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言文是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非常棘手的一个内容,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古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思想内涵。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了解了高中生学情的基础之下,根据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对整个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改进,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要积极探索创新并落实,以促进语文教学获得成效。本文主要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检验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高中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很少有时间读书积累文言词汇。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很多学生把语文课看成了睡觉的天堂,更别提培养学习兴趣了。有的学生认真学了,但依旧是一脑袋浆糊,费了很多劲学习但是却没什么成效。这些先贤留下的美作没有被很好的传颂,反而成了新一代的负担。对此,我们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还应该积极钻研文言文的教法,对于教法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浅谈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标,灵活教学
  在高考中“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理解文言实词、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断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局势和用法、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以及鉴赏评价等部分。这些其实就是高考出题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的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这些考点展开,由点及面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抓住了考点就是抓住了教学目标,让学生把考点都学会记住,教学目标自然就完成了。因为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在讲课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歧义,不要怕麻烦就少说话,说话一定说到位,只有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了老师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掌握最基础的概念,往往最基础的概念最重要,只有掌握清楚了才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和创新。同时,要学会灵活的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表演法很适用于一些人物传记、历史事件、历史小说类的文言文教学,学习了文言文之后,在学生理解和诵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们分组合作完成角色分配、故事表演、编排课本剧和组织展示等任务。通过让学生自己演绎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看到课文内容,学起来快乐且高效。现实教学中有很多老师因为课时少或者怕麻烦等原因,很少组织这种活动,但也有不少高中冲在了前面,每周固定的课时来表演文言文,效果也是不错的,而且很受学生欢迎,学习热情高涨。
  二、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很多晦涩难懂的文字多读多想之后,会慢慢的嚼透。这对于高中生语感的培养和理解文意方面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习语言类的学科不能着急,尤其是语文。在课前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预习课文,例如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音频视频听读、跟读等读法。很多方法可能在小学生学习的时候才用,但是学习内容难度不同,对于高中生,文言文的断句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了对文本意思的理解和解读。教学方法不能嫌麻烦,要付出精力搞起来,这样才能有成效。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离骚》、《蜀道难》《兰亭集序》、《赤壁赋》等诗词赋、散文名篇,尤其应该通过反复诵读来增进理解,体会作品中的意境和形象,使学生得到精神熏陶。学一点就记一点,记一点就思考一点。要引导学生,让学生走出学习文言文的误区,学习文言文不是一味地读准字音和死记硬背,文言文也是课文,最重要的还是文章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或者思想情感,能够让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三、从点滴开始积累文言文知识
  学习语言学科的秘钥之一就是学会积累。如此一来,积累在日常的学习中就显得异常关键。积累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要想学好就得多见多记,这些事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只有在日常学习中多多留意才行。在文言文中,我们经常碰到同样的字或词在不同的文章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疏通文意,从而选择该字或词在此处合适的意思,还要求学生能够知道该字或词的多种含义分别是什么,这样才能合理选择恰当的意思。那么到底应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积累呢?应该从高一开始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就开始积累。这样等到所有文言文都学完的时候,孩子们每人一本自己整理的文言文知识集。积累什么呢?怎么积累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背诵的文言文一定要熟练背诵、理解记忆。这不仅可以更好的完成诗词填空题,还有利于文言知识的积累。有的内容读个一两遍理解不透,但是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想,自然受益终身。第二,对见过的文言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实词、虚词、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等。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不能只整理学过的,凡是做练习遇见的也要整理。作为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努力的做到面面俱到,争取把知识点全覆盖。但凡是会梳理知识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都不错,因为会学习,有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也要时不时地提点一下学生,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学,自然执行起来阻力就小了,动力就大了。第三,积累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解读文本光靠字词有时还不够,因为文言文不仅关涉着造字之源、句式之法、为文之妙,还蕴含着先哲之理、阴阳之变,乃至礼俗、宗法、地理、数术,更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所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尽力了解的,这不仅仅是应对考试,更是帮助学生塑造价值观的重要一环。
  四、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才能解决。文言文年代久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距离感,也会无从下手,时间一长容易失去学习文言文的信心,产生抵触心理。如果老师可以突破这一大关,拉进学生和文言文之间的距离,那么学习的效果肯定会有所改善,语文课堂也会更加和谐,而不是死气沉沉。老师要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我认为一线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点:第一,对于一些哲理性比较强的文言文,可以从导入开始就下功夫,例如在学习庄子的《逍遥游》时,教师可以选择有关于庄子的历史故事或者寓言故事来引发哲理的讨论,然后在走进课文。让他们在放松快乐的情境中入境,效果是很好的,这样轻松地学习比紧张的学习要强百倍不止,很多老师上课就用很古老的授课方式,提问旧知识,搞得课堂气氛十分紧张沉闷,这是不可取的。第二,古代现代相结合。古人也是人,也具备人的一些特质,那么在写作思维等方面和现代人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只不过是语言习惯不一样,文字表达出来也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灵活的运用现在信息时代的一些热点人物,把他们和古人进行类比,这可以更好的让学生高效学习。例如,易中天曾说过:“韩信是待业青年,后来参加工作后当过侍卫、接待员、司务长”“诸葛亮拿着张琴唱卡拉OK”等等。这些语言不仅生动形象,还通俗易懂。
  总结:
   相信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还隐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等待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发现和开拓。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绝不是说说而已,它的发展需要長期的奋斗和坚持。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一专多能,让中文在我们的口中散发新的光彩。语文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积,语文是思想是文化,需要一代一代人的辛勤耕耘。学生要不断学习,教师同样需要终身学习,锲而不舍的钻研学术,精益求精的磨炼上课技能。教师与学生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正如屈原说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由于社会经验有限,本文尚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批评交流,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周春燕.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06.
  [2]王晓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9(10):107.
  [3]李怡然.高中语文古文学习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78.
  [4]何曙光,张小静.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1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8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