,黄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最有效的本土化大学生科研学习形式[J].高教探索,2018,(1):5-10.
  [4]蔡伟程,杨飒.基于航空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16):36-38.
  [5]何秉高,孙向阳,史丽娟.基于大创项目的校企合作优化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9):1-2.
  [6]张灿龙,李志欣.融聚大创项目和综合实训的创新人才培养[J].计算机时代,2018,(2):77-79.
  [7]贾穗子,徐能雄.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模式与效果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3):23-25.
  [8]徐颖.基于大创项目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智库时代,2017,(12):51-52.
  [9]郭晓娜,闫春生.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J].中国卫生产业,2018,(5):23-26.
  [10]刘琳琳,王永,唐慧,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8,(11):122-123.
  [11]柴莹,肖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模式的构建——基于项目管理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8,(2):70-73.
  [12]王雁,黄景荣,钟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过程及质量管理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2):43-46.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goal of the big innovation project is to reform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enhanc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and become the focus and hotspot of college teachers.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reports on the guidance of big innovation projects,bu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young teachers' guidance of big innovation projects are few.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experiment research in the past two year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oung teach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guidance process of the great innovation project and discusses relevant solutions and practice models,aiming to exchange experience with college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ir own guidance experience.
  Key words:college;teacher;innovation;research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2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