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哲学视域下的教育价值观重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一凡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蕴含着“学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主要的概念。这样一个理念其实并不是有效地回归日常生活或者个体生活中,也不是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有效地对立。而是需要让更多的人从哲学视角来正确理解世界,并有效地理解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哲学视域下重构教育价值观,为的就是建立积极的教育价值观。
  关键词:哲学视域;教育价值观;构建策略
  生活世界是众多教育的主要起点,更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终极的归宿。目前,更多的教育价值主要和生命个体内部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属性有直接的关系。其实是为了让文化世界内部有更多的内容。最终也就能够借助提升生命价值来充实人生,从思想教育领域这一片沃土发展的过程来看,每个时代的教育学家都从未停止对教育和生活的追问。那么,教育其实是可以和生活有效地等同在一起的,但是,在哲学视域下重构教育价值观已经成为教学实践中诸多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人类的进步和知识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活动会一直贯穿始终,并在之后更好地促进人类向前发展。哲学作为一门主要的学科,实际是和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专业人员需要将人文教育更好地统一在一起。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当前工作对象的特点,并结合工作环境来讲科学教育有效地落实在各个层面。之后更可以将人文教育融合在学生的心灵内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专业人员需要重构教育价值。
  二、 生活哲学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想要为自己认真地活着,但其实都没有真正生活过,这其实是一个多维度和多重度的哲学问题。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在生活中直接进行反思,并在之后批判不合理的内容,最终也能够在自我成长中更好地完成。但是,多数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更多的奥秘。这样一个与生活哲学相关的内容值得大家去研究。
  著名的诗人艾特也曾經这样提醒我们:“生活中所失去的生命其实并无明确的定位。生活并不等于生命的全部。生命也不能够通过生活的历程展现出优美而卓越的内涵。”
  但是,生活其实内部有足够的功课,生命本身属于一个不断变化和延续的过程,但是最终会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综合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在有不同喜好之下更应该有所追求和扬弃。
  三、 将教育回归“生活哲学”的误区
  (一)将“生活世界”等同于“日常生活”
  多数日常生活是一个以时间为基础的重要活动。更多从事教学的人员实际是将简单的生活和日常的生活有效地对立起来的。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强调从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经验出发,专业人员为了更好地体现课堂中存在的“生活性”,往往会让更多的学生全面地表达出相关的内容。
  但是如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全面放手,就会让教学的过程演变成一个获取感性材料的重要方法。这不仅会弱化整个系统的科学知识教育的过程,更会削弱诸多知识的客观性,并让知识变得更加不确定。
  因此,在实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先要明确教育的含义,再准确教育我们需要回归何种生活。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更会直接指向人类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因此,教育实际是和人类有直接关系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生命的延续其实和一个人的生存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它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持个体进行生存和再生产。因此,如果想要让教育回归到生活中,并不能够单纯从个体直接出发,而是应该将生活中每一个零碎的片段都理解成独立的一个环节。
  (二)将“生活世界”等同于“个体生活”
  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国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填鸭式”教学的模式存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其实,更多学生内部的主动性并未被激发出来,甚至只能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一些知识。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和学习的内容有效地合并在一起。因此,整个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的生活呈现相互脱离的状态。因此,我们所倡导的“将教育直接回归生活”的理念,实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个体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教育和生活就要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更多学生的观念将在发展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和谐,最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于是,更多的学生也就能够有效地吸收新的知识,但是,本身这样的理念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多数终端的公共知识系统更加容易被更多的人所忘记,这种统一的回归方式其实充满了局限性,更需要后来的人进行批判和超越。
  (三)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对立
  在主张“将教育有效地回归生活世界”内部的理念强调的就是教师对学生不断地实行人文关怀。但是,因为内部的导向出现了错误,诸多人在不断强调人文教育的基础上却让重要的基石得以虚化了。从发展的过程来看,“科学教育”确实不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提到“科学”这一概念的过程之后,专业人员需要将理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的概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除去课本知识内部存在的科学性和机械性。甚至更多的人讲生态环境危机以及自然系统也和科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于是,如果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发展的过程就可以从一个极端转化为另外一个极端。但是,从实践的过程看,这其实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一种对立。但是这种对立的状态是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
  即便书本内部的科学内容非常有限。但是书本中存在的科学世界知识,正是人类多年文明发展中存在的精华,它所呈现给学生的是世界发展过程中最浓缩和精华的部分。事实证明,专业的人员只有更好地掌握全面的科学知识才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整个世界,每个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所强调的人文主义,实际上是为了修正科学主义内部的局限性,避免让科学研究陷入片面之中。但是,当科学和人文在相互融通的过程中,实际是不能够将两个方面直接对立在一起。   四、 哲学视域下的教育价值观重构
  (一)回归可能的生活世界
  目前,真正有可能的生活世界,是以现实的生活为重要的基础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又直接超越了现实生活。在真正存在诸多可能的生活世界中,教育的过程遵循的是“最近发展区”的原理。更多的学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决定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在实际强调人文关怀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关注学生内心感情和发展的认知程度。
  在著名的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内容中,“搭脚手架”的理念一直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众多学生实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则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地充当启发者和引导者,最终也就能够帮助不同的学生搭建有效的学习框架。在教育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过程中,广大教育部门需要让他们立足现实这片生活土壤,之后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情感共鸣。学生更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新知识和已有的经验搭建合适的认知桥梁。
  (二)回归教育的生活世界
  “教育回归生活”的出发点正是目前教育面临的困境。可以看出,多数教育都会被封闭于科学世界的内部,却不能够真正遗忘主要现实的根基和真正的源泉。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将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并有效地落实“以教育生活为基础的特殊生活理念”。因此,从实际发展的过程来看,我们应该回归的是以教育生活为基础的生活世界。从发展的过程看,这种实际的回归是充满创造性的,整体属于一种超越性的回归。这实际是对生活的另外一种有效的解读。最后,教育过程中的生活世界为的是更好地重建理性生活的秩序。所谓的回归并不意味着对科学知识的抛弃和背离。在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将教学和生活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忽视内在的逻辑内容。在发展的过程中,教学属于一种特殊的认知互动。所传授的知识拥有一定的逻辑性、稳定性和确定性。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专业人员不能够为了只活跃课堂气氛而不培养学生懂得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只是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发挥,实际是违背社会价值标准的。最终,这种表面活跃性和开放性更会直接削弱整个课堂内部的信息强度和效能。
  (三)确立终身教育的生活世界
  所有教育活动的宗旨是为了关注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并在之后生成人内部存在的灵性。因此,所有的教育其实是人类灵魂的教育,却并不是各种知识的集合。将教育回归生活,往往能够更好地践行“终身教育”的重要理念。
  只有更好地生活大家才能够决定自己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可以说,传授知识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内涵,更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真正的教育是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唤醒人内在的灵魂。因此,真正的教育只有更好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地挖掘出教育的本质。专业的人员更需要对人内在的生命全面地进行观照,才能够找寻教育的本真。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命哲学的视角下,每个人都需要重视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每个人有自主意识的人在生活的过程中更需要不断地追求超越自我,并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完善。因此,教育不仅可以将人的生命作为重要的起点,更需要成为终极目的。因此,从实际发展的过程来看,在哲学视域下构建教育价值往往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5):69-74.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139-143.
  [3]刘晓伟.消解与建构——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论争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5):169-174.
  作者简介:
  刘一凡,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妇女干部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9523.htm