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育人功能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但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在发展中受多种因素制约,其育人功能尚有发挥空间。针对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瓶颈及原因,着重讨论微信公众平台成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载体的可能性,并提出合理化对策。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0050-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三全育人”的要求,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好的文化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落实“三全育人”须挖掘校内外资源,整合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作为高校“外塑形象、内聚人心”的重要渠道,微信公众平台的育人角色将进一步凸显,在“三全育人”模式构建中,成为高职院校培育學生职业情怀的新兴载体。
  一、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开通微信公众号,正式拉开了中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百花齐放的大幕。纵观微信公众平台发展史,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本科院校差距显著。为评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中国青年报于2014年11月17日首次推出“全国211高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及“全国职业院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两个榜单,前者榜首平均阅读数为14397,后者为1802;前者榜首单篇阅读数为48351,后者为5111。从笔者撰写此文时的最新榜单(2020年1月)来看,本科院校榜首平均阅读数为45224,其中有63篇文章阅读数超过10万;高职院校榜首平均阅读数为5764,但无一文达10万,单篇阅读数榜首在同期本科院校排名中居100名以后。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起点低,发展速度缓慢,与本科院校的差距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视不够。高职院校作为大学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产生的新类型,其在中国的发展史仅30余年,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后才得到真正的规范和发展。高职院校在发展初期主要抓硬件、强规模,文化育人等内涵建设的意识尚未突出,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载体,也因此被忽略。
  2.高职学生存在短板。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一般由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但以学生为主体的运营团队才是平台建设的中坚力量。一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生源除了应届高中毕业生,还包含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及社会在职人员,在高考录取批次中为分数的后档,学生综合素质较低,文化水平和内容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需要过程,高职院校三年的学制导致学生团队流动性大,培养时间短,不利于潜心提质内容。
  3.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如今高职院校学生多为“0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对媒体要求苛刻,对信息眼光挑剔。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号生产力低、原创力弱,常照搬学校官网的新闻稿件,学生看到生硬的标题不愿点击,导致文章打开率低、传播力差,在学生中“失声”“失众”,陷入无人阅读、无人转发、无人关注的尴尬局面,传播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更无从谈起。
  二、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应成为“三全育人”重要载体
  根据“三全育人”总体要求,浙江省教育厅于2019年12月印发《浙江省全面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各高校应聚全校之力开展育人工作,突出了“三全育人”工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网络作为学生的集聚地,是育人工作不能忽视的重要阵地。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递信息、凝聚情感的重要渠道,是学校进行价值引导和文化构建的“微阵地”,在“三全育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学生覆盖面大,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微信公众号作为学校的“金名片”,新生在入校时便会优先关注官微,易于实现对在校生的全覆盖。学生只需点击关注即可收到推送,还能通过转发进行二次传播,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微信公众平台高效的信息效率、频繁的信息更迭及广泛的信息传播弥补了传统网络育人载体的短板。
  2.信息交互灵活,提供了及时的育人反馈。通过将文章配上感想转发至朋友圈进行自我表达,在评论区留言展开讨论,学生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微信公众平台与学生之间信息双向互动的特性,有助于搭建学生发声窗口,打通师生沟通渠道,学校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做好思想引领工作,以满足高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3.运营门槛提高,契合了多样的育人目标。为抑制流量滥觞,扶持原创内容,多年来微信公众平台经过数次改版,对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简单的复制校网将无人问津,热闹的投票刷榜终会昙花一现。微信公众平台将着眼于培养学生团队的逻辑思维能力、文案撰写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统筹管理能力,以适应高职院校以能力为本位的育人模式。
  三、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三全育人”路径
  所谓“三全育人”格局,广义上指“全员育人”,学校所有部门、教职工都负有育人职责;“全过程育人”,贯穿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生全面发展。狭义上亦能从上述三个角度探究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育人路径。
  1.“全员”参与: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运营团队。“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要注重培养团队整体素质,始终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指导老师把控宏观方向,进行必要的内容审核即可,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高职教育主张产教融合,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微信公众平台以任务为导向的运营模式,可以充分锻炼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队伍的搭建上应遵循高职院校规律。因高职院校三年学制的特性,学生团队的主力军应以大一新生为主,在团队中锻炼一年时间,在大二上学期晋升团队的负责人,工作至大三上学期为宜。一是避免影响大三学年的工学交替;二是过长的工作时间会导致积极性下降,影响团队的产出能力和整体氛围。   2.“全过程”锻炼:锻造高职学生的职业情怀。高职院校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决定了高职院校在育人过程中更要强化“职”的精神和特点。职业情怀,指对职业的认识、理解、情感和态度,主要包含敬业意识和职场操守两个基本要素。
  职场操守指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就学生制作微信的过程而言,鲜活的、过程性的实践环节,比刻板的、一次性的活动报道更能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素养。构思选题环节应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唱响主旋律;文字撰写环节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典型模范,讲好职教故事,弘扬工匠精神。要重点打磨文字表述,以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审稿核查环节应明确责任编辑,强调微信不可撤回的属性,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全方位”构建:构筑微信公众平台的育人圈。高职院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应以思想引领为抓手,分层次、分目标、分功能,构筑统一联动的微信公众平台矩阵,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及育人有效性。要发挥好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领头雁”作用,由党委宣传部把关,发出学校声音。要指导好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提供针对性、专业性的服务。要管理好校内各社团、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感及日常生活,充分展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蓬勃生机。
  5G时代到来,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形式将呈现新姿态。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使后台数据来源更加丰富多元,运营主体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问题,设计更有效的推送方案。创新运用新技术,开展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线上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地講述高职学生想看、爱看、看有所得、看有所思的职教故事。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陈云涛.浙水流金—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文化育人思与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16.
  [2]王倩.新时代高校微信公众号文化育人功能浅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7):179.
  [3]谢诗艺,杨婷.“互联网+育人”新模式:高校档案学专业新媒体平台建设探索[J].档案学研究,2019,(06):60-65.
  [4]张玉红.微信平台凝聚青年文化育人落地生根—新时代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实现研究[J].智库时代,2018,(44):150+155.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Whole Education"
  LI Wang-jing-er
  (Zhejiang Financi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al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ause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in its development, their educational function still has room to improv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bottlenecks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ir caus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ossibility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becoming the carrier of "Three Whol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measures.
  Key words: "Three Whole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收稿日期:2020-03-01
  基金项目: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文化育人功能探析”
  作者简介:李王晶尔(1992-),女(汉族),浙江杭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新媒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6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